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省將投入200萬台農機會戰“三夏”。如何保證農機“健康”上崗?我們一起走進邯鄲市臨漳縣的農機驛站,聽聽這裡的“全科醫生”王宏亮的故事。
明天就要開鐮了,記者來到邯鄲臨漳縣崗陵城農機驛站時,維修技術員王宏亮正在檢修一台收割機。
農機手與王宏亮:
那個皮帶太松,割麥子割不斷。
我看到你這個這皮帶了,皮帶確實老化了,現在換個新的皮帶。
故障找到了,拆件、更換,很快這&收割機就恢復了正常。
王宏亮告訴記者,這一陣,收割機的維修量比以往大了很多,每天下來都要修理十幾台機器。
邯鄲臨漳縣崗陵城農機驛站維修技術員 王宏亮:
像“三夏”期間收割機用的皮帶比較多,還有就是軸承,裏面備的軸承比較全。
記者看到農機驛站的配件房裏擺滿了各個品牌、各個部位的農機件,就是為了應對各種農機可能出現的“健康問題”。
邯鄲臨漳縣崗陵城農機驛站維修技術員 王宏亮:
像這些常用的軸承都提前備得比較充足,比平時多備50%左右了,不至於因為一個軸承耽誤機手們幹活。
王宏亮告訴記者,“三夏”期間農機手們都是爭分奪秒地作業,收割機如果出現小毛病,但又不影響作業,他們通常都不會白天停機維修。所以,王宏亮和同事們都做好了晚上連夜幹活搶修農機的準備。
邯鄲臨漳縣崗陵城農機驛站維修技術員 王宏亮:
把這些皮帶哪個型號放整齊以後標上號,晚上幹活的時候拿起來就可以直接幹活走了,(盡快)給他修好 不耽誤他白天干活。
據了解,作為河北小麥大面積機收作業啟動的第一站,今年“三夏”期間,將會有1100余&農機設備在臨漳縣作業。眼下,全縣7家農機驛站已經做足準備,維修人員也都鉚足精神,要為夏糧豐收好好出份力。
[作者: 責任編輯:
高麗 ]
加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