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文化遺産_政府網群_隆堯_新華網河北頻道
> 正文

非物質文化遺産

2023-05-19 18:40:09來源:隆堯縣委宣傳部

分享至手機

  澤畔抬閣

  澤畔村位于隆堯縣西南部,西與內邱,南與任縣毗鄰。交通便利,物産豐富,文化底蘊深厚,民間藝術繁花似錦,而在眾多形式的民間藝術中,又尤以在當地已經盛行600余年,集戲劇、雜技、舞蹈、美術、音樂為一體的遊藝活動--抬閣,倍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與歡迎。

  抬閣起源于元朝末年的"扛神"活動,後逐漸演變為抬由活人化粧的"神",後變為四人抬,再演變為現在的八人抬閣,一步步發展成一項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

  元末明初,戰亂頻繁,災害頻發。中原一帶十室九空,千裏赤地,荒無人煙。山西的晉南一帶,經濟繁榮,人口稠密。洪武至永樂年間,明朝政府在山西洪洞大槐樹下設局駐員,集結萬民,發放糧資,遣赴各地,開疆拓土。歷時50年,遷民18次,外遷人數達百萬,遍布當今的京、冀、豫、皖、蘇、鄂、隴等18個省市,這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歷時最長、范圍最廣的官方移民。抬閣這種藝術形式也就隨著移民傳播到了祖國各地,並逐步形成了不同地域特色的抬閣藝術。澤畔抬閣就是明永樂元年(西元1403)秋,隨馬姓二兄弟由山西洪洞移民至澤畔落戶。現該村仍有"馬家斜子"等地名。

  由于歷史上澤畔多為沼澤地,交通極為不便,再加上嚴格的保密措施,所以600年來,澤畔抬閣沒有向任何地方傳播。過去絕不外出表演,也極少同外界交流,在本村每12年(逢龍或虎年)表演一次。1946年正月,為慶祝抗日勝利,澤畔村民組織了抬閣表演,其規模是歷屆最大的一次,周圍鄉村,以至邢臺、石家莊都有人前來觀看。改革開放後,為繁榮農村文化活動,一度中斷的抬閣表演由當時任隆堯縣文化館館長的陳癸山以及東良鄉文化站專職人員的商文堂,帶領村民對澤畔抬閣重新進行了挖掘、整理,使這種古老的藝術形式得以重放光彩,並多次在邢臺全運會、元宵節鄉藝匯演等活動中獲優秀獎。2007年被命名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澤畔抬閣的最大的特點就是神秘莫測。表演時一演員長時間在另一演員手掌之上作舞,或一演員肩扛一棵秫秸而另一演員則站在秫秸上長時間表演,新奇奧妙,使人嘆為觀止。演員被眾人抬起在半空中表演,配上鮮艷的服裝,造型別致有如仙女下凡。再加上排鼓、別杠開路,武術、秧歌、太平車、旱船、拉碌碡等斷後,隊伍龐大,氣勢雄偉。演員在表演時不念不唱,僅有頭部、雙臂的簡單動作。扮相和造型多來自民間傳説和戲劇,有呂洞賓戲牡丹仙子、趙匡胤千裏送京娘、三打白骨精、關公保皇嫂、白蛇與許仙、岳飛與秦檜等,同時也視不同年代穿插一些具有時代內容的題材。

  澤畔抬閣自馬氏二兄弟由山西洪洞縣帶來後,當初只在馬家擇人傳承。為了保密,每次表演時,在馬家院中,將閒雜人等驅趕出院,閉門安裝,捆扎停當,再抬出表演。表演時,閣床兩邊各隨2人,防止他人掀看布簾觀看其中奧秘。建國後,尤其是改革開放後,澤畔抬閣才逐步有了外姓傳人。

  堯山廟會

  我國農村廟會興起的時間較早,最早在夏商時代就已經形成。作為一種社會風俗,它的形成有深刻的社會原因和歷史原因。從今天廟會的某些遺存來分析,廟會的興起應與祭祀有關;佛教傳入我國後,寺廟相繼興建吸引部分善男信女,對廟會的發展也起到了推動作用。同時它又和民間自娛及信仰活動融合在一起,使廟會具備深厚的社會群眾基礎。

