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諺知時|秋分一到 谷場見稻-新華網河北頻道-新華網
> 正文

農諺知時|秋分一到 谷場見稻

2023-09-23 17:59:51來源:長城網

分享至手機

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秋季第四個節氣。秋分,“分”即為“平分”“半”的意思,除了平分了晝夜,也平分了秋季。秋分日後,北半球晝短夜長,晝夜溫差加大,氣溫逐日下降。秋季降溫快的特點,使得秋收、秋耕、秋種的“三秋”大忙顯得格外緊張……

秋分時節,在河北省井陘縣南峪鎮南峪村的稻田裏,即將成熟的稻穗碩果纍纍,遠遠望去金黃一片,農戶們正在為即將到來的豐收做最後的準備。

“有句農諺叫‘秋分一到,谷場見稻’,意思是水稻收割後,農戶把割下來的稻禾成束捆紮起來,挑回村子,堆在自家門前的空地上,堆成高高的稻垛,接下來再找個大晴天,在場上脫粒、曬乾,隨後運去磨坊脫殼碾米,收入糧倉。”井陘縣南峪鎮稻田技術員張榮貴告訴記者,“北方地區水稻一年只種一季,生長期較長,收穫時間比南方早稻略晚一些。”

南峪村位於綿河沿線,自古以來就有種植水稻的傳統。2020年,該村在農業專家的指導下,在全鎮率先恢復水稻種植,試種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太行山香米水稻。

為了提高水稻品質,南峪村對稻田進行了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實現了“田成方、地連片、渠相連、路相通”,種植面積也由過去的20畝擴大至200畝。同時,該村還積極探索稻漁結合的生態種養模式,在稻田裏投放了河蟹、淡水魚等,積極培育綠色生態稻田,目前稻田裏的魚、蝦、蟹産量喜人。

“稻田養了螃蟹後,不能施農藥和化肥,螃蟹可以疏鬆土壤和清理稻田裏的雜草和害蟲,排泄物又肥沃了土地,水稻也能有很好的生長,生産出來的螃蟹和水稻都是綠色天然無公害的。”張榮貴介紹。

近年來,該村把水稻種植作為重點扶持發展的農業産業項目之一,在品種選用、水肥管理、病蟲防治以及後期收割烘乾等全面實行規範化生産管理,種出的稻米經權威機構檢驗37項合格,符合綠色生態食品。

下一步,他們將繼續擴大種植面積、拉長産業鏈條,打響綿河生態米品牌,同時發展養殖稻田魚蝦蟹,發展綿河岸邊特色民宿,興産業,富百姓,打造文旅融合、産業多方向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作者:  責任編輯: 高麗 ]
    加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