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旅游中,有個別游客在景點會亂涂亂畫,漫畫中的同學都能主動去清洗,我們又該怎麼做呢?”日前,在河北省邯鄲市邱縣第二中學道德與法治課上,教師陳莎莎以一幅漫畫為引子,巧妙地將話題導入課程《法律保障生活》。在課堂練習環節,陳莎莎又帶着學生通過漫畫講解相關習題, 啟發思考,強化記憶。陳莎莎坦言,漫畫進課堂讓“大”的道理講“小”了,“虛”的概念講“實”了。
老師講得繪聲繪色,學生聽得津津有味,如今,一堂堂思政課在邱縣的各中小學校裏顯得“磁力”十足。
“漫畫是採用誇張、比喻、象徵等手段的繪畫藝術,它主題鮮明,形式活潑,崇尚真、善、美,以簡練筆法直接表露事物本質特徵,很多時候能夠起到一圖勝千言的作用。其形象性、生動性、感染力強的特點,更容易被學生接受。”邱縣教育體育局局長李彥斌介紹。
邱縣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劉學兵説,為更好地推進“思政漫畫進校園”活動,邱縣建立“優秀漫畫家專家庫”,並定期邀請漫畫家進校園、進課堂,對師生進行漫畫欣賞及繪畫技巧培訓。同時,促進各類課程與思政教育形成協同效應,邱縣將符合教學內容的思政漫畫適時融入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形成思政工作整體合力。
老師講百次,不如學生參與一次。學生上講&的場景在邱縣各中小學校隨處可見。6月13日,在邱縣實驗小學教學樓前,一場生動而有趣的公交車上的情景劇表演拉開了學校漫畫社團活動的序幕。這場情景劇是該校五年級學生根據系列漫畫《乘車文明要遵守 爭當時代新標兵》編排的。“這樣的情景劇,簡單有趣,將學生表演與漫畫創作相結合,孩子們都樂於參演,樂於觀看。”該校副校長馬星介紹,學校還將勸學漫畫、文明禮儀漫畫等不同題材漫畫融入學校課堂情景劇等活動中。
在邱縣的中小學採訪時,記者從點點滴滴中感受到了孩子們身上的變化。邱縣二中的初一學生李勝科在思政課上學習了《一滴汗 一粒糧》《做一個有“糧心”的人》等漫畫後,利用假日深入農村,耐心向農民了解農作物的培育過程,創作了漫畫組圖《四個“千萬”》,記錄了“千辛萬苦種、千辛萬苦收、千辛萬苦做”的過程,並發出“千萬不該扔”的提醒。
以漫畫為橋,邱縣的思政課在潛移默化中達到了溝通心靈、啟智潤心的良好效果。(記者 耿建擴 陳元秋 通訊員 周金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