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9 09:10:35
> 正文

廊坊“和美鄉村+”助力農民增收致富

2023年05月19日 09:10:35來源: 河北日報

  將和美鄉村建設與特色農業、鄉村旅遊、文化産業發展相結合

  廊坊“和美鄉村+”助力農民增收致富

  日前,遊客在香河縣蔣辛屯鎮北李莊村水岸潮白景區內散步遊玩。 河北日報通訊員 韓博陽攝

  近日,在安次區仇莊鎮宋王務村甜瓜大棚裏,遊客在採摘甜瓜。 河北日報通訊員 楊佳琳攝

  在廣陽區九州鎮南漢村,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百寶嵌的代表性傳承人周洪俊(中)向顧客展示正在制作中的大插屏。河北日報通訊員 孫寶宇攝

  廊坊市堅持把和美鄉村建設作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今年將建設30個和美鄉村,並有效推動轄區優勢資源集約開發、深度融合,鼓起農民的“錢袋子”。

  “我們統籌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布局,發展鄉村特色産業,推進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注意保護傳承歷史文化,將和美鄉村建設與特色農業、鄉村旅遊、文化産業發展相結合,探索農民增收致富渠道,逐步實現和美鄉村由建設向經營轉變,向著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更高目標邁進。”廊坊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張成説。

  “和美鄉村+特色農業”,帶動鄉村産業集中化發展

  日前,走進安次區仇莊鎮宋王務村,幹凈整潔的村街讓人眼前一亮。鄉風文明示范街兩側,農房風格統一、古香古色,街道幹凈整潔。

  在新淇農場門口,滿載博洋9號甜瓜的貨車緩緩駛出,即將開往天津東麗開發區。“我們的甜瓜銷售主要靠廊坊市區及京津周邊的遊客過來採摘,還有一部分直供京津地區的水果店,可以説供不應求。”新淇農場場主王文鵬介紹。

  安次區是中國北方厚皮甜瓜主要産區之一,目前已發展大棚200余個,成立農業合作社兩個,西紅柿、甜瓜等經濟作物暢銷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近年來,村集體經濟收入年均30余萬元。

  “今年,村集體出資在所有農戶房前屋後種上了葡萄苗、搭上了葡萄架,準備發展庭院葡萄種植,打造綠色生態景觀葡萄長廊,既美化村街環境,又為村民增收開辟了新渠道。”該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魏志德説。

  廊坊市以和美鄉村建設為載體,融入農村生態資源和産業基礎,強化科學管理和科技裝備支撐,加快發展現代都市農業,重點打造了高端精品優勢蔬果産業帶和北三縣休閒農業産業帶,持續提高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

  目前,全市培育壯大了特色糧油、精品蔬菜、優質畜牧等8大特色優勢産業集群,提檔升級了1個國家級、15個省級、64個市級現代農業園區,建成國家級産業化龍頭企業7家、省級産業化龍頭企業53家,發展省級農産品特優區4個。

  上千個大棚裏,一串串西紅柿挂滿秧藤,這裏就是遠近聞名的西紅柿村——永清縣彩木營村。該村2000多口人,種了3500畝西紅柿,年産量超過1萬噸,年銷售收入超過1億元,所生産的“彩木營”牌西紅柿備受京津冀市場青睞。

  注重農業品牌建設,廊坊市不斷創優大廠牛肉、永清番茄、文安雜糧等一批具有較高市場知名度和競爭力的區域公用品牌,創響“匯福”“鮮到家”“參花”等一批高端品質、高附加值的産品品牌。目前,全市已建成農業品牌138個,其中省級區域公用品牌8個、省級農産品企業品牌8個、省級農産品品牌84個。

  “和美鄉村+鄉村旅遊”,拓寬農民增收途徑

  “這裏離北京近,空氣好,環境好,吃住方便,可遊玩的地方多……”4月15日,來自北京的遊客鄧微在香河縣水岸潮白景區房車營地租了一輛房車,準備帶孩子玩兩天,體驗鄉村生活。

  村莊變為旅遊景區、村民變為合作社社員……提起家鄉的變化,今年62歲的蔣辛屯鎮北李莊村村民趙鳳林一一細數起來。

  “北李莊村搞鄉村旅遊的基礎源自村莊面貌的改變!”該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李志清介紹,2016年起,該村啟動美麗鄉村建設,全村實現硬化、綠化、美化、亮化、凈化全覆蓋。2017年,家家戶戶建成徽派倣古門樓,村莊建築風格進一步統一。2018年,村委會與河北水岸潮白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開發建設總投資1.5億元的水岸潮白田園綜合體項目,發展休閒農業、手工藝體驗、特色民宿等。

