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遊_政府網群_隆堯_新華網河北頻道
> 正文

文化旅遊

2023-05-19 17:28:01來源:隆堯縣委宣傳部

分享至手機

隆堯旅遊圖

  文物古跡

  隆堯縣是遠古人類重要活動區域之一,經考古發現,在堯山附近的汦河兩岸有仰韶文化(後岡類型)遺存三處(西山南遺址、西侯南遺址、北村東遺址),距今6000多年。北小霍村南一公里處曾出土石器、陶器,經鑒定屬龍山文化。1954年在丘底村南發現的地下夯土墻、石鑿以及在雙碑一帶出土的繩文陶鬲等,均係這一時期的遺存。西元前2000年相當于父係氏的公社時期,傳説中的黃帝後裔氏族部落三大領袖堯、舜、禹曾在這一帶活動,境內宣務山(又名堯山)即為唐帝堯的採封之地。堯曾于此治理天下,繁衍生民凡70載。縣北固城東一裏許為古象氏城址,相傳舜弟象曾居此。春秋晉國時,在宣務山西築柏人城。漢時,又置柏人、廣阿、象氏三縣。歷經數千年的歷史沿革,地上地下留有許多高品位的文物古跡,成為文物大縣。

  大唐帝陵

  謎一般的大唐帝陵 大唐帝陵位于隆堯縣城正南6公里的魏家莊鎮王尹村北200米處。是唐玄宗李隆基四代祖宣簡公李熙,三代祖懿王李天錫陵墓,二陵共塋,合稱“大唐帝陵”,簡稱唐陵或唐祖陵。 始建于唐高祖李淵,主要工程完工于唐太宗李世民年間。

  後來唐高宗李治恢復唐朝統治,追封宣簡公為宣皇帝,夫人張氏為宣莊皇后,為了表示對先人的尊敬,唐玄宗李隆基在開元十三年(725年)派官吏在陵東500米處修建了光業寺,並立寺碑為志,作為唐陵的附屬建築,如今,陵、寺、碑皆為河北省重點保護文物。

  唐陵經過了1300多年的變遷,當初的陵墓如今已無從尋找,直至1984年,在由于過量用土形成的洼地,才發現了陵墓的具體位置。唐陵所處地理位置為東、西、北三面較高,南面較低,盛唐時期的石雕均在中間的洼地,如同所有的古代建築一樣,地理位置均採用坐北朝南。  雖然目前僅存有僅存有翁仲、華表、石馬、石獅等,然而正如管中窺豹,可見一斑。唐陵墓前四翁仲兩邊分列,南面兩旁是兩個石獅,再向南石六匹石馬,馬的左側都站立一名馬夫,最南面是兩個石刻華表,相互對立,遙相呼應。昔日之浩蕩,如在眼前。

  鑒于目前開發技術的有限,如今只是將藍磚砌成的地下墓室挖掘開來,留下尚未開發的圓形墓,目前正在申請國家級重點文物,雖然過去的盜墓活動比較猖獗,但我們還是有理由相信謎一般的大唐帝陵會帶給我們一些驚喜。

  唐陵石獅

  唐陵石獅是大唐帝陵中的珍貴石刻,屬省級重點保護文物,現保存于隆堯縣文物保管所內。

  唐陵石獅高1.5米,有兩層座。第一層座與獅為整石雕成。石獅昂首挺胸,後蹲作雄踞之勢,其形態怒目前視,張口欲吼。頜下透雕三綹胡須,腦後毛髮卷曲自如;四肢肌腱突暴,前肢後側各有一排卷曲的細毛;石獅的爪深入石座2釐米。唐陵石獅雕刻藝術精湛,形象逼真,其結構準確,誇張適度而不俗套。充分體現了初唐匠師在寫實基礎上追求內在神韻和氣勢的藝術匠心。

  唐陵石刻是河北省唯一一套初唐皇家陵墓雕,與陜西關中唐諸帝陵、河南恭陵的同類雕刻遙相媲比,它既是重要的歷史文物,又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精品,是唐陵諸多石刻中的上精品。1926年,美國一古董商用2000美元的高價買去企圖運走,被查獲追回,置獅于原隆平縣政府院內。現已移交縣文物保管所保存。

  永遠消失了的光業寺

  光業寺是大唐帝陵附屬建築物,興建于唐高宗李治總章年間,座落于唐陵東邊(現趙孟村西)。其寺名為禦賜。寺內曾建有寶塔、珠臺、前湖、仙館、佛星宮宇、靈帝觀樓、銀函藏經以及塑像和壁畫等。堂堂濟濟,蔚為壯觀。

