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引領“保定製造”邁上中高端
已有3989家企業公開15958項標準,涵蓋24480種産品
9月10日,走進白溝新城金川樂器箱包公司展廳,只見每款箱包的標籤上都印有“執行標準:Q/JCYQ002-2020”字樣。“這是針對樂器包特殊性能制定的企業標準,也是被市場逼出來的。”公司總經理李金祥説。
樂器包是特殊功能性箱包,對質量要求高,可國內並無專門生産標準,一般採用背提包行業標準。金川樂器箱包公司吃過生産標準低的虧。2020年,該公司開國內先河,將自身整套生産規範和流程升級為企業標準,銷量因此增加了15%。據了解,目前,白溝已有12家箱包企業制定實施了企業標準。
標準是質量的基礎,掌握標準制定權就掌握了市場話語權。2020年以來,保定市圍繞“7+18+N”重點産業,強力推進標準化戰略,發揮標準的引領作用,提升産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推動重點産業、支柱産業邁向中高端。截至目前,全市共有3989家企業公開15958項標準,涵蓋24480種産品,公開數量居全省前列。
加強社會合作,夯實標準化工作基礎。積極鼓勵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業協會、有條件的企業設立標準化機構,開展標準化理論、方法、政策研究。支持標準化研究機構、行業協會等開展標準化培訓、合作和交流,引導企事業單位通過參與標準制修訂、承擔示範試點建設,在實踐中培養標準化人才。推動河北省標準化研究院與保定市企業家協會簽署《標準化合作框架協議》,推動河北省燃料電池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落戶保定。推動成立保定市標準化協會,匯聚社會資源和人才力量,搭建標準化合作共建橋梁紐帶。圍繞“世界標準日”等重要時間節點,有計劃地開展標準化宣傳活動,提高全社會的標準化意識。
強化經營主體作用,構建標準化體系。該市&&《標準化資助管理辦法》,突出標準化的經營主體作用,完善激勵、獎勵政策,彌補了全市多年來的政策短板。優化政府標準和市場標準二元結構,鼓勵引導企業根據行業發展需要,加快建立、完善本行業標準體系,及時補充先進適用的國家、行業和地方標準,不斷提高標準體系的先進性、科學性和適用性,逐步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型標準體系。積極推動企事業單位參加國際、國家、行業標準制修訂,更多參與國際、國內市場規則的制定。支持企業採用或對標國際標準、國外先進標準,提升産品品質。鼓勵企業在對外貿易活動中使用中國標準,以産品“走出去”帶動中國標準“走出去”,促進貿易國際化和“一帶一路”標準聯通。據介紹,圍繞白溝箱包産業標準體系建設,該市共構建了包括3個層次、6個子體系、15個門類、40個子類的産業標準,填補了河北省乃至國內箱包産業標準體系建設的空白。
聚焦産業,科技創新和標準創新互融互促。圍繞“醫車電數游”五大主導産業、重點産業鏈和縣域特色産業,加快實施標準領航戰略,引導企業運用新技術、新工藝,通過流程再造推動標準創新,通過創新技術專利化、專利標準化、標準産業化,實現産品創新、生産模式創新和産業創新,推動産業基礎高端化和産業鏈現代化。該市持續推進英利能源有限公司太陽能(光伏)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進行先進光伏技術標準創制,加快長城新能源汽車和英利能源有限公司晶體硅光伏系統2個系列技術標準創新族項目建設。目前,英利能源有限公司太陽能(光伏)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共制定國內外標準16項,2個系列技術標準創新族項目共制定標準103項,有效帶動了上下游産業鏈發展。預製菜龍頭企業、河北農業大學和保定市團餐預製菜産業技術聯盟主動對接,就建立預製菜産業標準體系達成共識,推動起草了《預製菜術語》《預製菜分類》《預製菜冷鏈物流服務規範》等標準。
在標準引領下,越來越多的“保定製造”步入新賽道。截至目前,該市共制修訂國際標準5項、國家和行業標準79項,發布團體標準39項;獲評國家標準“領跑者”11項、河北省標準“領跑者”17項,涵蓋箱包、汽車、能源等多個領域。其中,省級企業標準“領跑者”數量連續三年居河北首位。(記者 林鳳斌 通訊員王愛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