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8篇日記裏的雄安日與夜-新華網河北頻道-新華網
> 正文

1028篇日記裏的雄安日與夜

2023-10-02 15:23:05來源:長城網

分享至手機

  我在雄安度國慶②|1028篇日記裏的雄安日與夜

  “10月1日,晴,今天是我到雄安工作的第三個國慶節,項目交付在即,竣工驗收和精裝修大量工作需要協調,國慶節又得在工地上度過了,雖然辛苦,但卻有意義……”卸下一身疲憊,夜深人靜時,王鴻志寫下了當天的日記。

  王鴻志是河北建投雄安建設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到雄安工作將近3年。這期間,他把每天的工程進展都寫進日記裏,A4紙大小的黑色日記本竟寫了200多頁、足足1028篇。

  王鴻志的1028篇日記。劉淼 攝

  “雄安新區的設立,像一塊磁石一樣吸引着我,但曾有兩次來雄安工作的機會都與自己擦肩而過。”工程管理專業畢業的王鴻志在工地摸爬滾打了32年,在他眼裏,幹工程就應該扎根在一線、成長在一線。

  “2017年4月1日設立雄安新區,那時我在保定阜平縣駐村扶貧,錯過了第一次機會。”王鴻志接着説:“2018年,省國資委抽調人員來雄安,自己報了名卻石沉大海,又沒如願。”

  時間的指針定格在2020年11月6日,對於王鴻志來説,這是值得銘記的日子。“雄安,我來了!”當天日記中雋秀有力的鋼筆字透露着他當時的激動與興奮。

  “初到雄安,兩眼一抹黑,設計方案,一會三函,項目情況均是初次接觸,信息量極大,可謂跑步進場了。”翻開王鴻志寫下的第一篇“工作日記”,點點滴滴,已成回憶。

  王鴻志在寫日記。劉淼 攝

  “佔地1885畝、255棟建築……如此規模體量大的項目,我還是第一次參與,經歷很寶貴,但壓力也不小。”王鴻志負責的金湖未來城是雄安新區首批市場化項目之一,將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提供有力保障。從最初的土地騰退,到項目施工,再到竣工驗收,他全程參與其中。

  “建設雄安新區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容不得半點馬虎,在這裡幹工程節奏很快,工作千頭萬緒,但每個人都充滿激情和力量。”王鴻志坦言,正因此,每天寫工作日記成了他梳理工作的好抓手。

  翻開王鴻志的日記本發現,三年時間他幾乎從未“斷更”,每年的春節、國慶也都有在崗記錄。

  在河北建投·金湖未來城代建部分教育設施(小學初中)項目,王鴻志在現場進行施工調度。劉淼 攝

  “2021年10月1日,陪同規建局領導檢查項目安全生産工作。”

  “2022年10月1日,組織各參建單位現場觀摩交流,召開‘竣工衝刺30天’動員會。”

  “2023年1月24日,大年初三,和公司工程部相關人員到五標、六標連接通道作業層查看施工情況。”

  ……

  “上午回石開會,下午返回雄安。”這是王鴻志日記裏出現頻率最高的一句話。家和工地兩點一線,步履卻總是匆匆。“雖然和家人相聚時間很短,但他們都很理解和支持我,這讓我在雄安工作很安心。”王鴻志説。

  剛來金湖未來城項目時,該項目所在地塊的衛星圖顯示還是一片荒地,經過兩年多的開發建設,一片城區拔地而起,辦公、商業、住宅和公寓等多種業態即將全面竣工交付,王鴻志很自豪。

  在河北建投·金湖未來城代建部分教育設施(小學初中)項目,王鴻志在現場進行施工調度。劉淼 攝

  “只有堅守崗位,才能保持工作狀態,只有深入工地,才能發現解決問題。”王鴻志説,該項目工程量大、工期緊張,工人數量多,安全施工不容懈怠。“工程建設兩年多來,我一直在一線辦公,每天深入工地抓安全、保質量,項目建設期間沒發生過一起安全事故。”

  時間無言卻見證着變遷。王鴻志2023年8月1日的日記給出了奮鬥的答案——

  “歷經八百多個日日夜夜,我們帶領近百家參建單位、數萬名工人協同作戰,把一張張藍圖變成廣廈萬間、把容東三號地變成美麗的城區一片……”

  “雄安的每一天都是新的!”王鴻志笑着説:“很榮幸在雄安工作生活,我將堅持把自己對這座城市的熱愛寫進日記……”

[作者:  責任編輯: 楊丹宇 ]
    加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