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曹妃甸打造京津冀濱海休閒旅游目的地-新華網河北頻道-新華網
> 正文

唐山曹妃甸打造京津冀濱海休閒旅游目的地

2023-11-17 08:25:58來源:河北日報

分享至手機

  曹妃甸打造京津冀濱海休閒旅游目的地

  走,到曹妃甸旅游去!

  10月31日,在唐山市曹妃甸區四農場聚享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現代農業示範基地,許多游客抓住河蟹肥美的“最後時刻”,享受釣蟹樂趣。“稻蟹共養這個生態種養模式,不僅為農戶增加農業收益,而且到了豐收季還能吸引許多游客,帶來旅游效益。”合作社理事長韓建明説。

  説起曹妃甸,人們往往會想到大港口、高端裝備製造、鋼鐵等産業。其實,這裡還有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近年來,曹妃甸區在打造工業發展引擎的同時,依託自身文化和旅游資源,充分發揮濱海城市和毗鄰京津獨特優勢,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努力打造京津冀濱海休閒旅游目的地,讓“美麗經濟”成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重規劃、優布局,

  讓文旅資源“活起來”

  “曹妃甸將持續構建全域旅游發展空間格局,加強重點文旅資源統籌整合,發展旅游新興業態,推動文旅項目招商,塑造曹妃甸文旅品牌。”10月14日,在河北廣播電視台電視欄目《冀有好物》中,曹妃甸區文化廣電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齊瑞東進行推介。

  作為唐山海洋産業高端發展核心區,曹妃甸區為何要大力發展文旅産業?“曹妃甸是一個海洋文化神奇濃郁的地方。”齊瑞東給出答案,曹妃甸生態環境獨特,海、河、湖、島、濕地、溫泉等旅游資源稟賦天成,曹妃文化、紅色文化、創業文化、濕地文化、現代港口工業文化等底蘊深厚,中國稻米之鄉、河豚之鄉、河蟹之鄉、對蝦之鄉聲名遠播。

  為讓沉睡的文旅資源“活起來”,曹妃甸區高標準編制了曹妃甸區全域旅游發展總體規劃、唐山市曹妃甸區鄉村旅游發展專項規劃、曹妃甸區文旅營銷專項規劃等,形成公共服務設施設計、核心區夜景設計、重點片區及道路提升改造、智慧旅游建設等規劃體系,為構建旅游發展格局規劃具體路徑。同時,&&高質量發展全域旅游指導意見及系列專件,設置旅游發展專項資金,在金融、土地、人才等方面優先保障。

  在此基礎上,曹妃甸區加快構建“一核、兩帶、三板塊、七組團”全域旅游發展空間格局——

  “一核”,即着重打造港産城融合發展的現代化濱海新城;“兩帶”,即南部多彩濱海文化旅游産業帶、北部未來田園文化旅游産業帶;“三板塊”,即北部鄉村田園休閒娛樂板塊、中部生態濕地康養旅游板塊、南部特色海洋高端度假板塊;“七組團”,即未來田園旅游組團、媽祖文化旅游組團、濕地溫泉旅游組團、歡樂海岸旅游組團、海鹽文化研學組團、港口工業旅游組團、龍島海洋旅游組團。

  在促進多業態融合發展基礎上,曹妃甸區一方面推動龍島海島權證辦理,完善新城游客碼頭功能,加快攬月灣景區、珠江電競産業園等項目建設,另一方面通過大力發展河豚小鎮、紅藜灘度假村、桃萄水鎮、十里荷香、漁蟹稻香園等休閒農業,建設北方魚米之鄉風情體驗地,推進農旅融合。同時,積極支持首鋼京唐公司等工業企業開發工業觀光、研學旅游等旅游産品推進工旅融合,支持唐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河豚小鎮等創建市級研學旅行示範基地,開展研學旅游。

  截至目前,曹妃甸區共有國家4A級旅游景區2家、全國旅游重點村1家、省級鄉村旅游重點村2家,曹妃甸濕地獲評河北省旅游度假區。

  抓項目、促營銷,

  讓文旅産業“火起來”

  不食河豚,焉知魚味?吃了河豚,百鮮無味……今年中秋國慶假期,位於十里海養殖場的河豚小鎮火了!停車場停滿來自京津和周邊地區的車輛,游客們有的在品嘗河豚的美味,有的在垂釣區享受悠閒時光,有的與造型可愛的河豚親密合影……

  “‘漁’是這兒的特色,不僅能吃到包括河豚在內的各種魚,還能釣魚、體驗漁文化。”小鎮負責人孫衛忠説。

  據介紹,由於獨特的自然條件,曹妃甸海域的河豚種類眾多,常見的品種為紅鰭東方鲀、菊黃東方鲀等。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曹妃甸開始人工養殖河豚。目前,這裡已成為國內最大的紅鰭東方鲀生産、出口加工基地。

