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滄縣:小紅棗撬動大振興 走穩農業産業現代化發展之路-新華網河北頻道-新華網
> 正文

河北滄縣:小紅棗撬動大振興 走穩農業産業現代化發展之路

2023-09-18 18:19:21來源:人民網

分享至手機

  9月16日,河北滄縣紅棗及幹堅果休閒食品博覽會召開。在數百家展商群體中,新疆特色食品展區顯得格外醒目。新疆大棗、核桃、巴旦木等乾果堅果和馕、奶棗等休閒食品吸引了眾多廠商關注洽談。

  河北滄縣與新疆的故事,便緣起於兩地共有的紅棗及幹堅果産業。

  協同發展,實現冀疆兩地群眾共同增收。據悉,作為“中國金絲小棗之鄉”的河北滄縣,現有無公害小棗生産基地24.5萬畝;擁有的紅棗交易市場2022年交易量286萬噸、交易額418億元;年紅棗加工能力60萬噸,紅棗及乾果食品加工量佔全國市場70%以上;實現利潤9.4億元,帶動3萬餘人增收致富。

  為滄縣積極推進和新疆多地的産業合作、人員往來,據統計,截至目前,滄縣常駐新疆籍務工經商人員400餘人,現有新疆籍來縣商鋪67家,新疆餐廳5家,滄縣已經成為新疆和內地産業鏈結、商貿往來、人員互動的橋頭堡。同時,滄縣近年來不斷延伸産業鏈條,發揮崔爾莊鎮全國最大的紅棗乾果交易市場渠道優勢,形成了源頭直供、物流配送、冷鏈運輸、倉儲加工一條龍産業鏈,帶動新疆特色農産品年交易額超過300億元。

  自2018年起,滄州市開展鹽鹼地改良利用示範區和華北地區農田土壤改良試驗區,以點帶面、點面結合、連片推進,通過鹽鹼地改良利用和生態治理,增加耕地面積,提高糧食産量。舉例來説,滄州市滄縣第一家“黨支部+合作社+農戶”性質的專業農業合作社——滄縣春潤農業專業合作社進行流轉後諮詢農科院農業專家進行鹽鹼地的改良指導,採用深耕、大水漫灌、排鹼溝、施農家肥等方法對鹽鹼地進行治理改良。合作社2023年計劃種植捷麥19品種旱鹼麥4000余畝,預計小麥産量達到1400噸,麵粉産量980余噸。

  像這樣的專業合作社,在滄縣還不止一家。為了破解“誰來種地”“怎麼種地”的難題,滄縣鑫翰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92年出生的張宸,在10年前走出校園,走進田間地頭,回到家鄉給五萬多畝土地當起了“田保姆”,發展農業生産社會化服務,用專業的社會化服務組織替農戶“下地幹活”。

  千家萬戶“小生産”對接千變萬化“大市場”。2022年,鑫翰種植專業合作社為農戶代銷糧食10945噸,銷售額2735.97萬元,農戶獲利1094萬元,戶均獲利2169元。通過推動土地託管,有效帶動小農戶參與現代農業發展,通過先進適用的品種、技術、裝備等要素導入農業生産,推動農業標準化生産、集約化經營。

  為民造福,努力打造鄉村振興“聚寶盆”。建設經濟強縣、美麗滄縣,從打造“無事不擾,有求必應”最優營商環境抓起,創建“書記縣長企業家微信群、8912345民心熱線、政企懇談會”服務體系,實現主導産業和各鄉鎮商協會全覆蓋,讓企業家有&&説話,話説了不白説,打通了服務企業“快速路”。推行“拿地即開工”模式,壓縮工業類項目審批至39天。建立規上和擬培規企業縣級領導掛牌幫扶機制,讓企業家創業更安心、生活更舒心、發展更有信心。

  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滄縣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1570元,滄州市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0425元。近年來,滄縣把發展特色農産品種植作為農業發展、農民增收致富主渠道,引導農戶調整産業結構,大力發展特色種植,着力培育特色鮮明、帶動力強的專業種植項目,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蓄勢賦能。

[作者:  責任編輯: 袁麗娜 ]
    加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