  堯山位于河北省隆堯縣城西8裏處,含南山堯山和北山宣務山,是堯的封地--中華民族的文明發祥地之一,歷史十分悠久、文化積淀深厚。這從眾多的史料中可以得到印證。"從《尚書》、《山海經》到《左傳》、《史記》……從漢代建于山頂的堯祠、立于柏人城西門內的徐整碑到東魏武定三年的彭樂記功碑,從元代郝經撰的唐帝廟碑、楊剛中撰的舜禹殿碑到清乾隆時柏鄉人韓瑤所撰的'萬古流芳'碑,都記載著宣務山是我們祖先父係氏族社會後期部落聯盟領袖陶唐氏的封地,山以西的柏人城是他所建的國都。"(張志春《人傑地靈宣務山》)

  又由于此山是在華北平原的腹地突兀而出,格外引人注目,由此山興起的廟會也十分有名氣,堯山廟會以其獨持的祈福安慰及撫恤、親情友情的溝通、物資交易和民間自娛、文化交流等功能歷久不衰。

  堯山廟會以祭祀而興,以求神拜佛而影響日大。祭祖是祭祀的主要活動之一,據史料記載:至少從漢代起宣務山頂上就建有堯祠,以後歷代都在宣務山上建有唐帝廟以及禹舜殿,每年官府和民間都要擇良辰吉日上山祭祖。隋朝時,佛學翻譯大師彥在宣務山上修築隆聖寺;唐朝時,官府也曾左山上開鑿許多石室,建塔立碑,摩崖造像,拜佛之風遂起。明朝在南山建有堯帝廟,北山上修有三天閣、大悲殿、大佛殿等殿閣。清朝康熙年間,堯帝廟遷往北山上,祭祖和拜佛合流。之後,廟會從祭祀、拜佛逐漸發展到雜神信仰以滿足大眾需求。

  堯山廟會每年共有農歷四月初一、六月初一、十月初十、十二月初一等4次,其中規模最大的是農歷四月初一的廟會。據清乾隆年間柏鄉人韓瑤所撰的"萬古流芳"碑載:"四片上旬,廟門洞開,則四方遠近,百裏內外,或乘騎以賓士,或攜男女以徐步,或千人百人林林起會于廟頂,或五步,十步歷歷叩謝以拜神,迤邐而來,絡繹不絕。"説的是堯山廟會的盛況。為何堯山廟會有這樣大的吸引力和誘惑力呢?"萬古流芳"碑載:"山頂築有菩薩廟一座,感無不通,求無不應,凡為父母之疾,為兒女之厄者,處心祝禱、無不靈驗,以故焚香還願之人,無時不有。"堯山廟會輻射區域因此遠在百裏以外,香客、遊人眾多,為香客、遊人提供食宿的聚落式茶棚應運而生。"茶棚顧名思義即燒茶舍水和小憩的地方,但是,聚落式茶棚是為滿足外縣村民食宿而建的。其建制是冀南式四合院,有神壇房、臥房、夥房、雜房及廁所、院門等,在宣務山的東南麓及附近各村、各縣村鎮紛紛購買'飛地',建聚落式茶棚百余座,形成一個小村,街巷縱橫、鱗次櫛比,每年四月廟會期間,人馬鼎沸,徹夜燈火,鼓樂喧天,香煙彌漫,熱鬧非凡。"(宋孟寅、馬冀夫《漫話堯山廟會"茶棚"文化》

  堯山廟會的影響和盛況從這裏也可以得到印證。堯山的最高峰叫猴祖峰(猴祖山),因宣務山有蒼岩山之皇姑下廟而稱。舊時山頂有猴祖廟,係三皇姑之猿猴徒弟,得道後稱"猿猴祖師"。這從蒼岩山的碑文可以得到印證。通到山頂這條路因為是求神拜佛、遊玩觀光的必經之路,所以被稱作"神道",因開採山石,"神道"和猴祖蜂(猴祖山)的位置古今相去不少。

  宣務山上今存的大小廟宇很多,均是今人在文革以後捐資所建。儒、釋、道等神均有供奉如:三皇姑廟、三清廟、關帝廟、財神廟、觀音廟、玉皇廟、藥王廟等。

  如今,堯山廟會上祭祖已不再盛行,求神拜佛、積德還願之風沿襲至今。它的影響也在百裏內外,包括周圍的十幾個縣、市。堯山四月初一的大會前後,善男信女們自發組織起來分乘汽車、拉拉機、農用三輪車、摩托車、自行車、馬車等,很多帶著鑼鼓旗幟,成群結隊,浩浩蕩蕩而來。山門山下、人山人海、萬頭攢動。他們或為福壽財運,或為婚姻災病,或求子求女,或求醫問藥……求神拜佛本來是中老年人的事情,但是由于種種原因,一部分青年人也加入到求神拜佛的隊伍中來,為滿足人們的求神拜佛願望,古今堯山廟會的行會時間都在十天至半月之間,甚至更長。

