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1 09:22:04
> 正文

探訪石家莊市省級文保單位正定小客遺址

2022年12月01日 09:22:04來源: 石家莊日報

  茅檐矮屋殘跡消 粗陶瓦礫露新顏

  ——探訪我市省級文保單位正定小客遺址

  寒冬已至,圍爐煮茶,升騰的熱氣驅散了冬日的寂寞。長夜漫漫,炭火正旺,在陶壺咕嘟咕嘟的聲響中,我們憶起了探訪正定小客遺址的那些事……

  小客遺址位于正定縣南崗鎮小客村東,地跨小客、北早現兩村,總面積3.2萬平方米。上世紀80年代初,一位中學生在自家地頭撿到一些陶片、石斧等,當地文保部門得知後立即派人前往調查,自此拉開了對小客遺址的探查工作。如今,正定博物館的“遺址拾零”展廳,還專門設有小客村龍山文化遺址展示區,博物館副館長祁彥利告訴我們,這些器物就是來自于自家的地頭,當年的那位中學生就是她的哥哥。

  “小客村位于縣城西北11公里,相傳自明朝永樂年間,祁、劉等姓從山西洪洞縣遷于此,當時來的人都比較年輕又是客居,且ke與qie近義,所以叫小客(qie)。”祁彥利娓娓道來,遺址自小客村東250米處始,東西約320米;自北早現村北約700米處始,南北約100米。“遺址分布在南北水渠西側,由于長期耕作用土,地表已遭破壞。”

  沿著小客遺址石碑,我們仔細辨認著遺址的殘跡。據悉,此地遺址內涵豐富,從斷崖處可看到殘留的紅燒土和灰坑,文化層深50至100釐米。當年從地表揀到的石器有石斧、石鏟、石鑿、石桿、石鐮等。陶器有灰陶、磨光黑陶、紅陶、加沙紅陶等。尤其是以灰陶數量最多,大部分是甕、罐、盆、尊、豆、鬲等器物的口沿和腹足。紋飾有籃紋、蓖紋、繩紋、指甲紋、方格紋、同心圓紋、弦紋等。專家認定,出土器物大部分屬龍山文化時期,少數屬商、周、戰國時期。1982年7月23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小客龍山文化遺址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其實,龍山文化並非此地獨有,它泛指中國黃河中、下遊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一類文化遺存。因1928年的春天,考古學家吳金鼎發現于山東章丘龍山鎮(城子崖遺址)而得名,距今約4350—3950年,分布于黃河中下遊的山東、河南等地。史料記載,龍山文化遺址出土的黑陶最富有代表性,其中,磨光黑陶數量最多,品質最高,這一時期也是中國制陶史上的鼎峰時期。考古學家把這種以黑陶為主要特徵的文化遺存命名為“龍山文化”,也叫“黑陶文化”。

  伴隨著陶器制作技藝的日臻成熟,我們的先民在正定這片古老的土地上,用勤勞和智慧創造了璀璨奪目的人類文明。仔細聆聽,還有那穿越千年的歷史回響,借著沸騰的水聲不斷傳來,那是田園農舍的雞犬相聞,是市井小販的吆喝叫賣,是孩童玩耍時的嬉笑打鬧。光陰似箭,轉瞬千年,當年的茅檐矮屋漸成高樓,人們的陶罐器皿早已隱入塵煙……

  冬日悠長,窗外熟悉的喧囂歸于一片寧靜。眼前陶爐星火點點,杯中茶香流轉,熱騰騰的紅塵煙火氣,撫慰了我們的心靈,更讓人思緒翩躚。(記者 張曉娟)

+1
[作者: 張曉娟  責任編輯: 袁麗娜 ]
相關新聞
      載入更多
      010070110010000000000000011113271129173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