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批北京來廊坊挂職幹部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注入新動能
融得進 挂得住 幹得好
“今年新增京廊運輸主線路3條、支線21條、車輛53部,通寶路、姚家園路東延工程正與北京方面合力跑辦手續……”6月21日,談到來廊坊工作後的成效,北京市通州區漷縣鎮副鎮長、挂任廊坊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的周立軍如數家珍,“到廊坊挂職,讓我對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有了新認識。”
京冀互派幹部人才雙向挂職,是兩地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以幹部人才交流促進生産要素交流整合的重要舉措。今年2月,第七批京冀互派幹部人才雙向挂職工作啟動,周立軍等7人由北京市選派到廊坊,在協同發展、交通、人力資源、醫療保障等重點部門挂任重要職務,兩地從“地緣相近”加快走向“人緣相親”。
沒有適應期、過渡期,7名北京挂職幹部到任後迅速投入工作。北京市通州區區域協同發展促進中心主任、挂任廊坊市北三縣協同發展辦公室副主任的高國慶剛上任,正值通州區與北三縣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示範區執行委員會籌備關鍵時期。這一機構成立後,將推進兩地協同發展跨入新階段。
“來了就得工作,到崗就得上手。”在高國慶看來,在廊坊挂職猶如耕耘“第二故鄉”。他充分發揮與北京方面人熟事熟的優勢,積極推動執委會籌備相關工作和協同政策措施落地,加快推動通州區與北三縣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每一名挂職幹部都是協同發展、互動交流的橋梁紐帶。廊坊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統戰部部長孫麗娜介紹,7名北京挂職幹部迅速融入挂職單位,在協同發展中的“穿針引線”“鋪路架橋”作用凸顯。
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規劃研究室主任工程師、高級工程師,挂任廊坊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的和朝東,通過實地調研走訪,迅速掌握了廊坊市情。在近日召開的京津廊三地規劃工作討論會上,他結合廊坊在協同發展中的角色定位,提出三地聯合開展規劃研究的思路,最終將養老、通勤社區作為今年課題研究主要方向。
“力爭今年年底前,將北京開通慢特病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業務的定點醫療機構擴展到350家。”從北京市醫療保險事務管理中心副主任崗位挂任廊坊市醫療保障局副局長後,韓波始終全力推進京廊在醫保待遇、支付方式等領域協同政策落地落實。
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職工養老保險處副處長李成,挂任廊坊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後,站位京津冀協同發展全局,圍繞增進人民福祉、促進共同富裕,推進人力社保工作在協同發展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
“職務是‘挂’的,職責卻是‘實’的,人的協同對京津冀協同發展帶來深遠影響。”孫麗娜介紹,2015年以來,京廊兩地組織部門共選派六批幹部人才雙向挂職,一大批優秀挂職幹部在促進京廊高質量合作交流、推動協同發展向廣度深度拓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落實挂職幹部人才待遇,建立健全日常管理、考核等制度,強化正向引導和激勵約束……廊坊市委組織部着力構建融得進、挂得住、幹得好的長效機制,為挂職幹部創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條件,全力支持他們為協同發展任務的對接牽好線、搭好橋。
“我們的工作就是讓‘娘家’和‘婆家’密切&&、協同發展。”北京市公安局指揮部指揮調度處副處長、三級高級警長,挂任廊坊市公安局黨委委員、副局長的寇建民説,他目前正協助主管局領導推進北三縣與北京同質同標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從不了解到熟悉,從外地人到本地人,我始終沒有忘記挂職初衷。”(記者劉傑 通訊員張慶、張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