  開元十二年(724年)趙州刺史上柱國田再思,象城縣令宋文素率邢、趙二州之象城縣、任縣、柏仁縣三縣土民將寺院整修擴建。修建後的光業寺金碧輝煌,一派皇家氣概(碑文有詳細記載),以後光業寺屢經興廢,從明、清兩代碑刻看,重修即達七八次之多。1945年之前,此寺輪廓尚在。其山門在正南,門前有白塔一座,寺內中軸線上有三殿,前、中殿早廢,當時後殿尚存,壁畫精美,佛像眾多。原有銅像一尊,被日本侵略者掠去。傳説殿內座下原有地道,通向西北,正好與唐陵墓室成一直線。

  “文化大革命”中,造像全部被砸毀埋掉,原有20余通碑刻小部分被破壞,大部分被用作房基石,現在寺院遺址已成耕地。光業寺存在的重要見證就是保存至今光業寺碑,又稱“大唐帝陵光業寺大佛堂之碑”。現存于隆堯縣碑刻館(現文體局內)。

  幸存的光業寺碑

  光業寺碑是大唐陵附屬建築光業寺之遺物。刻于唐開元十三年(725年),文化大革命時期被農民趙孟村將石碑砸成數塊運回村內,壘在學校墻下。1980年,隆堯縣文物保管所將殘碑12塊(現在仍缺少一塊,不能復原)運回文物保管所(縣文體局)保存。該碑屬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光業寺碑通身高4.45米,寬1.45米,厚0.44米,碑身為八楞形龜跌座,碑首呈半圓形,浮雕纏尾雙龍圖案。碑額圭形佛龕,龕內一佛二菩薩,龕傍刻有“皇帝供養”和“皇后供養”,碑陽中上方刻陰文行書“大唐帝陵光業寺大佛堂之碑”12個字。碑文寸行書,由象城(今隆堯縣)縣尉楊晉撰文。碑文記載了唐玄宗李隆基為七、八代祖建陵、建寺經過。

  光業寺碑雕刻工藝極精,造型逼真,栩栩如生,大有呼之欲動之感。碑文相傳是唐代著名書法家李邕書丹,但無落款。從碑文的字體風格來看,筆畫遒勁,筆勢開張,橫筆明顯地向歷上方傾斜,結構峭健,出除入神,確有李邕筆體之感。光業寺碑是盛唐時期遺物,雕刻精湛,書法藝術很高,對于考證李隆基七、八代祖陵址,有極其重要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

  柏人城

  柏人城在隆堯縣西部的雙碑鄉境內,是春秋時期的歷史名城,距今已有2600多年,是華北地區罕見的古城池之一。

  柏人城係夯土建築,它北鄰抵水,三面環崗,依山傍水,形勢險要,向為歷代兵家所看重。城墻全長8017米,城廓面積約4平方公里。東城墻長2225米,西城墻長1451米,南城墻長1915米,北城墻長2426米,平均厚度為15.1米,最高處為9.15米。城墻夯土層為10釐米左右,每高60釐米鋪有一層橫木,橫木間距為30至60釐米不等,其作用相當于現代建築用的鋼筋。此城原有9個城門,靠水的北面1門,南2門,東西各3門。城墻猶如山巒起伏,登臨氣勢磅薄的柏人古城坦,一覽平疇的大平原,煙村霧樹,如錦似畫,使人頓覺心曠神怡,志壯氣豪。經過現存古城地表以上部分所作粗略估算,光是土方堆積量就達110多萬立方米。完成如些浩大工程,這在生産力低下,科技不發達的古代,是非常也不起的壯舉。

  戰國時期,柏人城已發展成為北方趙國的一個比較繁榮昌盛的軍事重鎮,這裏遺有商周時期的陶窯和大量陶器。城四周有眾多戰國及漢代古墓,從墓葬中不挖掘出不少陶罐銅鏡,銅帶勾、青銅劍、鐵劍以及戰國時期的錯金銅帶勾玉璧、瑪瑙飾件等。近年,在柏人城址還發現了戰國時流行的銅質“刀幣”,刀幣上鑄有“白(通柏)人”字樣。據專家考證,當時趙國只有邯鄲和柏人兩個地方鑄銅錢。這是戰國時柏人城經濟繁榮、商業發達的重要標誌。

