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復興大街市政化改造項目主線通車-新華網河北頻道-新華網
> 正文

石家莊復興大街市政化改造項目主線通車

2023-09-28 11:01:12來源:河北日報

分享至手機

前方高能,復興大街!

——關注石家莊復興大街市政化改造項目主線通車

9月27日拍攝的石家莊北三環市政化改造項目石清路互通立交。記者 史晟全攝

9月27日拍攝的石家莊市復興大街泊水公園特大橋。

9月27日拍攝的石家莊市復興大街白佛隧道。

9月27日拍攝的石家莊市復興大街滹沱河特大橋。記者田明攝

閱讀提示

9月28日,石家莊市復興大街市政化改造項目主線通車。

市政化改造後的復興大街向北直通正定,向南直達欒城,向西連接主城區,向東可達高新區,將和同日主線通車的北三環市政化改造項目共同構建起石家莊城市骨架路網。

對石家莊來説,這是道路的更新,更是城市框架拉開、區域融合發展的新機遇。

縫合割裂

城市發展框架全面拉開

全長35.4公里,工期18個月。

9月28日,石家莊市復興大街市政化改造項目主線通車。

“以後不論往南還是往北,上高速都太方便了!”“好事,石家莊加油!”……連日來,在相關新聞的下方,一條條網友留言,表達了對這條道路通車的關注。

復興大街的與眾不同,從其街名中的“復興”二字可見一斑。對石家莊來説,復興大街市政化改造項目是一條道路的更新,更是城市框架拉開、區域融合發展的新機遇。

復興大街為何如此重要?這還要從它的前身新元高速説起。

建成於20世紀90年代的新元高速,曾是石家莊周邊最重要、最繁忙的高速公路之一,不但承擔着石家莊與京津間的交通功能,也是石家莊正定國際機場重要的集疏運通道。

然而,隨着城市不斷發展和擴大,原本位於東郊地帶的新元高速逐漸被城區包圍,其影響城市發展的弊端也開始顯現——新元高速自北向南縱貫石家莊市區東部,高達數米的路基橫亙在城區內,像一堵墻將城市割裂,阻礙了城市框架拉開和區域融合發展。

此外,作為過境式道路,新元高速在石家莊城區僅有正定、裕華路、欒城3個&&口。每到節假日車流高峰期,裕華路高速口便會出現嚴重堵車,附近車流長度有時可達幾公里。

要解決這些頑疾,必須改造原有道路。

“石家莊市委、市政府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和省委省政府實施強省會戰略的重大機遇,經過反復論證調研,決定對新元高速、石太高速、石黃高速城區段實施市政化改造。”石家莊市副市長鄭巍&&。

2021年9月28日,包括石家莊裕華路高速口在內的九個繞城高速收費站停止收費,4座新建收費站正式啟用。

此後不久,石家莊市委召開專題會議,研究三環內高速公路市政化改造暨片區綜合開發工作。會議議定,新元高速公路石家莊北收費站至石家莊南收費站段命名為“復興大街”。

承載着千萬石家莊人期望的復興大街,首次出現在人們視野中。

2022年3月26日,復興大街市政化改造工程正式開工。

市政化改造後的復興大街路線總長35.4公里,由雙向4車道高速公路改造為雙向12車道市政道路,兩側設置非機動車道、人行道和綠化帶,同步完善綠化、照明、管線等配套設施。此外,復興大街還設有&&口15對,連通40條現有和規劃中的東西向道路,有效縫合了城市割裂。

未來,復興大街將和市政化改造後的北三環(石太高速公路、黃石高速公路三環內部分路段),以及沿線相交道路共同構建起拉大城市框架、支撐組團發展的骨架路網,形成外通內暢、轉換高效、區間融合的交通路網體系。

因地制宜

宜路則路、宜橋則橋、宜隧則隧

驅車沿復興大街自南向北走完全程,給記者留下深刻印象的,除平坦寬闊的高標準行車道外,還有其道路構成的“多元化”——這不是一條普通的城市快速路,而是一條由路、橋、隧道共同組成的通衢大道。

“宜路則路、宜橋則橋、宜隧則隧。”這是採訪中記者聽到最多的一句話,也是復興大街市政化改造項目在設計和施工過程中堅持的重要原則。

為何要這樣設計?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佐介紹,復興大街在設計、施工中面臨的一個難點是,整條線路不但與幾十條市政道路相交,還穿過多條鐵路、軌道交通線以及河道水系,周邊還有各類市政管線密集分佈。

“石家莊市政府曾邀請11位國內交通領域的知名專家對設計方案進行論證,最終才形成現在的設計方案。”王佐&&,該方案的特點是充分考慮市政化需求,因地制宜進行建設,即在非城市核心區及節點限制段落修路,在跨河、涉鐵及橫向通行需求高路段修橋,在城市核心區及景觀敏感度高路段修隧道。

迎旭門隧道,就是根據這一理念修建的。

“迎旭門隧道位於正定古城與新區之間,是目前國內高速路市政化改造的最大規模明挖隧道。”王佐説,如果選擇直接在該段擴建快速路,施工難度和成本會降低不少,但古城整體風貌也會因此受影響。

