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北省人大常委會聯合河北省林業和草原局組織的“燕趙環保世紀行·走進自然保護區”採訪團,來到了海興小山火山地質遺跡省級自然保護區。
海興小山火山地質遺跡省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河北省滄州市海興縣,記錄了距今248萬年第四紀以來一直活動的火山地質遺跡,地質記錄完整,期間穿插有海相、河流相沉積,具有重大的科學價值和社會價值。2003年7月24日,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批准建立自然保護區,總面積達1381公頃。
近年來,海興縣全面加強自然保護區地質遺跡保護宣傳,構建起完整、科學的地質遺跡保護系統,有效保護了火山岩地貌等生態環境。保護區定期組織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及自然保護地管理機構核查省級下發的疑似問題圖斑,配合相關部門開展“綠盾”行動,排查整治自然保護地內的違規活動;與相關單位聯動協調,組織召開管理巡護工作會議,壓實各片區的巡查管護工作;定期舉辦保護區政策、法律、法規宣傳培訓,不斷提高社會公眾對地質遺跡的保護意識。
保護區在保護地質遺跡的同時,也十分注重推動地質旅游發展。2019年,保護區實施了生態修復與保護工程,項目總投資4700余萬元,對小山古井、古地道等遺跡進行修復與保護;2020年,在保護小山特有的自然歷史遺跡的基礎上,融入文化和旅游元素,建立了小山火山地質公園,為人們打造了旅游觀光、休閒度假的好去處。(王虹敏 河北省林業和草原局供稿)
[作者: 王虹敏 責任編輯:
王曉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