  宣務山石窟

  宣務山石窟,座落于縣城西北7.5公里的宣務山之巔,曾有千佛殿、同聲谷石室、臥佛殿等古建築。千佛殿為窟之主體建築。據《十三州志》雲:“上有堯祠,俗稱宣務山,謂舜昔宣務焉”。這裏曾有隋、唐、宋諸代的石刻、雕像、碑碣等豐富的歷史文物。

  碑碣:石窟曾有隋代碑一幢,唐碑三幢,就山刻成,俗稱“沒影碑”;宋碑兩幢,碑文刻有“大邢州堯山縣隆勝寺”等字樣。此外還有清乾隆間碑碣,內載“宣務山昔堯帝時嘗登此山望洪水”。

  摩崖(即直接在壁上文雕像)造像眾多,造型優美,別具風格。在千佛殿石室內外壁上刻有739龕,大部是一佛二菩薩,最大龕高0.8米,寬0.97米,並有刻經三處。

  此外還有“準提塔”、“妙法蓮華”經刻等古跡,筆法工整秀勁,皆出一手。這些制作精細、生動別致的藝術雕刻,充分再現了古代民間藝術家們的智慧和才能,對研究中國古代歷史文化很有參圪價值,可惜這些豐富的宣務山文物,遭“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後,已蕩然無存。

  巧奪天工的楊宣碑

  楊宣碑原保存在隆堯縣西河村,1980年移置于隆堯縣文物保管所內。該碑刻立于北魏延昌元年(512年),具有較高的藝術和史學價值的古碑,屬省級重點保護文物。

  該碑又稱“西河魏碑”,通高2.47米,寬0.87米,厚0.23米,青石質碑首有浮雕纏尾雙蟠螭。時至今日,歷經1400多年的滄桑,除碑額文字外,碑文大部分已經模糊,不可句讀,其碑額為“魏故寧遠將軍廣樂太守柏仁男楊府君之碑”,其字呈倒塔狀,上大下小,布局均勻,筆法蒼勁有力,古樸茁壯,有典型的魏書風格。晚清康有為在光緒十五年(1889年)為《廣藝舟雙輯》所做的序中,曾給予其高度評價,讚之曰:“寓變化于整齊之中,藏奇崛于方平之內,皆極精巧,作字功夫,斯為第一,可謂人巧極而天工錯矣”。

  大約在清光緒年間,才有人以拓本的形式出售楊宣碑的內容,當時的拓本也是很罕見的東西,但如今流傳下來的拓本,由于紙張粗劣、字跡模糊,如今只有一半內容可以辨認。如果當時將碑洗凈精拓,碑文應當比較清晰,並清除的辨認,但是可惜距離清光緒年間不過百年,碑末年號已經看不到了,碑文遭受各種破壞,已經難已成句。

  雖然楊宣碑如今的自己模糊不清,不易辨認,但作為歷史的見證,憑借其精湛的書法,仍然是中國藝苑中一支奇葩,是文化寶庫中的一份珍貴遺産,給後人研究古代書法提供一份不可多得的資料。

  舍利塔

  舍利塔,位于隆堯縣宣務山西北側染紅村南的石佛寺遺址。該塔呈坐北面南向,塔高8米,為7層(含座)5檐磚砌建築,檐下有鬥拱,其肅穆玲瓏的造型,充分體出了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造型美和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

  舍利塔始建年代雖無從查考,但考其造型似為北宋時期的建築。經辨析寺內殘留碑文證實,該石佛寺原屬佛教禪宗五家門派之一的臨濟宗。寺內禪師圓寂後,佛教徒們將其小股屍骨(佛語謂之“舍利”)置于塔中,“舍利塔”因此而得名。該舍利塔是中國現存臨濟寺古塔中極少的宋塔之一。

  1938年10月,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踏進了這塊聖潔的土地,窮兇極惡的日軍欲將這一文明古剎拆毀,當地人民奮起反抗,與日本侵略者進行了英勇的鬥爭,才使舍利塔幸免于難。現該塔保存尚好,屬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西漢任敖墓

  西漢任敖墓,位于隆堯縣城東偏北2.5公里處的丘底村南。此墓高10米,佔地12畝,外形為一土丘,世人俗稱“丘底疙塔”。該墓係土封墓葬,雖經兩千余年的風吹雨打,迄今仍若岑丘,肅穆壯觀。該墓墓頂有樹木數株,並立有隆堯縣“重點文物保護”標誌。墓地附近的地面上有漢代筒瓦和卷雲紋瓦當。墓地原有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的“鄉賢漢禦史大夫任公之墓”石碑。該碑現已搬遷到隆堯縣文物保管所保存。

