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會上演“搶人大戰”
——雄安新區人才智力交流大會探訪
11月11日,以“智聚雄安 才賦未來”為主題的第五屆雄安新區人才智力交流大會在雄安新區舉辦。
會上,一面是求職者摩肩接踵、絡繹不絕,5368名高校畢業生人才現場“搶崗位”;另一面是,來自雄安本地、疏解企業、京津的用人單位拉開架勢,紛紛放大招、出實招引才引智,展開“搶人大戰”,收取有效人才簡歷7148份,與3084人次達成初步引才意向。
■ 家門口就業漸成新趨勢
“家在雄安,雄安發展越來越好,能夠在家門口找到好工作,當然是最好的選擇。”在交流大會現場,來自容城縣的常佳晴穿梭在展位前。她是吉林農業科技學院應屆碩士畢業生,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談起在家門口找工作,她挺有感慨。7年前,雄安新區還沒設立,她考上了大學,那時的願望就是遠離家鄉,在深圳、廣州、上海找一個心儀的工作。7年後的今天,發生了“戲劇性”的一幕,她選擇在家門口與眾多外來求職者一起求職,選擇家門口就業。
變化源於雄安新區對高校畢業生等各類人才的吸引力越來越大。
“雄安新區已經成為人才的高地,能來‘未來之城’工作是夢寐以求的事情。”穆一幃來自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學的是地質工程學,山東菏澤人。此次他與許多同學一起參加人才大會,希望能在雄安找到工作,扎根雄安。招聘會結束時,穆一幃投了18份簡歷,遠多於以往參加招聘會投遞簡歷的數量。讓他高興的是,現場與一家央企二級子公司達成就業意向。
北京榮德人力資源管理諮詢公司招聘負責人陳金壯一直在忙碌着。“應聘的人很多,沒想到學歷都這麼高,碩士研究生佔了一半。”他輕輕拍了拍展位上的一摞求職簡歷説,按計劃只招30人,卻收到了100多份簡歷,説明雄安新區對人才有了更多吸引力。
穆一幃早上從北京坐高鐵來到雄安,與他一起來的還有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54名學生,多數為河北之外的生源。該校就業創業中心老師高志遠説,54名學生都是自願而來,有在雄安工作的強烈意願。“雄安已成各類人才嚮往的熱土。作為疏解到雄安新區的首批高校,學校願意先行一步,鼓勵更多學子到雄安發展,扎根雄安,建設雄安。”
■ 求賢若渴,用人單位同&招才引智上演“三國演義”
“大興機場值機,6000—15000元,提供住宿”“中電科,北京,可解決戶口”“國企行政主管,薪酬福利:稅前7000—20000元/月,五險一金”……交流會現場,有了一個新現象:由過去的本地單位與京津單位“搶人”,到疏解單位加入招才引智行列,上演了同&競爭的“三國演義”。
求職單位提供更高的薪水、更好的資源和更廣闊的&&,以期在激烈的“搶人大戰”中佔得先機。
位於雄安新區啟動區的雄安國創中心科技有限公司,是承擔雄安新區科技成果交易中心運營工作,未來要打造成為支持和參與雄安新區建設發展的綜合集成創新&&。該公司此次只招聘6個人,每個崗位1個人,招聘展板上沒有寫工資待遇。“雄安國企就是招牌。吸引求職者的是,我們是由雄安新區管理委員會作為核心發起單位,聯合6家央企共建單位成立的一家區屬國有企業。”雄安國創中心科技有限公司招聘人員尹曼莉介紹,雖然只招6人,但現場報名的已經超過200人,許多人看重的是公司的未來前景和個人發展的&&。
北京睿智行科技有限公司第一次來雄安招聘人才,此次計劃招聘30人,工作地點在北京,除了高工資,還提供住宿、五險一金、各項福利等。“沒想到參會人才這麼多,層次這麼高,我們靠待遇吸引人、留住人。”該公司人力資源部負責人王振晶説,第一次到這裡參加交流會,看到雄安新區建設的喜人場景,也看到這裡人才濟濟,公司決定在雄安建分公司,開拓在雄安的發展空間。
疏解單位來了,航天科工集團數字技術有限公司、中移雄安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眼神科技有限公司……交流會上,疏解到雄安新區的公司也是求賢若渴,向外界釋放愛才、惜才的強烈信號。
航天科工集團數字技術有限公司是航天科工集團在數字領域布局成立的全資二級單位。招聘展位前,排起了長長的隊伍。招聘負責人胡先生説,求職者超過200人,不乏高學歷人才。“提供有競爭力的行業頂尖薪酬”“提供免費職工宿舍”“八險兩金”“全方位福利”“公司股權激勵”……這位負責人&&,公司為求職者提供了高薪和發展&&來引才引智,不僅注重招來人才,更注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希望海內外人才走進雄安、了解雄安、選擇雄安、常駐雄安,投身到千年大計、國家大事中來。”雄安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雄安新區將給各類人才提供施展才華、成就夢想的機會和&&。(記者 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