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定州:推動體育用品産業高質量發展-新華網河北頻道-新華網
> 正文

河北定州:推動體育用品産業高質量發展

2023-10-14 10:31:48來源:河北日報

分享至手機

 

  體育用品産業從貼牌到創牌,已擁有自主品牌70余個

  衝刺高精尖,定州加速跑

  體育用品産業是定州市傳統産業之一,上世紀90年代末以來快速發展,成為在全省乃至全國有一定影響力的産業。2021年,定州市被命名為國家體育産業示範基地。然而,作為“體育用品産業名市”,定州市企業生産的高端體育用品和叫得響的名牌産品還不多。該如何促進該市體育用品産業高質量發展,使之進一步做大做強?

  激發創新積極性,讓核心競爭力強起來

  “體格指數24.4,體脂肪率25.4%,骨骼肌率42.7%……”10月8日下午,在河北威爾特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展廳內,公司董事長杜志紅正在指導一位外省客商體驗公司研發的新産品“智慧康養健身中心”。

  “智慧康養健身中心”利用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技術,由智能體質檢測儀、智能健身車、智能可調阻力推舉訓練器、平衡迷宮等多功能器材組成,已具備人體數據採集功能,目前正在研發更具針對性的個人運動處方功能。從2019年開始,高端、智能化的産品已佔該公司全部産量和銷售額的一半。

  “科技創新讓我們贏得市場。”杜志紅説,近年來,該公司每年投入的研發費用佔銷售收入的比重接近10%,截至目前共獲得發明專利2件、實用新型專利18件、外觀專利17件。“隨着核心競爭力的增強,我們的産品如今暢銷全國,還在20多個國家註冊了商標。”

  無獨有偶,創建於1979年的河北恒達健身文化用品集團有限公司,最初設備簡陋、産品檔次低,只能為一些品牌企業代工生産,利潤率只有3%—5%。2018年,公司設立了研發中心,建立了12人的核心研發團隊,開始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産品。目前已取得30多件專利,産品也出口到美國、澳大利亞等。

  不過,這樣的體育用品企業,在定州市鳳毛麟角。

  該市現有體育用品生産銷售企業400余家,從業人員10萬多人,年産值超百億元,主要産品有六大系列3000多個品種,銷往國內各地及美國、澳大利亞、德國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國內體育用品市場佔有率近15%,力量器械等産品國際市場佔有率在25%左右。雖然數據很亮眼,但“大路貨”多、低端産品多,技術含量低、産品附加值低,也是不爭的事實。

  定州市科技局局長助理趙信楷説,該市體育用品企業的産品大部分是面向政府採購的健身路徑設備、體育教學器材等,直接面向消費者的産品則多集中在啞鈴等科技集成性不強的領域,企業發展總體上還是靠“走量”。真正科技集成性強的産品,如跑步機、划船機等大型健身器材,沒有一家企業生産。由於科技創新能力不足,多數企業還沒有挺進高端市場。

  一組數據頗能説明問題:目前,該市通過國體認證(體育用品行業權威性認證)的企業只有河北威爾特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等3家;有研發機構和專業研發人員的企業僅12家,體育用品企業所獲730多件專利中更能體現創新能力的發明專利只有30多件……

  反觀國內頭部企業,安踏集團每年投入超10億元的研發創新資金,與全球60多所高校及科研機構、700名設計師合作,累計申請專利超3000件;泰山體育産業集團擁有專兼職研發人員1000多人,參與制(修)訂國際國內標準200多項,獲得國內外專利1000多件,有200多項産品通過了國際田聯、國際體聯、國際足聯等國際單項體育協會認證。

  為推動體育用品産業轉型升級,近年來,定州市每年安排財政專項資金,用於企業研發&&建設、科技型中小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培育認定等方面的獎補支持;自2020年以來,連續舉辦了三屆“定州市産學研合作創新大會”;舉辦過兩屆中國(定州)體育健身用品工業設計創新大賽,用工業設計賦能産業發展。