  四月初一堯山廟會的神道兩邊,可以看到很多殘疾人和窮苦人,他們在那裏搭建臨時住所,或跪或站或臥同人們行乞,衣衫破舊、面容憔悴。過去一些民間組織對這些人施粥、布茶、舍饅頭等,今天人們把供品如蛋糕、餅幹等點心,其他如小麥、玉米、小米等食物送給他們,也有送一些錢財的,樂善好施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這多少也彌補了社會撫恤功能的不足,對社會穩和發展是有益的。

  人們虔誠地祭祖、敬神拜佛,目的是不忘根本,不忘先人;多做善事,多出好心;凈化心靈、教化眾生,以求得自身心理的平衡、心靈的撫慰;讓祖先和神佛保佑眾生幸福平安。應該説這對凝聚人心、社會穩定是有積極意義的。

  堯山廟會也是一個溝通親情、友情、傳播資訊的大會,廟會上幾乎所有的親朋相聚一處,談談國事、論論家常,一段時間大事小情相互了解,這也是解決家庭、親朋之間--些重大問題的討論會,説明廟會上親朋互動,不只是吃頓飯、喝場酒那麼簡單。吃飯並不重要,重在見個面、敘敘舊,再結識一些新的親友,擴大自己的社交面。古代堯山廟會還是有私情的男女幽會的日期,廟會又為他們提供了互訴衷腸、以解相思之苦的絕好場合。受傳統思想影響,大姑娘、小媳婦平時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但是,廟會這一天他們可以燒香拜佛,參加群體敬神活動;也可以去廟會上購物或閒逛,廟會上青年男女很多,他們可以物色自己的意中人,並進行交流和交往,直到今天廟會仍然是農村青年男女交往和交流的重要場所之一。

  堯山廟會還是一個物資交易的大會,因為往來的人員多,加之行會時間長,歷年來雲集四面八方的各種商賈。過去,多以交易物品種類分幾個市場進行,如:桿子市、山貨市、席市、布市、牲口市、豬市、鐵器市、木器幣……出售求神拜佛的各種供品、各種紙錢的攤點很多、幾乎連在一起,成為堯山廟會上一道獨特的風最。今天,堯山廟會上服裝、鞋帽、種子、農具、布匹、玩具、鮮花、大小家電等物資的品種及交易量是過去無法企及的。

  堯山廟會更是一個文化和群眾自娛活動的盛會。屆時,地方戲曲如河南豫劇、河北梆子、威縣亂彈等在行會期間均有上演,此外,扭秧歌、二貴摔跤、拉碌碡、踩高蹺、跑旱船、武術及鑼鼓表演等民間自娛活動吸引眾多群眾觀看,在堯山廟會上你還可以看到很多民間手工藝品,如糖人、面人、面老虎、風箏、風車、泥模等等。堯山廟會上也有敬神的舞蹈,民間習慣稱之為"跑功"。活動沒有固定模式,動作套路比較簡單,也可隨心所欲地變化花樣。演唱的形式分對唱、輪唱、齊唱等,唱詞通俗押韻,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在跑功的隊伍中既有六七十歲的老太太,也有二三十歲的少婦,她們可以連續跑功、唱念數小時,人一旦被某種意識所控制,精神亢奮可以持續很久,這是一個很好的例證。新中國成立後,當地政府組織宣傳、科技、文教、衛生、司法、農業等部門,用歡樂喜慶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語言,適時進行移風易俗、男女平等教育,如:反對包辦婚姻、提倡婚姻自由;反對迷信,提倡科學;反對愚昧落後,提倡學習文化科學知識等。同時宣傳先進典型、進行革命傳統教育、法制教育等活動。這必然會提高廣大群眾的科學文化水準,增強廣大群眾的法制意識。近年在廟會期間進行各種類型的"三下鄉"活動,特別是舉辦專家咨詢會,分發科技圖書,包括蔬菜林果、養殖、衛生保健等方面,為大眾文化活動增加了嶄新的內容。

