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惠及河北城鄉社區-新華網河北頻道-新華網
> 正文

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惠及河北城鄉社區

2023-09-27 09:00:50來源:河北日報

分享至手機

高水準醫療網惠及城鄉社區

——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給河北帶來了什麼②

患者在寧晉,醫生在石家莊。這一跨越70公里的診斷,突破時空限制、手眼局限,提升了醫療服務可及性。

近日,寧晉63歲的王先生左側面部和左側肢體發生頻繁抽搐,到寧晉縣中西醫結合醫院治療,但效果不明顯。該院是由宣武醫院河北醫院牽頭成立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神經疾病專科基層聯盟的成員單位。於是,該院醫生便&&宣武醫院河北醫院神經內科重症監護病房副主任醫師王志偉,經遠程會診確診王先生患的是皮層靜脈梗死,一種較為罕見的腦血管疾病。經過及時治療,患者病情明顯好轉。

此次診療背後,是河北以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為載體織密高水準醫療網的有益探索。

以專科聯盟為抓手,大醫院“觸手”直達城鄉社區

“馬上溝通,&&航道,啟用直升機!”

8月18日9時50分許,宣武醫院河北醫院緊急啟動直升機空中救援預案,赴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神經疾病專科基層聯盟成員單位邯鄲武安市第一人民醫院,接診一名男性危重病人。

武安市第一人民醫院對患者進行腦動脈造影檢查後,判斷是腦動脈瘤破裂引發頭痛,患者有生命危險。由於治療難度較大,該院建議患者轉診宣武醫院河北醫院。

早一分手術,生命就多一分希望。

空中轉運,將3個小時的地面轉運時間壓縮到40分鐘。宣武醫院河北醫院神經外科主任李聰慧等人緊急安排手術,將患者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

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神經疾病專科基層聯盟於去年7月份成立,河北73家縣(市、區)醫院加入聯盟。這意味着,全省超四成縣(市、區)的群眾可享受到宣武醫院同質化、規範化醫療服務。而宣武醫院河北醫院開闢的空中救援,可覆蓋石家莊方圓300公里範圍之內的區域,更好護佑群眾生命健康。

建設專科聯盟,大醫院“觸手”直達城鄉社區。

近日,10歲的保定定興縣居民琪琪(化名)在家中突然出現眼神呆滯、胡言亂語等情況。琪琪父母緊急將孩子送往定興縣醫院搶救,搶救過程中患兒口唇青紫,心率下降,病情危重。

作為保定市兒科醫療聯盟成員單位,定興縣醫院立即與北京兒童醫院保定醫院取得&&。經家長同意,琪琪通過該聯盟綠色通道被轉往北京兒童醫院保定醫院。該院PICU副主任醫師段紅年負責對孩子進行治療,住院9天后,琪琪轉危為安。

北京兒童醫院保定醫院牽頭成立了由133家醫療機構組成的保定市兒科醫療聯盟。“通過互聯互通醫療服務網絡,構建‘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合理有序’就診模式,輻射帶動區域兒科醫療水平整體提升。”北京兒童醫院保定醫院院長田劍&&。

建設專科聯盟,撐起百姓健康“保護傘”。

2022年8月,宣武醫院河北醫院與山西、內蒙古、湖南等省區38家三級醫院簽訂聯盟協議。“這對河北省神經疾病診療水平發揮了帶動提升作用,將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高品質醫療衞生服務的需求。”中國工程院院士、神經病學專家李春岩説。

以5G技術為手段,拓展遠程診療應用邊界

在位於北京的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該院院長趙國光緊盯屏幕,熟練操作着機器人控制&。

趙國光這次的病人,在280公里之外的宣武醫院河北醫院。

石家莊市新華區居民王女士被三叉神經痛困擾了多年,一直靠吃藥緩解疼痛,但並未根除病灶。疼痛難忍的她,來到宣武醫院河北醫院治療。

趙國光遠程操控機器人,用一根小針在患者三叉神經根部進行一種球囊壓迫,有效消除了患者疼痛。

此次機器人手術格外引人注目,因為這是全國首例機器人5G遠程治療三叉神經痛的手術。“手術於去年8月16日完成,從那時起,和王女士患同樣疾病的患者沒必要進京治療了。我們110家聯盟的醫院在5G通信和機器人具備的情況下,都可以開展相關手術。”宣武醫院河北醫院副院長湯劼説。

