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島高質高效推動2023年省定民生工程-新華網河北頻道-新華網
> 正文

秦皇島高質高效推動2023年省定民生工程

2023-10-23 09:05:44來源:河北日報

分享至手機

  秦皇島高質高效推動2023年省定民生工程

  十七項民生實事提前“交卷”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秦皇島市全力組織實施民生實事項目,解決百姓“急難愁盼”問題。今年承擔省20項民生工程任務,截至9月底,除就業促進、孕婦篩查、社會救助3項常態化推進項目外,其餘17個大項全部完成。

  在此過程中,秦皇島市堅持民生跟着“民聲”走,將群眾需求放在首位,高質量推動任務完成。一項項民生工程竣工、一件件民生實事落地,為民生“加碼”、為幸福“加速”、為生活“加溫”。

  老舊小區改造

  改到居民心坎上

  10月16日,在海港區建樹裏小區內,平展的小區道路、高低錯落的綠化工程,勾勒出小區煥然新生後的美麗圖景。

  海港區住建局老舊小區改造辦公室工作人員陳鋒介紹,建樹裏小區老舊小區改造包括雨污分流、弱電入地、道路硬化、墻體保溫等項目,還充分尊重居民意見,重點打造了三角公園,目的就是讓大家將來住得安心、舒心。

  老舊小區改造是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重要民生工程,今年,秦皇島市堅持從群眾的真實需求出發,大力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問計於民,問需於民,精準施策,多點提升,讓老舊小區重新煥發出青春與活力,提升群眾居住幸福感、滿意度。

  海港區北大營家屬院小區建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是典型的老舊小區,污水堵塞、排水不暢、停車位缺失、樓體塗料脫落等問題嚴重影響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從3月底小區改造以來,舊改辦結合小區居民意見,制定多種設計方案供居民自行選擇,進行訂單化小區改造。“施工中小區居民提出來的關於污水外溢、雨水流不出去這些問題,工作組將其納入整改範圍,並馬上進場準備施工,徹底解決小區居民的後顧之憂。”施工單位負責人王寧説。

  今年以來,秦皇島市住建局堅持民生跟着“民聲”走,不斷指導縣區為每個老舊小區“量身定做”改造計劃,推動老舊小區改造從“政府端菜”向“群眾點菜”轉變,讓老舊小區改造改到居民心坎上。市住建局老舊小區改造辦公室負責人王懷鑫介紹,今年秦皇島市省定老舊小區改造任務31個,全部納入雨污分流改造,做到應改必改。同時,該市對海港區改造範圍內全部小區進行整套海綿城市系統設計,實現場地良性水文循環。此外,植入“完整社區”理念,結合海綿城市和口袋公園建設,讓改造後的老舊小區推門見綠、抬頭賞景、移步聞香,吸引老住戶搬走後又搬回來。

  海港區、北戴河區結合樓體散熱關鍵節點和居民意願,開展樓體兩側山墻節能改造,切實改善改後房屋的室內溫度,提升了小區居民居住的舒適度,力爭將節能改造打造成舊改工作的亮點特色。

  海港區、昌黎縣還通過開展社區協商共治建設試點,為群眾參與社區管理積極搭建&&,群眾主動參與、共治共建共管熱情空前高漲。

  農村廁所改造

  改得順心用得舒心

  小廁所關係大民生,小環境體現大文明。

  今年,秦皇島市把“廁所革命”作為鄉村振興的一項重要任務,全力推進。全市上下周密部署,精準改造,全面提升農村改廁標準,堅決打贏農村問題廁所“殲滅戰”,推動改廁工作向縱深發展。

  “夏天臭烘烘的氣味沒有了、蒼蠅也沒有了,現在鋪上地板磚,化糞池密閉處理,裏外清爽,既乾淨又寬敞。”説起廁所改造的好處,撫寧區大新寨鎮王漢溝村村民王貴慶高興地説道。

  據了解,按撫寧區農村問題廁所排查整改工作部署會的要求,王漢溝村迅速召開黨支部會議、村“兩委”會議、黨員大會和村民代表會議,將村內劃分為網格,實施分片管理制度,加快推進農村問題廁所整改步伐。村黨支部書記王國壯説:“村裏嚴格按照村不漏戶、戶不漏廁原則,快速推進廁所改造工作,讓村民改得順心、用得舒心。”撫寧區大新寨鎮以整改問題廁所為契機,全面提升鎮域農村居住環境。

  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在農村廁所改造工作中,各縣區按照全市統一部署,根據自身實際,&&具體實施方案,推進工作快速開展。

  撫寧區各鄉鎮按照“自願建設、按需布局”原則,堅持從實際出發,合理確定農村戶廁新建任務,新建廁所退街進院或入室;充分發動群眾積極主動參與,嚴格産品質量、施工建設、監督檢驗、竣工驗收全過程管理,確保建一座、成一座、用一座。

  青龍滿族自治縣八道河鎮按照“先易後難、先幹部後群眾”的原則,選擇群眾基礎好、交通便利、經濟條件相對較好的村作為改廁試點,以點帶面、示範推廣;組織各村群眾進行現場觀摩學習,讓群眾親身體驗衞生廁所帶來的好處與便利,激發改廁熱情,進而推動全鎮改廁工作整體推進。

  今年,秦皇島市全面健全完善農村廁所設備維修、糞污清掏、糞污無害化處理利用、公廁管護、運行監管五項機制,實現廁具維修站、糞污處理站、運行監管&&應建盡建,糞污清運車輛因需足額採購,全市改造提升農村戶廁24899座。

  學校擴容增位

  擴充教育資源供給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秦皇島市將義務教育擴容提質工程作為頭等大事,緊抓不懈。全年計劃新建、改擴建中小學校10所,完工4所,主體完工4所,開工2所。其中,全市4所學校新建、改擴建項目列入河北省民生工程,規劃投資12533萬元,校舍建設面積22932平方米,預計增加學位1770個。

  10月10日,在新建成的撫寧區&營學區麻姑營中學,步入新的宿舍樓,出現在眼前的是一間間寬敞明亮的宿舍、洗浴室。校長劉宏運介紹,因學區布局調整,學校大部分學生需要住宿,新建宿舍樓硬體設施不僅滿足學生住宿的需求,更成為全區各鄉鎮寄宿學校的標杆。

  與麻姑營中學的學生一樣,青龍滿族自治縣第二中學的學生也迎來自己的校園新生活。“第二中學學生宿舍樓改擴建項目總投資2439萬元,改擴建宿舍樓5910平方米,擴建後可再容納1800個床位。”青龍滿族自治縣教體局局長岳永華説,該項目有效緩解了第二中學住宿床位不足問題和教學資源供需緊張的矛盾。

  妥善解決義務教育階段孩子入學緊張問題,持續提升學校教育教學環境,秦皇島市教育局切實加強與各縣區的溝通協調,認真進行調查研究,及時調整教育布局,科學遴選10所中小學校實施新建、改擴建工程,列入民生實事清單,並及時下發實施方案,將具體任務安排到相關責任縣區。

  為確保項目順利開工,有序進行,市教育局要求相關責任單位制定工程建設的時間表、路線圖,切實做到細化分工,把責任明確到人。按照民生實事項目的時間安排,市教育局安排專門業務科室負責具體跟蹤督導,及時掌握項目的整體進展情況,了解當前項目存在的問題困難,妥善研究解決問題的方式辦法,使各項工作有序開展,做到事事有人盯、件件有着落,確保各項工作措施按照時間、節點推進,保質保量完成任務。(記者 孫也達 通訊員 張宏宇)

[作者: 孫也達  責任編輯: 王立鵬 ]
    加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