  “讓食客變游客,把養殖業與旅游業相融合,在政府的支持下,我們打造了這個小鎮。”孫衛忠説,河豚小鎮的建設思路是將“漁鄉風貌、漁業風光、漁家風情”融為一體,將美食與美景融為一體,打造集養殖、垂釣、漁事體驗、餐飲、特色民宿等功能於一體的休閒度假基地。

  河豚小鎮是曹妃甸區文旅産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支撐項目。相距小鎮不遠的攬月灣景區,則成了今年曹妃甸區文旅産業中的另一“火爆點”。

  8月25日至27日,2023年全國電動沖浪板聯賽(河北曹妃甸站)舉辦,選手們乘風破浪,在海面上上演“速度與激情”;9月22日,曹妃甸新城渤海音樂節火爆開唱,現場高潮迭起,樂迷們合唱聲、歡笑聲此起彼伏……

  “通過高品質建設渤海飲食餐飲街區、城堡休閒街區、露營基地等項目,景區成了備受關注的濱海微度假目的地,在推動文體旅融合發展方面,我們結合攬月灣‘似湖似海、風平浪靜’的海麵條件特點,建設‘國家海上休閒運動中心’‘青島奧帆培訓基地’‘運動活力海島’等全國標杆性體育項目,承接國家帆船隊的集訓,並舉辦多項國家級的體育賽事。”唐山曹妃甸文旅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趙海説,如今景區正朝着“美麗海灣運動海島”的目標,不斷推動業態豐富和項目建設。

  據了解,曹妃甸區已建設各種文旅休閒項目23個,總投資50億元,全域旅游業態呈現百花齊放態勢。

  如何讓旅游品牌迅速進入消費者視線?曹妃甸區在營銷方面做足功課。為讓游客對“去哪玩,怎麼玩”有直觀了解,曹妃甸區文旅部門還開發了微信小程序“一部手機游曹妃甸”,開展諮詢、導覽、導游、導航、分享評價、實時信息推送及門票(酒店)預訂等全方位智慧旅游服務,並將特色餐飲店面、美食、文創産品等內容納入界面,游客只需動動手指,就能了解當地特色産品。

  延鏈條、深融合,

  讓文旅經濟“強起來”

  “太火爆了,水上木屋全都訂滿了!”今年中秋國慶假期,只要去過多瑪樂園漁文化科技樂園(以下簡稱“多瑪樂園”)的游客都會有如此感受。

  “我們主要突出‘新奇特’,將傳統漁耕文化與現代高科技漁趣體驗完美結合,創新出旋轉捕魚水車、電動抓魚機、壓力式游魚捕捉、旋轉式露天魚療等數十種娛樂項目,豐富游客游玩體驗。”多瑪樂園旅游文化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萍介紹,僅中秋國慶假期,多瑪樂園就實現營業收入1000余萬元。

  據曹妃甸區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副局長閆立德介紹,多瑪樂園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曹妃甸區延長漁耕文化鏈條,將養殖、娛樂、餐飲等方面做到了有機結合,使得漁耕文化産業一舉成為推動全區鄉村振興的第一大産業。截至目前,全區共有水産養殖面積22.6萬畝、工廠化養殖面積120萬平方米;全區漁業總産量17.2萬噸左右,漁業總産值達69.09億元。

  10月28日至31日,唐山市曹妃甸區第四屆河豚節在曹妃甸區十里海養殖場舉辦。其間,舉辦曹妃甸海産品活體展、曹妃甸區其他名優特農産品展、河豚美食現場品鑒會,以及河豚連鎖飯店模式可行性研究及全産業鏈信息共享會議等活動,全方位展示曹妃甸河豚文化和海産品品質,助力特色産業高質量發展。

  以漁耕資源培樹文旅品牌,進而推動産業鏈條延伸,壯大文旅經濟,在以文旅融合推動鄉村振興、帶動産業發展方面,曹妃甸區走出了自己的路子。以多瑪樂園為中心實施休閒漁業精品工程,打造中國首創的“漁”文化主題樂園;以惠通水産現代農業園區為中心,打造三産融合發展新模式;以龍河華景、桃萄水鎮、聚享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現代農業示範基地為中心,打造休閒農業田園綜合體,成為曹妃甸區農業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曹妃甸區以現代農業為基礎載體,加快推進休閒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把特色農業資源做精、做大、做強,打造“農業+旅游”農旅融合新業態,逐步形成“農旅結合、以農促旅、以旅興農”的産業格局。(記者 王育民 通訊員 王夢錄)

[作者: 王育民  責任編輯: 王立鵬 ]
    加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