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張拼版照片(均為2020年8月20日攝)。上圖為張鶴珊在長城上行走(無人機照片);下左圖為張鶴珊在長城上巡視;下中圖為張鶴珊在(左一)和志願者一起撿拾垃圾;下右圖為張鶴珊在長城上巡視。
66歲的張鶴珊是河北省秦皇島市海港區駐操營鎮城子峪村村民,他從23歲起開始守護著村子附近的明長城,至今已有43個年頭,2004年,他被聘為長城保護員。從事長城保護以來,張鶴珊幾乎每天都要在長城上走20公里山路,他勸走放羊倌、説服挖蝎人、趕跑偷磚賊,為守好長城跟很多人急過眼、紅過臉。
長城,跨越兩千年,縱橫四萬裏,宛如一條巨龍,橫亙在中國北方遼闊大地,是中華民族的重要象徵之一。2006年12月1日,《長城保護條例》正式施行,明確提出建立長城保護員制度。目前長城沿線已有6000多名保護員。
河北省在全國首創長城保護員制度。長城保護員多為普通農民,其中既有30多歲的精壯小夥,也有年過六旬的花甲老人。在長城保護最前線,他們默默無聞、勤勞奉獻,一步步、一遍遍,孜孜不倦地守護著古老文明的一角。
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作者: 牟宇 責任編輯: 高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