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加快建設海洋強國。記者近日沿著河北省秦皇島、唐山、滄州三個沿海城市走訪發現,去年以來,河北省主動服務海洋強國建設,近期又發布了加快建設臨港産業強省五年行動方案,打造向海發展“藍色”新引擎。
“沙河玻璃”成為行業風向標,“南和寵糧”暢銷全國各地,“清河羊絨”享譽國際市場……河北省邢臺市通過科技賦能、品牌培育和龍頭帶動,推動全市40多個特色縣域産業集群持續迸發新活力,為高品質發展不斷注入新動力。(新華社記者李鳳雙、閆起磊、岳文婷)
絲網織機隆隆作響,玻璃車間熱浪滾滾,樂器工廠緊張忙碌……燕趙大地百余個縣域特色産業集群各有特色、各具優勢。近日,記者走訪冀中地區部分縣域特色産業集群,一幕幕生産制造銷售的火熱場景正在上演。(新華社記者陳忠華、劉桃熊、趙鵬昊)
截至2022年底,廊坊共簽約商貿物流産業項目44個、總投資381億元,在建35個、總投資274億元,商貿物流業增加值實現343.7億元,佔地區生産總值的比重達9.6%。(新華社記者馮維健、王民)
自4月13日首發至4月19日一周內,該文章在互聯網上傳播總量為759篇。其中4月14日是資訊發布的高峰期,發布資訊量為571篇文章。各信源的資訊發布情況中,微信資訊佔比最大,其次是新聞和微博,資訊量分別為413、172、138,佔比分別為54.41%、22.66%、18.18%。(數據來源:新華睿思數據雲圖分析平臺)
傳播趨勢
傳播信源分布
截至2022年底,衡水市共培育專精特新企業205家,實現所有縣(市、區)全覆蓋;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4家。當地將面向這些企業提供全鏈條、全方位、全過程服務,推動企業在成長性、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方面提質增效,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以專精特新企業“雁陣集群”引領産業騰飛。(新華社記者馮維健)
唐山作為我國北方工業重鎮,汽車及配套産業起步于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産業鏈條較為完整,目前有規模以上汽車零部件生産企業30家,2022年帶動就業6700余人。(新華社記者楊帆、趙鵬昊)
近日,“讓空氣中彌漫著創新的味道”在河北雄安新區成為一句流行語。雄安新區作為“未來之城”,是科技創新的試驗田:“智慧交通”“産業互聯網”“城市大腦”……層出不窮的新技術、新應用在這裏落地生根,賦予了雄安滿滿的“科技范兒”。(新華社記者劉桃熊、趙鴻宇)
近年來,河北省持續推進棚戶區改造,有效改善群眾住房條件,惠及民生。據河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介紹,截至2022年底,該省已累計完成棚戶區改造安置房建設達260萬套,惠及居民達500萬人。今年還將開工建設棚戶區改造安置房12萬套,切實改善棚戶區居民住房條件,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新華社記者楊世堯)
今年一季度,河北省秦皇島市旅遊業加速回暖,各類新業態也催生出新的消費需求。與此同時,旅遊市場的新勢頭也進一步激發從業者信心,抓住機遇擴大經營,不斷提升硬體服務水準。(新華社記者曲瀾娟 報道員張辰、朱曉松)
今年以來,河北各地鼓勵、支援和引導個體經濟健康發展,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發揮個體工商戶在穩就業、促增長中的基礎作用和關鍵作用,促進個體工商戶持續健康發展。(新華社記者王昆)
石家莊將在年內實現全市130萬經營主體“石監碼”全覆蓋。下一步,當地將繼續拓展“石監碼”應用場景,融合行政審批、便民服務等事項,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推動社會信用體係建設,營造文明有序、公平競爭、放心消費的市場環境。(新華社記者馮維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