  堯山廟會隨社會的發展,在保持獨特文化內涵的同時又進行必要的新陳代謝,使得堯山廟會得以持久延續。

  隆堯招子鼓

  招子鼓盛行于河北南部隆堯縣滏陽河、澧河和午河一帶,它融音樂、舞蹈于一身,是一種綜合性的民間花會。招子鼓原稱鼓會,因鼓手背上插有鼓招子,故稱招子鼓。招子鼓歷史悠久,形式多樣,普及性強,它以擊鼓為主體,配以鑼镲,音調鏗鏘雄壯,氣勢恢弘磅薄,加上粗獷質樸的舞步,聲勢宏大,震憾人心,頗具鄉土氣息,是具有深厚地方色彩的民間花會之一,在冀南地區享有盛名,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

  關于招子鼓的起源,民間有許多美麗的傳説,其中有兩種説法最為廣泛流傳。相傳唐朝時期李世民兄弟為了爭奪皇位勾心鬥角、手足相殘。為躲避追殺李世民藏于大鼓之內,免遭弒殺登上王位。為此李世民對大鼓特別偏愛,無論是逢年過節,還是朝中有什麼喜慶之事均以擊鼓助興。其二李自成率起義軍每逢大戰,必用鼓隊擂鼓助威,義軍聽到鼓聲,士氣大震,打了不少勝仗。李自成把大鼓裝飾一新,係上彩綢,在一片咚咚的戰鼓聲中凱旋而歸。久而久之,逐漸演變成現在的招子鼓。

  招子鼓具有歡樂、紅火、曲調明快等濃鬱的民間風格,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在歷史上起過傳遞資訊、自娛自樂等作用。1984年,隆堯縣文化館工作人員走訪了招子鼓老藝人高桂合(現已故),據高老介紹,招子鼓大約在明代永樂年間已經形成。那時,該縣澧河、滏陽河、午河、小漳河一帶地勢低洼,三年有兩年鬧水災,因此,不是減收就是顆粒不收。老百姓面對洪水,一方面常常用招子鼓的形式,求助上蒼祈禱神靈,尋求一些精神上的安慰。至今每年春節期間,個別村的招子鼓會還舉行為河神散燈等民間活動。另一方面,是用招子鼓來召集民眾,防洪治災。凡是河堤決口,都是敲大鼓召集群眾,用不同的鼓點説明災情的大小、急緩。在決口的地方,都要樹起高高的招子,讓人們明白防洪地點。到現在,招子鼓的鼓點有大雞上架、小雞上架之分,這就説明當時,招子鼓是用來傳遞資訊、説明災情的重要工具。

  招子鼓是歷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有獨特的藝術魅力。招子鼓沒有記載,沒有文字資料,而是在群眾中世代口傳、身教演變而來的。其節奏鮮明、鏗鏘有力、動作舒展、和諧巧妙,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據考察,大部分民間花會的興起,包括招子鼓,都帶有一定的迷信色彩。在封建社會和科學不發達時期,招子鼓只是局限在一般的自娛自樂和傳遞資訊。盡管如此,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這一古老的民間花會,為我們今天的群眾文化生活的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95年,隆堯縣獅子疙瘩村招子鼓代表邢臺市,參加第五屆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民藝匯演,獲演出、編導一等獎。2004年10月,隆堯招子鼓參加邢臺市群眾文化活動電視調演時,市委副書記石玉春給予高度評價。多年來,隆堯招子鼓每年都要參加市、縣春節民藝匯演,深得廣大人民群眾的讚揚。2005年4月22日舉辦的"中國·邢臺郭守敬科技文化周"活動和4月25日河北省文明生態村工作會議上的文藝表演活動都特邀隆堯招子鼓參加。2007年,隆堯招子鼓被評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2009年11月,隆堯招子鼓代表河北省參賽在江西婺源舉行的第九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全國民間鼓舞鼓樂大賽,榮獲最高獎"山花獎"。

  隆堯招子鼓在千百年的傳演中,從原來的娛神、祈求豐收,發展到佳節喜慶的娛樂活動;從遊廟堂散燈、祭路神到街市、廣場、舞臺表演;從夜間簡單的照明到花燈式的儀仗隊;從最初的打擊樂和民間舞步到背插招子,招子鼓得到長足的發展。特別在改革開放的經濟大潮中,它已不單純在冬閒和春節才開展活動,而是成為歡度佳節、街頭宣傳、會議開幕、開業典禮等許多喜慶場合中的文化活動,成為隆堯縣群眾文化生活中的精品。

[作者:  責任編輯: 邢玉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