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林業和草原局_新華網河北頻道
林草·身影
林草·身影
河北省林草局駐大石砬村工作隊舉辦“六一”活動
活動旨在通過升旗儀式鑄魂、花卉科普啟智、才藝展示潤心,為鄉村振興播撒下希望的種子。
河北靈壽:千年流蘇花正盛
燕趙多良木,盛世秀丰姿。在河北大地上,有506404株古樹名木,它們或扎根於青山綠水,或留翠於城鎮村落,見證着時代變遷。
雄安之妙:數,“鳥類天堂”家族增
雄安新區設立以來,白洋淀野生鳥類從206種一路攀升至目前295種,勾勒出一條上揚曲線。
京津冀林草有害生物防控協同會議召開
對年度重點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
河北部署全省春尺蠖防治工作
春尺蠖是河北早春危害楊樹的主要食葉害蟲,具有發生期早、暴食性強、危害影響大的特點。
河北省去年完成營造林638萬畝
開發林業碳匯“增富”,2024年,我省啟動首批省級林業碳匯試點建設,啟動國家林業碳匯項目2萬畝,完成省級森林固碳生態産品項目開發1.3萬畝。
河北特色林産品榮獲多個獎項
同時,河北省主題館榮獲最佳設計獎,河北省林業和草原局獲得最佳組織獎。
省林草局駐興隆堡村工作隊開展冬日送健康下鄉活動
希望通過送健康下鄉活動,讓更多的鄉親們感受到黨的溫暖。
河北林草局駐村工作隊來了,大石砬村變了模樣
繪就了一幅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
狍子“到訪”塞罕壩林場
近日,在河北省塞罕壩機械林場三道河口分場一次例行巡護中,護林防火工作人員偶然發現30余只狍子。
省林草局駐村工作隊:剪枝添綠 義診送暖
駐村工作隊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工作隊將多管齊下、持續發力,積極發揮駐村幫扶作用,緊盯群眾所需所盼,努力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辦好事,助力鄉村振興。
新華視點|了不起的我們 ·續寫綠色詩篇
2018年,楊麗和張旭從塞罕壩來到雄安新區,成為“千年秀林”的一線建設者。
靈壽:開展雨季造林 築牢綠色生態屏障
今夏以來,靈壽縣嚴格按照省、市安排部署,搶抓夏季多雨有利時機,大力實施太行山綠化、“三北”防護林體系工程建設等重點生態工程。
張家口市宣化林場:黃羊灘的大沙丘不見了
黃羊灘在北京西北方向約200公里,位於“三北”工程科爾沁、渾善達克兩大沙地殲滅戰範圍內。
“三北”造林記①|“天路”守望者
盛夏六月,穿行在張北草原天路,沿線山高坡陡、溝壑縱深、景觀奇峻,一幅&&壩頭風景畫卷徐徐展開。
沽源縣大石砬村:以花為媒 加快鄉村振興
近年來,大石砬村在河北省林業和草原局駐村工作隊的幫扶下,以花為媒,打造集觀花採摘、休閒度假、演藝欣賞於一體的新業態,推動農文旅融合。
河北平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野生大雁獲救
近日,河北省平泉市野生動物保護站接到當地村民求助電話,508國道旁發現一隻受傷的野生大雁。
河北赤城拍攝到金雕育雛畫面
近日,鳥類攝影師趙玉紅在河北省張家口市赤城縣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金雕育雛的影像。
承德依託林長制智慧&&織密防火網
強化源頭治理,突出管控重點,提高處置能力,強化宣傳教育,多措並舉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
張家口持續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
草長鶯飛,萬物復蘇。植樹造林、草原生態治理、濕地保護修復……新一年的國土綠化工作在張家口各縣區展開。
河北:保護見成效 珍稀動植物數量不斷增加
河北省持續加大野生動植物保護力度,珍稀野生動植物數量不斷增加。
憑藉這款App 新河“植”綠上效率
掌上林業App是新河縣開發的智慧林業服務&&用戶端。
共繪新圖景|沽源大石砬村有了專家工作站
引入經營主體,打造農旅融合項目,發展鄉村休閒旅游、鄉村養老養生等産業,一年四季吸引八方游客。
七里海潟湖濕地發現全球易危物種黑嘴鷗
七里海潟湖濕地是河北昌黎黃金海岸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之一。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大鴇現身衡水湖
在衡水湖2023—2024年度全國越冬水鳥同步調查中,工作人員監測到了《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易危(VU)等級、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大鴇。
正在加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