一條路給鄉親們帶來了什麼?——邯鄲市峰峰礦區0號旅游路助力鄉村振興調查-新華網河北頻道-新華網
> 正文

一條路給鄉親們帶來了什麼?——邯鄲市峰峰礦區0號旅游路助力鄉村振興調查

2023-11-21 11:48:35來源:河北日報

分享至手機

  一條路給鄉親們帶來了什麼?

  ——邯鄲市峰峰礦區0號旅游路助力鄉村振興調查

 依託邯鄲市峰峰礦區0號旅游路,太行藥王谷景區打造集研學教育、文化體驗、山地觀光、生態休閒等多功能為一體的山地康養旅游綜合體。這是11月19日拍攝的0號旅游路太行藥王谷景區段。通訊員 李 棟攝

  日前,邯鄲市峰峰礦區0號旅游路“以路為媒,路衍經濟助鄉村振興”案例,入選交通運輸部“農村公路助力共同富裕”典型案例,為我省唯一入選案例。這條旅游路有啥特點,憑啥成為全國“典型案例”?

  一條路串起20多個景點

  11月19日,在峰峰礦區義井鎮山底村“少年軍校”建設現場,幾名工人正忙着進行內部裝修。“‘少年軍校’項目分上下兩層共1000多平方米,包括紅色課堂、紅色展覽等功能區,建成投用後將填補村裏室內研學場所的空白。”山底村黨支部書記吝法旺介紹。

  從“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小山村到名氣漸響的鄉村旅游、紅色旅游目的地,短短幾年,山底村發生了精彩蝶變。

  山底村擁有豐富的紅色資源,山底抗日地道保存完整,是全國抗戰紀念設施遺址、河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國防教育基地。“十幾年前村裏就謀劃發展紅色旅游,但由於交通不便,紅色旅游一直不溫不火。”吝法旺説,以前通往村裏的唯一道路只有三四米寬,還坑坑洼洼的,道路不暢把很多游客擋在了村外。

  改變始自2017年。這一年,全長26公里的峰峰礦區0號旅游路全線通車,這條路臨躍峰渠而建,途經彭城鎮、義井鎮、和村鎮等3個鄉鎮的15個村,山底村即其中之一。

  “0號旅游路通車後,游客明顯增多。”吝法旺説,特別是節假日,不少游客更是慕名而來。“今年中秋國慶假期,山底村單日最高客流量有兩三千人,以前想都不敢想。”

  挖掘紅色文化資源和良好生態資源,山底村對抗日地道舊址進行保護性開發,發展紅色主題研學游、田園風情游。村民們辦起農家樂、採摘園,全村有200多人在家門口吃上旅游飯。

  “餐館平均每天純利兩三百元,趕上旅游旺季,一天能掙上千元,還能守着家,不耽誤照顧老人和孩子。”説起因旅游路改變的生活,返鄉創業的年輕人段合花十分滿意。

  不僅是山底抗日地道舊址,0號旅游路還串聯起北響堂風景區、太行藥王谷、萬畝秀林等20多個景點。堅持因地制宜,峰峰礦區在0號旅游路沿線打造了羊角鋪濕地公園、滏陽河國家濕地公園等11處園林景觀,越來越多的沿線村民吃上了旅游飯。

  一條路帶動一批特色産業興起

  沿着0號旅游路南延支線行駛,路過彭城鎮藺家莊村。村邊桃林內,村民們正在技術員的指導下修剪桃枝。“俺村的富硒桃錯季銷售,每斤能賣到10元左右。”藺家莊村黨支部書記張金合説,0號旅游路修通後,每年都有眾多游客前來採摘游玩。

  藺家莊曾是峰峰礦區有名的“煤村”,鼎盛時期,村裏有小煤窯和小焦化廠20多個。挖煤煉焦,雖然讓村民鼓起了錢袋子,但帶來的環境污染也讓大家深受其苦。張金合説:“街面上常年積着厚厚的粉塵、煤塵,車輛駛過時,整條街煙塵滾滾。家裏窗&上也積着一層厚厚的粉塵,一年四季不敢開窗戶。”

  隨着生態文明建設的深入推進,峰峰礦區的小煤窯、小焦化廠等“散亂污”企業被關停。斷了掙錢門路,靠挖煤而興的藺家莊村漸漸衰落。何去何從?張金合也曾感到迷茫,“沒有新産業,交通又不便,村民只能靠外出務工和傳統農業種植維持生計。”

  0號旅游路讓張金合看到了村莊轉型發展的希望。依託富硒土壤資源和旅游路穿村而過的交通優勢,藺家莊村按照“村集體+企業+農戶”模式,流轉1000余畝土地種植富硒桃。引入龍頭企業、加強科學管護,保障了果品質量,便捷的交通解決了農産品外運難題,藺家莊村的富硒桃迅速走俏市場。

  “村裏大部分土地都流轉出去了。農民不僅能拿到土地租金,還能在桃園打工,增加務工收入。”張金合介紹,去年該村又引進綠色蔬菜種植和農産品深加工項目,進一步延伸産業鏈,並結合人居環境整治,發展鄉村游,打造富硒桃特色小鎮。

  産業因路而興。依託0號旅游公路,和村鎮姚莊村創辦服裝微工廠,與邯鄲市某服裝生産企業建立長期合作,帶動25名農村婦女成為上班族。該村還引來種植大戶,流轉土地2000余畝,種植五角楓、海棠等經濟苗木,帶動村民就業100餘人。

  近年來,峰峰礦區不斷完善農村公路建管護養機制,提高農村公路運輸服務水平和帶動輻射能力,累計投資6.6億元打造了百公里旅游路和“1+6”環形農村路網,推動了鄉村産業發展,帶動了村民增收。(記者 劉劍英 陳 正 通訊員 賈亞平)

[作者: 劉劍英 陳 正  責任編輯: 吳廣慶 ]
    加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