這類手術可突破時空限制,避免患者舟車勞頓,第一時間介入治療,極大拓展了遠程診療的應用邊界。

依靠5G技術,塞外小城崇禮,上演着一場場“雪山上的生死時速”。

今年初,崇禮萬龍滑雪場,一名游客在滑雪時不慎摔傷。

雪場醫療救護人員迅速將其送至醫務室,打開應急救治處理&&終端設備,將傷者健康數據實時傳至14公里外的北醫三院崇禮院區,並通過視頻方式連線該院區醫療專家,進行傷勢診斷。專家通過智慧救治&&調取到傷者受傷時的視頻畫面,準確分析受傷部位和病情,決定通過救護車轉運至該院區。

經過約一個半小時行雲流水的操作,醫生為患者完成了手術。

“智慧救治&&正式投用後,不僅是滑雪場,運載受傷人員的救護車、直升機上都會安裝終端設備。”北醫三院崇禮院區院長楊渝平介紹,他們依託5G技術,實現定點醫院指揮調度&&與場館固定醫療站、FOP和急救轉運途中的音視頻互聯互通,為傷病員提供從受傷時刻到救治結束全過程的高質量、高效率救治。

5G診療,未來可期。

今年1月,工信部、國家衛健委等17部門聯合印發《“機器人+”應用行動實施方案》,明確提出推動包括機器人5G遠程手術等在內的新技術新産品加速應用。我省8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單位正加快推動機器人5G遠程手術等新技術的應用,推動機器人在醫院康復、遠程醫療等的場景應用。

以打造互聯網醫院為途徑,讓數字醫療“飛入尋常百姓家”

近日,按照患者在網絡&&上預約的時間,北京兒童醫院保定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任淑紅準時來到互聯網醫療“雲診室”,為一位6歲的小朋友進行了雲端復診。

主診醫生開出處方後,藥師進行處方審核。家長在“貨櫃自取”及“物流配送”兩種購藥方式中,選擇了“物流配送”方式。隨後,通過專門的物流配送,藥品很快送達家長手中。足不出戶的復診過程,體現了互聯網醫院的便利。

這位小患者的就醫模式,是北京兒童醫院保定醫院“互聯網+”智慧醫療的具體運用。

“互聯網醫院模式改變了醫生傳統出診方式,利用手機進行遠程看診,實現了遠程門診、在線開處方、處方流轉、藥品前置審方、藥品配送等服務。”田劍介紹,“當前,北京兒童醫院保定醫院就診APP已有100多萬註冊用戶,患者可通過掃碼登錄訪問醫院的互聯網診療&&享受預約掛號、復診等線上醫療服務。”

對於疑難危急重症患兒的就醫需求,北京兒童醫院保定醫院開設了遠程會診查房系統,利用互聯網醫療互通&&,暢通與北京兒童醫院、基層兒科醫療聯盟單位的上下會診通道,保障疑難危急重症患兒得到最及時、高水平的醫療救治。

乘“數”而上,讓數字醫療“飛入尋常百姓家”。

去年底,省衞生健康委利用預約診療&&“河北智慧健康”公眾號,建立了統一登錄入口,為患者提供“一點通”點擊登錄,使其可更便捷地享受線上診療服務。

患者打開手機微信,登錄“河北智慧健康”公眾號,點擊主頁面“互聯網醫院服務”,進入線上診療服務,可享受線上開藥、健康諮詢、慢病復診等服務。目前,&&上有北京兒童醫院保定醫院、宣武醫院河北醫院等37家互聯網醫院加入。

展望未來,將有更多患者成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的受益者。(記者 趙 建 呂若汐)

[作者: 趙 建 呂若汐  責任編輯: 高麗 ]
    加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