  該村成立香河旺豐合農宅旅遊專業合作社,採用“支部+企業+合作社+農戶”的運營模式,將村民閒置農宅統一打包給水岸潮白公司翻建,並吸納這部分村民為合作社社員,每年每間房付給社員1200元至1600元的租金,年底公司將景區營業收入的5%留給村集體、社員和全體村民分紅。經過幾年的發展建設,這裏已經成為京津冀鄉村旅遊度假的新目的地,村民也享受到鄉村遊帶來的福利。

  廊坊市牢牢把握區位優勢,打造京津冀休閒目的地,將鄉村旅遊作為帶動鄉村資源發生轉變的內生動力,規劃建設旅遊專業村,培育發展民宿産業,持續叫響“這麼近、那麼美,周末到河北”品牌,讓鄉村旅遊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

  春風十裏花如許,梨園千畝綻芳菲。4月8日至26日,三河市燕郊鎮大石各莊村百年梨園第18屆梨花節舉辦。

  大石各莊村已有450多年種植梨樹的歷史,目前梨園種植面積1300畝。自2006年起,該村強力打造“百年梨園·醉美大石”旅遊文化品牌,以梨花節、採摘節等為載體發展百年梨園鄉村文化旅遊,植入民宿、親子樂園等元素,不僅提高了全村果農的經濟收入,也讓大石各莊村百年梨園成了有名的旅遊文化景點。

  “今年,村委會集中整合村內閒置民宅、閒置空地、集體建設用地,聯手古梨樹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中醫藥科普園,計劃打造100套‘梨園+中醫+民宿康養’宅院,全部投入運營後,預計每年為大石各莊村帶來500萬元的集體經濟收入。”該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趙勁松説。

  截至目前,廊坊市將和美鄉村建設與鄉村旅遊相結合,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抓手,持續改善農村環境,不斷挖掘各地特色,圍繞都市城郊型旅遊模式,培育了鄉村旅遊新業態示范典型40余處,鄉村旅遊融合發展亮點紛呈,高品質鄉村旅遊品牌層出不窮。

  “和美鄉村+文化産業”,用文化扮靚和美鄉村

  日前,走進廣陽區九州鎮南漢村,在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百寶嵌的代表性傳承人周洪俊的工作室內,珍珠、珊瑚、玉石等名貴材料組合成山水人物、花卉等裝飾圖案,鑲嵌在漆器或者木器上。

  南漢村主要生産倣明、清宮廷的金漆家具。幾百年來,大漆雕填、描金彩繪、百寶鑲嵌等各色手工藝技能,在南漢村手藝人中傳承下來並發揚光大。

  2016年,村裏企業共同出資建設了南漢紅木宮廷技藝展廳。如今,南漢村從事倣古宮廷藝術品加工的企業有72家,相關從業人員1300余人,省、市級非遺大師10余人,年産值近億元,有力地拉動了域內經濟發展。

  “我們把傳承中國宮廷古典文化與和美鄉村建設相結合,實現鄉村産業振興,帶領全村人共同致富。”該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緱樹仁説。

  廊坊市注重鄉村文化在和美鄉村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入發掘本土文化資源,將特色文化、歷史底蘊融入産業發展,提升鄉村文化産業水準,使和美鄉村更具內涵和魅力,用本土文化軟實力,打造村民致富增收硬支撐。

  在永清縣別古莊鎮後劉武營村的北氏核雕工藝品(廊坊)有限公司雕刻車間裏,技師楊波左手拿著橄欖核,右手用牙機、雕刻刀在橄欖核上來回轉換雕刻,只見橄欖核上逐漸顯現出觀音和麒麟的圖案。

  2007年,永清核雕被納入廊坊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2017年被納入省級非遺名錄。“核雕在我們這兒傳承已久,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人學這門手藝。”後劉武營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楊振華説,全村從事核雕人員佔村民總數的80%,大大小小的核雕作坊有286家,産品銷往全國,還出口美國、英國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每年創收1億多元。

  行走在後劉武營村,村街幹凈整潔,農房錯落有致。“核雕産業的發展也為村裏帶來了可觀的集體經濟收入,我們用這筆錢不斷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目前鋪設道路1.6萬米,安裝路燈400盞,修建了1200平方米的文化廣場……”楊振華介紹。

  用文化扮靚和美鄉村,以文化振興推進鄉村振興,廊坊市進一步擦亮文化品牌,帶動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豐富鄉村産業的類型,讓“和美鄉村+”助力農民的日子更紅火。(記者 周禹佳 通訊員 黃智麟 李東巍)

+1
[作者: 周禹佳  責任編輯: 袁麗娜 ]
相關新聞
      載入更多
      010070110010000000000000011113271129627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