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漁村變身風景區 眾村民逐夢“綠富美”
行唐縣東寺莊村發展鄉村旅游助力群眾增收
10月3日,在行唐縣東寺漁村景區,伴隨着清脆的叫賣聲,只見農家鮮棗、花椒、壽桃及棗酒、笨雞蛋等特色農産品成了“香餑餑”,被游客大包小包地爭相購買。“真沒想到,節假日這裡的人氣這麼旺,坐在家門口借助‘賣風景’可以賺錢了!”行唐縣東寺莊村民仇雪芬高興地説。
近年來,東寺莊村引進旅游開發項目,借助依山傍水的獨特自然稟賦,建起了集健康休閒、餐飲娛樂、生態度假於一體的東寺漁村AAA級旅游景區,在綠水青山中帶動群眾增收。
與生態游發展相適應,該村還開發了桃園、櫻桃園、壽桃園、石榴園等900余畝,修建了梯田花海,為小山村增景添綠,綠化率達85%。游客在這裡既可以靜觀波濤拍岸,領略鄉村美景,還可以採摘誘人的櫻桃、壽桃,體驗田園樂趣。
“身在喧囂的城市久了,就想到鄉村來看看綠色生態美景,體味一下回歸自然的感受。”帶着女兒來漁村參與水上“渾水摸魚”項目的石家莊市潘女士説。
“自從村裏建了景區,俺們這日子如同芝麻開花節節高。”東寺莊村村民張進京樂呵呵地説,家裏3畝多坡地全部流轉給景區,每畝租金700元。他和老伴兒在這裡打長工,月薪4200元,守着家有什麼事情好照應,每年還能收入5萬多元。
和村民張進京一樣,通過“土地流轉掙租金+園區就業掙薪金”的模式,景區流轉東寺莊村及周家莊村土地3300畝,涉及128戶。景區優先為他們提供售票、保潔、餐飲、澆水除草、設施建設維護等就業崗位,平均每人年薪2萬多元。
村民富裕了,村集體經濟也開始壯大起來,現在每年村集體收入有20余萬元。2022年該村還被評為“河北省美麗休閒鄉村”。如今,游客徜徉在青山綠水間,鄉村旅游紅紅火火,一個生態美、産業興、百姓富的小村莊,正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闊步前進。
“今年我們爭取上級‘舊宅基地盤活利用’項目資金100多萬元,發展民宿10家,通過村集體租賃農戶舊宅基地投資建設。”東寺莊村黨支部書記賈春傑説,他們將利用村子秀麗的湖光山色優勢,開發更多的旅游景點項目,發展一批農家樂,進一步增加景區人氣,推動鄉村旅游蓬勃發展,讓鄉親們家家戶戶都能吃上旅游飯,讓綠水青山更好地造福眾鄉親。 (記者 劉立芳 通訊員 劉梅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