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曼谷記者 高博
9月20日至22日,第二十屆國際絡病學大會海外論壇在泰國曼谷舉行。泰國是中國以外第一個為中醫立法的國家。記者參加此次論壇,感受到中醫已成為泰國醫療體系重要的組成部分,也為中泰兩國人文交流搭建了重要橋梁。
本次論壇由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絡病專業委員會、泰國莊甲盛皇家大學等主辦,來自泰國、中國、澳大利亞、新加坡、俄羅斯、越南等13個國家和地區的專家學者參加論壇,旨在共同分享絡病理論最新研究成果,推動中醫藥高質量發展和走向世界。
泰國公共衞生部常務助理部長他那吉·吉塔里拉致辭&&,中醫藥已經成為增進中泰友誼的一條紐帶,此次論壇為大家提供了一個深入了解中醫絡病理論最新研究成果和發展趨勢的交流&&,希望與中國在中醫藥方面加強合作。
“泰國與中國的交流由來已久,隨着中國移民來到泰國,中醫也相伴傳入,這是文化的相互融合,我不驚訝中國的文化在泰國能夠長久傳承下來。現階段,泰國民眾對中醫藥的接受度越來越高,這豐富了泰國衞生體系的治療手段。”他那吉説。
2000年,泰國政府正式批准使用中醫方法治療疾病,使泰國成為中國以外第一個為中醫立法的國家。泰國莊甲盛皇家大學校長蘇瑪麗&&,莊甲盛皇家大學自2006年起開設中醫專業,近年來在遼寧中醫藥大學的合作指導下,學校中醫專業發展良好,可以説中醫已成為中泰兩國人文交流合作的重要橋梁。
“中醫藥是中華文化遺産中的瑰寶,在醫療和公共衞生領域發揮着重要作用,不僅對中國人民如此,對全世界的患者亦是如此。”蘇瑪麗説。
此次論壇上,泰國絡病學會正式成立,標誌着中醫藥在國際醫學領域的影響力進一步擴大。泰國絡病學會會長曹作軍在會上&&,絡病學作為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在全球範圍內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與認可。它不僅為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防治提供了創新的思路與方法,也為現代醫學中的諸多難題帶來了獨特的解決方案。
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副會長、泰國中醫師總會會長林丹乾指出,此次論壇在泰國舉行,代表絡病理論國際影響力又上新&階,同時泰國絡病學會的成立,將致力於促進中醫藥的學術交流、科學研究以及國際合作,助推絡病理論轉化成果走進泰國,讓更多患者從中受益。
絡病理論作為中醫藥傳承創新的典範,在以中國工程院院士吳以嶺為代表的專家共同努力下,經過40餘年砥礪創新,將古老的絡病學術思想與現代醫學成果相結合,創立了以“絡病證治”為基礎,包括“氣絡學説”和“脈絡學説”兩大分支的“中醫絡病學”新學科。
在大會主旨報告環節,吳以嶺線上致辭,介紹了絡病理論證治體系、中醫絡病學新學科的發展以及絡病理論肺絡病證治指導外感溫熱病防治、中醫脈絡學説構建及其指導微血管病變防治、氣絡學説構建及其應用所取得的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此次論壇上,專家們還就中醫藥走向國際取得的成就、面臨的挑戰及未來展望等內容展開深入交流和探討。
中華中醫藥學會絡病分會主任委員賈振華&&,採用國際醫學界公認的循證醫學研究方法來評價中醫藥的療效,是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的“敲門磚”。去年以來,在絡病理論指導下研發的通心絡、津力達、參松養心、芪藶強心等創新中藥的循證研究在《美國醫學會雜誌》《自然·醫學》《歐洲心臟病學雜誌》等國際權威醫學期刊相繼發表,讓世界看到了中醫藥在防治重大疾病、常見多發病方面的重要價值。
中國工程院院士張運&&,目前,中醫藥國際合作日益密切,成果惠及全球。開展隨機對照實驗,加強循證醫學研究,拿出臨床療效的硬證據,是中醫藥走向國際的堅定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