  任敖(西元前?——西元前179年),秦代沛縣人,初為沛縣獄史,素與劉邦相善。劉邦初起時,敖以客從,為禦史。亡秦後,劉邦立為漢王,與楚霸王項羽爭天下。劉邦東擊項籍,敖遷為上黨太守。高後當政時,封任敖為禦史大夫。孝文元年,任敖卒,皇賜謚號“懿侯”,葬于廣阿縣丘底村前,清乾隆年間隆平縣知縣袁文渙曾吊以詩曰:

  廣阿城外夕陽愁,太息茫茫土一丘。

  古墓寒煙分野色,殘碑衰草冷荒洲。

  千秋事業光青史,十載勳名起漢劉。

  豐沛當年成往事,蕭蕭葉落老松揪。

  現在,任敖墓基本完好,屬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堯山石刻

  自古以來,堯山就是個人才濟濟的地方,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郭威、柴榮兩位皇帝都源于此。堯山即宣務山之南山,位于隆堯縣城西北7.5公里處。相傳,上古唐帝國堯始封于此,因以名山。山頂上曾經遺留了眾多的文物古跡,北魏、唐、宋、元、明等時代的摩崖石刻最為出名,並被人稱為堯山石刻。

  堯山頂曾建有堯祠(現遺址尚存),堯祠前有元大德元年(1297年)雕刻的唐帝廟碑。碑文是元代初年的翰林侍讀,著名大臣郝經撰寫。其正面刻有“唐侯故土”四個大字,背面記載著堯的豐功偉績(此碑已被破壞一部分)。山之東坡有一就山鑿成的棺形石室,係隋代法僧彥琮墓。棺之左側拓有石階,拾級而上可達棺口。棺口處刻有“隋國譯經法師彥琮遺身”,西側刻有“大業六年七月二十四無常”等字。此外,民間傳説的張果老腳跡、驢蹄印、龍王廟前的八角琉璃井、石麒麟、歷代名人題字石刻等,比比皆是,錯落有致,題字和詩賦,或咏山水風光,或懷古感今,楷、行、草、篆諸體皆備。

  堯山文物有著重要的藝術價值,彥琮墓已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他石刻在“文化大革命”中絕大部分被毀。只留下曾經的古城門(如上圖)獨自守望,期待輝煌的回歸。

  隋代高僧彥琮墓

  隆堯縣境內宣務山南段(即堯山)東山坡上有一棺形石室,有人曾誤以為是宋代包公的棺材,其實不然,此乃隋代高僧彥琮之墓。

  彥琮(557—610年),趙郡柏仁人,俗姓李。少時天資聰慧,12歲能誦《法華經》。東漢時,印度佛教傳入中國,隋時已為興盛。琮14歲入晉陽(今太原),與盧思道、元行恭等建齋房,講“大智度論”。隋開皇十二年(592年),琮奉詔入長安,住興善寺,掌翻譯事,並與陸彥師、薛道衡等人創著《內典文全集》。隋仁壽二年(602年),文帝命其撰寫《眾經目錄》,勘定了當時書寫佛經總集的標準,對後世經典具有很大影響。隋大業二年(606年)批閱了《昆侖書》,修撰了《天竺記》,論定了翻譯外籍的楷模,為溝通當時中外文化交流起了很大的作用。 彥琮卒于隋大業六年(610年)七月二十四日,享年54歲,歸葬故裏宣務山。其墓于山之東坡就山鑿成一棺形石室。此棺長5.2米,頭高2.6米,尾高2米。石棺中有一洞,深2.5米,高0.8米,口寬0.75米。棺之左側有石階,拾級而上可達棺口。棺口處刻有“隋國譯經法師彥琮遺身”和“大業六年七月二十四日無常”字樣。

  現此棺基本完好,屬縣給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邢臺地震紀念碑

  1966年3月8日,在隆堯縣東部的白家寨一帶發生了6.8級強烈地震。震後,周恩來總理冒著余震的危險,三次親臨地震現場,並到達災情最為嚴重的白家寨視察慰問。

  1987年2月底邢臺地震20周年之際,邢臺地震紀念碑在隆堯縣城東側竣工。國家主席李先念為邢臺地震紀念碑題了字。

  邢臺地震紀念碑場地佔地16.8畝,南北長160米,東西寬70米,總建築面積達1120平方米。工程由邢臺地區房産公司設計,隆堯縣建築公司施工,歷經5個月的時間竣工。

