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因水而生,因水得名,由水而興。
衡水湖,一顆鑲嵌在衡水城市中央的翡翠明珠,承載着這座城市的千年古韻,與自然生態、經濟發展,交相融合,譜寫出一曲以生態為底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時代之歌。
11月7日,早晨,“我是家鄉代言人”線下走訪團,穿過河北省園林博覽園橢圓形的拱門、色彩斑斕的廣場,走進衡水歷史文化生態研學館,厚重的歷史氣息撲面而來。
“可以看到前方的九個大鼎代表着九州文化,大禹治水,劃天下為九州,中間是冀鼎,為天下之首……”隨着講解員開講,走訪團也開始了花式“整活”,達人們手持穩定器用手機錄下衡水千年文脈,用相機定格衡水歷史長河中的璀璨星光。“衡水三絕都有什麼?”“衡水老白幹的老、白、幹分別代表什麼意思?”“六子爭頭圖,是衡水哪種非物質文化的代表作?”達人們紛紛化身文化推廣大使,向網友講述有趣的人文故事。自軒轅黃帝劃野分疆,到紅色衡水的崢嶸歲月,縱覽千年,在走訪團的眼裏,每一秒都不可或缺,每一幀畫面都古韻悠長。
回味着濃厚的文化記憶,走訪團踏入衡水湖濕地生態館,驚嘆着衡水湖生態保護取得的可喜成績,也按下手中的快門,記錄下眼中所見,耳中所聞。“我是衡水湖的老熟人了,十幾年前就來過,前後有十幾次,變化太大了。值得一提的是,來衡水湖一定要到衡水歷史文化生態研學館來看看,只有看過後,對衡水的歷史、文化、生態才有更深入的了解。我也將通過短視頻來展示給大家看。”抖音達人“莊裏微熱門”説道。黨的十八大以來,衡水湖生態保護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環境不斷改善,生物多樣性不斷豐富,已成為眾多鳥類的樂園,截至2023年年初,衡水湖較2011年新增鳥類、魚類、昆蟲類、兩棲類等232個物種記錄。其中,鳥類由283種增加到333種,國家一級保護鳥類由原來的7種增至21種;昆蟲由原來的538種增至757種,33種為河北省新記錄。
從研學館出來,走上線條優美的人行天橋,寬闊無垠的衡水湖躍然眼前,蔚藍的天空倒映在湖面,幾朵白雲輕盈飄過,陽光灑下,湖面更顯波光粼粼。走訪團不禁加快腳步朝衡水湖奔去,不時有人脫口而出,“這麼近,那麼美,周末到河北”,想來是觸景生情了吧。
蘆絮飄飛,水澈景明。當船頭劈開碧綠的湖水,幾隻白鷺由遠處向遊船飛來,臨近船身,又忽然側身離去,留下幾聲“咔、咔”在吹來的秋風中消散而去。記者們的“長槍短炮”想必又定格下了幾張驚艷的照片。不知誰蹦出一句,“這裡的鳥兒是懂得擺姿勢的”,惹得眾人哈哈大笑。
繞過三生島,梅花島近在眼前。下船登島,“嗡,嗡……”幾架無人機穩穩懸停在半空,顯示屏上回傳來梅花島的俯瞰畫面,已是深秋時節,島上植物由綠轉黃,枯草色點綴其中,達人們漫步棧道,於蘆葦叢中合影,在樹道天橋上高聲大喊“啊,衡水湖太美啦”,別有一番風味。而這一段段珍貴的影像也被保留下來,成為最美的家鄉“代言人”。
“前年初秋來過一次,夕陽特別迷人,鳥兒特別多,可以看到壯觀的鳥浪,對這裡的生態、旅游在微博、抖音、小紅書、今日頭條、攜程等全&&向粉絲好友進行了推介展示。”微博達人“河北新聞哥”説,這次再來感覺依舊很棒。“衡水湖給人的印象很不錯,生態好、景色美、鳥兒多,也很適合親子研學游,這次會通過短視頻、圖文文章來宣傳讓更多人知道在衡水有個美麗的衡水湖。”抖音達人“落榜進士”説,在他看來,首先這個點要好,作為家鄉代言人,要借助自身的力量將它宣傳出去。
半天時間的走訪,意猶未盡,達人們不約而同走上遊船二層甲板,感受着衡水湖的涼風習習,聆聽自然之音,暢談走訪見聞,手中的相機時而拍下前來“戲弄”“長槍大炮”的鳥兒……
接下來,“我是家鄉代言人”線下走訪團還將走進廊坊、唐山、秦皇島,聚焦自然之美、發展之美、創新之美……講好河北故事,為家鄉代言。(圖文/閆德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