利弊權衡之下,修建隧道的方案最終落地——該隧道全長2510米,起點位於安濟路,依次下穿天寧路、迎旭路、周漢河、隆興路,終點位於河北大道。隧道上方設景觀公園,不但重構了古城風貌,還將正定古城與正定新區有效連接在一起。

“以主路交通快速化、輔路配套市政化、&&口轉換便捷化為目標,復興大街全線新建滹沱河特大橋1座,泊水公園特大橋1座,新建及拼寬橋梁15座,隧道3座,實施立交6座。”石家莊交投集團董事長劉清國&&,橋隧的設置,不但便利了交通,還減少了道路對城市的影響,促進了城市整體化、協調化、一體化發展。

復興大街不僅是石家莊新的通衢大道,也是石家莊新的景觀大道。

9月27日,滹沱河特大橋建設現場,橋中間146.5米高的主塔高高聳立,橋身、主塔和造型獨特的斜拉索,與藍天和滹沱河共同構成了一幅壯美畫卷。

“石家莊的新地標,果然名不虛傳!”前來“打卡”的人們,不時發出這樣的感嘆。

“滹沱河特大橋全長2208米,主橋採用獨塔斜拉索鋼箱梁設計,上部鋼混結構,曲面斜拉索,這種設計方式不但安全可靠,而且外形雄壯優美。”王佐介紹,其設計靈感來源於中國傳統山水畫卷軸造型,為國內首創的市政化改造空間扭索面獨塔獨柱全漂浮體系斜拉橋。

值得一提的是,滹沱河特大橋還在機動車道兩側設置了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並在橋上設觀景&&,讓市民可以更好觀賞滹沱河美景。

滹沱河特大橋在設計上的匠心獨運,是復興大街在景觀設計上的一個縮影。

據介紹,復興大街在設計、建設過程中綜合考慮了道路主輔分隔帶、隧道上部空間、立交節點、景觀橋梁等因素,形成一廊(新元發展軸)、多核(沿線五個碳匯核心)、五區(正定古城風貌區、門戶形象展示區、魅力文化科創區、社區生活休閒區、田園活力體驗區)景觀布局,營造城市亮麗風景線。

區域融合

加速産業集群上下游要素流通

“如今我們進市區的時間縮短了一半,運輸成本也大大降低,長途貨運上高速也方便多了。”石家莊市欒城區保合物流園某物流企業負責人李會軍對復興大街的通車期盼已久。

李會軍介紹,以前不管是往北走進市區還是上高速,都需繞行石欒大街,路線比較繞還經常堵車,復興大街南三環互通立交通車後,往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走都暢通無阻。

因復興大街主線通車而受益的,還有周邊的産業集群。

日前,《石家莊市貫徹落實強省會戰略行動方案(2023—2027年)》印發。根據方案,石家莊將着力實施主導産業聚鏈成群、區域創新中心創建等十大專項行動,加快建設全國重要的現代商貿物流中心、國家綜合交通樞紐中心、京津冀先進製造業中心、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以首都為核心的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區域中心城市。到2027年,石家莊地區生産總值達到12000億元以上,千億級産業集群達到7個。

産業振興,交通先行。

石家莊打造強省會、發展高端産業集群,離不開暢通的交通路網。完成市政化改造的復興大街,向北直通正定,向南直達欒城,向西連接主城區,向東可達高新區,不但完善了省會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還強化了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裝備製造等産業集群的上下游要素流通,有力推動了地區間産業承接轉移。

“可以想見,無論是北段正定文化旅游産業,中段高新區生物醫藥産業,還是南段欒城裝備製造業和智慧物流産業,都會被復興大街有效串聯起來,石家莊産業鏈供應循環會更暢通,産業轉型升級的步伐會更快。”河北經貿大學副校長田學斌認為。

隨着復興大街市政化改造的進一步推進,沿線環境也將得到改善。

未來,復興大街道路沿線將補足城市生態弱項、補全配套設施空白,因地制宜布局低密度新型商業、現代商貿、文化旅游、體育休閒、醫療康養等業態,不斷增強人民幸福感、獲得感。

全長35.4公里 工期18個月

2021年9月28日 包括石家莊裕華路高速口在內的九個繞城高速收費站停止收費,4座新建收費站正式啟用

不久後,新元高速公路石家莊北收費站至石家莊南收費站段被命名為“復興大街”

2022年3月26日 復興大街市政化改造工程正式開工

2023年9月28日 石家莊市復興大街市政化改造項目主線通車

道路構成“多元化”

■ 由路、橋、隧道共同組成

■ 全線新建滹沱河特大橋1座,泊水公園特大橋1座,新建及拼寬橋梁15座,隧道3座,實施立交6座

■ 滹沱河特大橋全長2208米,為國內首創的市政化改造空間扭索面獨塔獨柱全漂浮體系斜拉橋

■ 迎旭門隧道全長2510米,位於正定古城與新區之間,是目前國內高速路市政化改造的最大規模明挖隧道

[作者: 王思達 周 潔  責任編輯: 高麗 ]
    加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