  河北體育學院體育經濟與管理教研室主任龐善東建議,在搭建創新&&、強化創新公共服務的同時,定州市可在激發企業創新積極性上多下功夫,爭取將新型體育用品列入《河北省製造業技術改造投資導向目錄》,扶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積極申報省工業企業重點技術改造項目,以提高産業科技含量。

  “下一步,我們將引導支持研發能力強的骨幹企業加強企業研發中心建設,支持建設高水平的産業技術創新聯盟等公共服務&&,加速工業設計賦能,加強高端設備、高端材料、功能性設計等方面關鍵技術成果轉化,提高産業核心競爭力。”趙信楷&&。

  提升品牌影響力,讓産品附加值高起來

  同一根接力棒,“身份”不同,“含金量”也不同。

  “倫敦、裏約、東京三屆奧運會,運動員使用的接力棒都是我們生産的,打的商標卻是意大利某知名品牌。”10月9日,講起自己企業的産品,河北銀箭體育用品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楊磊既有驕傲,又有不甘。

  他説,公司自主研發了接力棒防滑排汗技術,産品整體技術指標已經達到了進入奧運會、田徑世錦賽的標準,但由於企業、産品缺乏知名度,只能給意大利某知名品牌代加工。“我們的交貨價格為30元人民幣一根,對方加上自己的表面設計和品牌標識,銷售價格一躍變為30歐元一根。”

  定州市天華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楊計軍,卻嘗到了産品打響品牌後的甜頭。

  “北京冬奧會讓我們的‘鑫天華’品牌得到了廣泛認可,2021年公司銷售收入達到2000萬元,與2018年相比翻了一番,2022年的銷售收入又增長了三分之一。”楊計軍説,公司2020年3月成為北京冬奧會短道速滑和花樣滑冰比賽場地防護墊供應商後,國內訂單快速增加。目前,他們正在為上海一家大型室內滑雪場設計防護産品,相關的設計方案已經通過,下一步將和兩家意大利企業展開競標。

  品牌提升價值,品牌贏得市場。數據顯示,定州市體育用品産業現有自主品牌70余個,其中省級品牌38個,但自主品牌産品知名度和影響力仍較低,國家級品牌為零,更鮮有在國際上叫得響的品牌。

  “因為自身品牌沒有走出國門,定州企業生産的體育用品六成以上通過代工銷往國外,利潤的七成以上被品牌方拿走。”趙信楷不無遺憾地説。

  為此,定州市設立了2000萬元的體育用品産業發展專項資金,通過補助、獎勵、貼息等方式重點支持科技研發、品牌建設、宣傳推介等。此外,該市大力支持體育用品企業參加本地或域外體育用品展會、競標大型賽事等,提升品牌影響力。在2023(第40屆)中國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上,定州市體育用品産業集群進行了招商推介。

  “我們將實施品牌戰略,培育優勢品牌。”趙信楷介紹,定州市將支持企業從貼牌生産向自主設計、自創品牌發展,建立完善品牌培育管理體系,培育特色鮮明、競爭力強、市場信譽度高的區域品牌,並推動優勢企業實施國際化發展戰略。到2025年,力爭培育打造國家級、世界級“金字招牌”企業,打造定州體育用品産業區域品牌。

  龐善東建議,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定州市體育用品企業要舍得加大品牌營銷投入,不斷升級營銷模式與手段,通過線上線下聯動宣傳推廣提升品牌影響力與知名度。

  “我們要下力量打響自己的品牌。”河北恒達健身文化用品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史代猛介紹,今年6月,公司已在阿里巴巴國際站投放25萬元進行廣告宣傳,並聘請上海一家公司撰寫了全英文的品牌報告書,積極拓展國外客戶,持續打造企業品牌形象。(記者 張鏡)

 

[作者: 張鏡  責任編輯: 王立鵬 ]
    加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