  邢臺地震紀念碑座落在場地的南部,結構為鋼筋混凝土柱筒體,由兩種顏色的泰山紅花崗岩板面,呈方形錐體,聳立在寬30米、長35米、高1.32米,用毛石砌築的基臺上,碑高19.66米,象生著發生地震的1966年。碑的兩側有倣“人”字突邊,象片著災區人民“人定勝天”的堅強意志。碑的正面刻有李先念主席題的“邢臺地震紀念碑”7個鎦金在字。碑的背面刻有周恩來總理來災區慰問期間提出的救災方針“自力更生,奮發圖強,發展生産,重建家園”16個醒目的大字。

  碑座高1.4米,8.2米見方,四周鑲嵌草白玉石。正面刻有碑文,兩側和背面刻有《蒙難》、《救援》、《重建》三組線雕。

  平臺的正前方為10米寬臺階,分為兩段,第一段三級,第二段八級,象徵著發生地震的1966年3月8日。其余三面各有12級臺階,象徵著四面八方的支援。

  邢臺地震紀念碑前鮮花爭奇鬥艷,松柏鬱鬱蔥蔥;碑後建有地震資料陳列館,碑館之間為人工湖,建有橋亭,穿湖而過。

  邢臺地震紀念碑的落成,是對地震中遇難同胞的深切懷念和告慰,是對這場自然災 害的真實紀錄,給後人考察研究地震規律留下了寶貴的資料。

  邢臺地震資料陳列館

  邢臺地震資料陳列館為邢臺地震紀念碑的附屬建築,位于地震紀念碑北面,共佔地5.02為。陳列館南北寬7米,東西長50米,總建築面積為350平方米。

  邢臺地震資料陳列館為磚混結構,前面用水刷石處理,正門上方鑲嵌著國務委員方毅題的“邢臺地震資料陳列館”9個鎦金大字。陳列館共分3廳2房,中廳正中央矗立著周恩來總理在慰問災區群眾大會上講話時的漢白玉雕像。從中廳到東耳房,展出地震圖片資料和實物,西側廳為來賓接待室,西耳房為資料庫和工作人員辦公室。

  地震資料陳列館展墻為木骨架纖維結構,高2.5米,展線長100米,全部粘貼壁紙。展出形式以圖片資料為主,輔以文字説明和部分實物。共展出照片155幅,圖表29幅,字版面12塊。

  展出內容共分6個部分:第一部分《邢臺地震概況》。介紹了地震參數、地震序列和地震背景;第二部分《地震災害》。介紹了地面和公路、橋涵以及建築物被破壞情況;第三部分《黨和政府的關懷》。介紹了當時周恩來總理、李先念副總理、以內務部長曾山為團長的中央慰問團及省、地黨政領導同志到災區視察慰問和指揮抗震救災的情況;第四部分《抗震救災》。從救護、支援,軍民魚水情,安定生活四個方面介紹了解放軍奮力救災,全國各族人民大力支援的情景;第五部分《發展生産,重建家園》。介紹了災區人民英勇奮鬥戰勝災害的情況和取得的巨大成就;第六部分《加強地震監測,探索地震規律》。介紹了震後加強地震監測工作和測震網點的布設情況,介紹了中國地震科研事業的發展情況,介紹了1966年以來國內發生的9次大地震的預報成果,以及防震抗震基本知識。

  隆堯碑刻群

  1980年,縣文化局將分散于全縣各處能移動的文物集中到文物保管所東院,建成了碑刻群。同年,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碑刻群包括兩部分。北半部分陳列歷代碑刻和墓志銘58件,其中元代以前的20件。具有較高價值的首推北魏楊宣碑。

  南半部分石刻、造像、經幢,共計127件。其中元代以前的30件。年代最早的當數東漢的天錄辟邪二獸浮雕,造形生動古樸,雕工洗練。北朝的釋迦説法像,體態行秀,比例得體,融莊嚴、聖潔和優美于一身,實屬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刀法嫺熟,技藝精絕的唐塔飛天,逼真地表現了“吳世當風”的流動感。唐陵石獅為唐高祖李淵第三、第四代祖陵地之遺物,石獅雕于唐開元十三年(725年),距今已有1260年的歷史,肌肉豐滿,線條粗獷,挺胸端坐,昂首欲吼之雄姿,在古典獅刻中獨樹一幟,充分表達了開元盛世的時代風貌。

  碑刻、造像群集隆堯文物為一堂,成為大陸、堯山文化的歷史縮影,也為文物的妥善保管和發揮社會效益開拓了一條新途徑。

 

[作者:  責任編輯: 邢玉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