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推進城市更新項目建設打造精品工程-新華網河北頻道-新華網
> 正文

滄州推進城市更新項目建設打造精品工程

2024-01-29 10:39:16來源:河北日報

分享至手機

  滄州推進城市更新項目建設打造精品工程

  187個項目,為城市增顏值提品質

  高樓鱗次櫛比,道路平坦通暢,小區街巷幹凈整潔,南川樓、朗吟樓煥發新生機……2023年以來,滄州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圍繞優化空間布局、健全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等方面,重點推進舊住宅片區改造、暢通交通路網、傳承大運河文化等工作,加快推進城市更新,讓城市人居環境不斷改善、功能布局不斷完善、品質活力不斷提升。

  全面有序高效推進城市更新

  1月22日,記者走進滄州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李莊子村安置區項目現場看到,一棟棟高樓拔地而起,樓內在進行水、電、氣、暖安裝作業,樓外道路區域、綠化區域在進行回填土施工。

  “這7棟樓是項目的一期工程,主體已全部完工。”中鐵十四局集團有限公司李莊子村安置區項目總工程師高言言介紹,一期工程預計今年4月竣工,可提供666套住宅。

  安居是人民群眾幸福的基點。對于回遷居民來説,早日完成回遷、住進新房是他們最大的期盼。

  “我在附近租了房子,經常來這邊看看。看到樓房一層層蓋起來,進度很快,心裏既踏實又高興,真想盡早搬進新房子。”李莊子村村民李風章説,想到將來能在“原住地”住上新房子,心裏感到很是幸福。

  李風章告訴記者,在安置區項目建設過程中,開發區管委會城市更新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人員專門組織村民代表到項目現場實地參觀,詳細了解項目的施工進度、工程品質以及住宅的戶型等情況,讓他們感到特別暖心。

  李莊子村安置區項目的快速推進,是滄州市大力實施城市更新的一個縮影。

  2023年以來,滄州市實施城市更新項目187個,總投資285.24億元,涵蓋住房安置、基礎設施、生態景觀、公共衛生、教育文化等多個領域。目前,在建項目138個,竣工項目49個。

  滄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城市更新,成立城市更新領導小組辦公室,採取“日統計、日分析、日報告”機制以及每月通報制度,隨時協調解決堵點、難點問題。同時,多方籌措資金,為項目建設順利進行提供有力保障。

  該市尊重城市規劃建設管理髮展規律,指導縣(市、區)全面、有序、高效推進城市更新,對25個重點領域建立考核評價機制,明確城市更新實施的具體要求,促進全市城市更新工作協調、有序開展。

  採取“開發項目+公益項目”組合的城市更新單元模式,推動城市更新項目落地。強化品質管控,嚴把項目施工、建材品質和工程驗收等各道關口,打造經得起檢驗、群眾滿意的精品工程。

  完善基礎設施 提升城市品質

  “自從去年10月小區北側的勸學路貫通後,送孩子上學太方便了,騎電動車5分鐘就能到。”家住滄州市天成名著小區四期的臧琳琳説,女兒在上海路小學上學,以前送孩子上學只有一條路線,很不方便。現在勸學路通了,周圍環境也越來越好。

  道路是城市的脈絡,承載著城市的幸福生活。滄州市高度重視中心城區道路貫通工程建設,將其作為城市更新的重要內容,2021年、2022年已打通“斷頭路”“梗阻路”、調直相關道路41條,不斷暢通“微迴圈”。2023年以來,該市全力實施15條道路貫通工程,進一步暢通城市交通脈絡,讓群眾出行更方便。

  為打造優質道路貫通工程,滄州市城市更新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各專班、市直相關部門、建設單位、轄區政府制定現場辦公方案,逐條逐段明確開工時間、建成通車時間,壓實參建單位責任,督促施工單位合理安排施工,保障路面品質,加快完善交通標識、路燈和道路兩側綠化設施建設,確保按照節點要求完成道路貫通目標。

  同時,滄州市進一步完善公共服務設施和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構建“10分鐘購物消費圈”“15分鐘文化教育和醫療服務圈”,打造示范街區、精品小區,努力提升城市品質。

  在基礎設施建管方面,加強市管城市道路、橋梁、照明等設施養護管理和隱患排查,以數字化平臺為基礎,結合日常巡查,做到巡查立體化、常態化,及時開展道路修補、設施維修更換,不斷提升市政設施完好率。

  在公園廣場管理方面,堅持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全面覆蓋、責任到人的四級管理網格運作機制,持續完善園林景觀,加強衛生保潔,注重遊園秩序,多元提升公園環境品質。

  在提升防汛排澇能力方面,新建6座雨水泵站、1座污水泵站,改造提升老舊管網2公里,主城區雨水管網清淤113公里,基本建成“源頭減排、管網排放、蓄排並舉、超標應急”的城市排水防澇工程體係。

  延續歷史文脈 打造魅力城市

  今年1月1日,在滄州中心城區大運河畔的南川老街上,南川樓、朗吟樓開樓,遊客登樓觀景、暢遊老街,再現運河兩岸繁華盛景。

  “徜徉老街,可欣賞古建築、品嘗特色美食、‘沉浸式’體驗歷史場景,倣佛穿越到明清時期的滄州,觸摸城市的歷史文脈。”市民張愛玲家住滄州市南湖小區,步行5分鐘便可到南川老街,時常去南川老街“打卡”。

  豐富的商業形態、多樣的文化體驗、完善的休閒服務……滄州市傾力將南川老街打造成為文化旅遊休閒區、“夜經濟打卡地”和“城市會客廳”。

  滄州市以城市更新為主線,以大運河文化為抓手,探索運河文化、人文景觀、文旅融合發展新格局,建成12個旅遊碼頭、6座步行景觀橋,京杭大運河滄州中心城區段實現旅遊通航,完成大化工業遺存提升改造以及南川樓、朗吟樓風貌復現工程等城市更新單元,建成開放百獅園、運河公園。

  在滄州大化工業遺存文化區,造粒塔高聳,罐罐樂園五彩斑斕,復古火車倣佛載滿悠悠歲月,這裏融合工業文明與現代藝術,昔日的工業遺存煥發新的光彩。

  滄州大化工業遺存文化區原為20世紀70年代初期建設的化肥廠,2016年,化肥廠停産搬遷。滄州市充分利用遺留下來的廠房、倉庫、車間、生活設施及工業設備等,打造工業藝術森林、工業非遺記憶館等,使這裏成為市民了解工業歷史、學習化工知識的實景課堂。

  實施永濟路提升城市更新單元,對老舊建築外觀風貌進行整體提升,打造永濟路“十景”,既改善城市形象,又保留部分“老滄州記憶”建築風格。

  城市歷史文化遺存是城市內涵、品質、特色的重要標誌。在城市更新過程中,滄州市圍繞城市能級提升,按照“留改拆”要求,科學謀劃城市更新項目,維護、改造老舊建築,提升基礎設施功能,注重歷史文化傳承,延續城市歷史文脈,處理好傳統與現代、繼承與發展的關係,將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工作融入城市更新,逐步提升城市魅力,全力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記者 王雅楠)

[作者: 王雅楠  責任編輯: 王立鵬 ]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