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肆虐的危急關頭,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副院長王飛緊急趕赴廊坊,協助指導廊坊市方艙醫院建設團隊,團結協作,日夜奮戰,僅用7天時間建成兩座方艙醫院並順利投入使用,即廊坊會展中心方艙醫院北艙和南艙。廊坊市委、市政府協調十余個相關部門組成工作專班,全面保障方艙醫院的正常運轉。
廊坊會展中心方艙醫院外觀。
自3月17日19點北艙率先開艙以來,截至3月31日24時,南北兩艙共收治確診輕型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1519例,佔全市總數約80%,除治愈出院和因合併症轉院外,還有816人在艙接受治療。方艙醫院運轉情況良好,包括省醫療隊443人、廊坊市人民醫院177人、保潔73人、物資保障25人、管理人員24人等740餘人的醫療服務團隊晝夜值守,極大提高了廊坊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能力和救治效率,對抗擊疫情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生命方舟
那麼,一座標準的方艙醫院應滿足哪些基本條件?應具備哪些基本功能?方艙醫院裏面的患者每天是如何治療和生活的?醫護人員又是如何工作的呢?
標準的方艙醫院整體上能給予病人一些簡單的救治,具備基本搶救功能,能夠及時轉運;有專門的心理醫生;配有廣播系統和顯示屏,能夠緩解患者心情;建設關愛小屋,滿足特殊患者治療需求;滿足臨床檢驗功能,配備移動X光機和CT掃描儀、電動吸引器等。
廊坊會展中心方艙醫院南北兩艙共設置床位2354張,其中,承載量較大的北艙劃分為7個區(7個醫護工作站),平均每個區設置160張床位,通道的兩側各有80張。每個區的工作站設置在方艙中間位置,醫生和護士可同時辦公,減少醫護人員行走的距離,方便照顧所看護的患者,做到精細化護理。
患者每天以口服藥治療、中藥治療和心理治療為主,保證一日三餐和充足睡眠,按時鍛煉身體做保健操。
每張床位配備床頭桌、電源、床上已經鋪好了被褥,牙刷、毛巾、拖鞋、紙巾等洗漱用品和生活用品,由於天氣變化,每個床位還加了一床被子和一條電褥子。
黨建引領
堡壘築在最前沿,黨旗飄在第一線。哪任務急難險重,哪就有黨組織。3月22日,廊坊市方艙醫院臨時黨委正式成立,下設8個臨時黨支部,共有黨員224名,其中醫護人員156名,患者25名,管理保障人員43名。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共産黨員始終是衝在最前面的那一批人。在黨建引領下,一線黨員積極活躍患者的文化生活,發揮出服務、救治、穩定的帶頭作用,保障患者健康出院。
醫護“天團”
方艙醫院裏的省醫療隊主要來自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第二醫院、第三醫院、第四醫院,以及省人民醫院、省兒童醫院、省胸科醫院、省中醫院等,全部都是河北省頂級的醫護“天團”,他們和廊坊市人民醫院團隊一同為方艙醫院提供醫療服務保障。很多入駐患者都特別喜歡醫療團隊每天激情滿滿的工作狀態,他們和患者親切溝通的話語仿佛春風拂面,為所有人帶去希望和力量。(記者 趙呈崗 孫澤恒 通訊員 寧艷婷 楊姍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