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發揮優勢積極承接京津企業和産業轉移-新華網河北頻道-新華網
> 正文

滄州發揮優勢積極承接京津企業和産業轉移

2024-01-22 09:23:00來源:河北日報

分享至手機

  滄州發揮優勢積極承接京津企業和産業轉移

  主動對接跑辦,推動項目落地

  連日來,滄州市2023年的新鮮數據不斷傳來:全年引進落地央企二、三級子公司21家;黃驊港累計完成貨物吞吐量3.3億噸,同比增長4.99%;全市100.2萬畝旱鹼麥總産24.5萬噸、同比增長9.87%……

  2023年,滄州市堅持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品質發展,做好“深度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加快推進港口轉型升級,扎實推進鹽鹼地綜合利用”三篇文章,加快建設沿海經濟強市。

  深度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

  2023年3月27日,國家能源集團港口有限公司在渤海新區黃驊市注冊成立;5月8日,中交基礎設施養護集團華北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在滄州高新區注冊成立;8月23日,中鹽滄州食鹽有限公司在渤海新區黃驊市注冊成立……2023年,滄州市發揮區位、港口優勢,深度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積極承接京津企業和産業轉移,共引進落地央企二、三級子公司21家。

  滄州市充分發揮産業區位優勢,圍繞已有央企合作項目,不斷升級合作層次,拓寬合作領域,鼓勵駐滄央企根據項目自身發展,在滄州市設立業務公司。同時,進一步擴大與央企合作范圍,在積極推進與現有央企合作的基礎上,謀劃與更多央企合作項目。時刻掌握央企投資重點和投資方向,探索在新領域、新産業方面的新合作,及時掌握與央企合作動態,加強與駐滄央企及相關企業溝通,暢通資訊溝通渠道,加強分析研判,全面了解企業發展投資規劃,第一時間掌握央企成立子公司情況,積極對接,跟蹤跑辦,促其落戶。

  此外,滄州市成立央企對接服務專班,充分整合匯聚全市各級各部門力量,強力推動對接服務央企工作,積極打造高效服務平臺,靠前服務,專心營造“央企入滄”良好環境,為央企在滄發展提供全方位要素保障,力促央企在滄投資合作項目落實落地。2023年3月,滄州市在“滄州國資”微信公眾號設立資訊反饋平臺,開通24小時熱線服務,建立問題清單臺賬,對存在困難問題的企業制定個性化服務方案,實施“一事一議”“一企一策”,多次組織召開協調會,推動央企、國企訴求問題解決。對已洽談、對接、簽約項目進行梳理匯總,建立項目庫,存在的各項問題列出明細,建立問題臺賬,緊盯問題、主動服務,市國資委成立專班聯合市委督查室,跟蹤督導,直至問題解決,全力推進項目落地。

  在此基礎上,滄州市進一步健全體制機制,在土地供應、人才保障、基礎設施等多方面、全方位給予保障,不遺余力為央企在滄州全面發展提供便利條件。同時,在落實惠企政策、優化涉企服務等方面主動作為,研究制定服務央企疏解的支援保障政策,細化具體措施,全面提升滄州吸引力和競爭力,構建優勢互補、協作共贏發展模式。

  加快推進港口轉型升級

  1月15日,在黃驊港綜合港區,來自唐山港京唐港區、長165.35米的延展37號貨輪停靠在集裝箱碼頭,高大的門機隨即進行抓取集裝箱作業。裝貨完畢後,這艘船將駛向泉州港。

  同日,來自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的8488次煤炭列車裝載著8640噸煤炭,緩緩駛入黃驊港煤炭港區翻車機房,進行煤炭卸載作業。隨著作業警笛響起,4臺翻車機分別“抱”住4節車廂,將車廂整體翻轉160度左右,320噸煤炭隨後從這些車廂中傾瀉而出,被卸入翻車機漏鬥。

  2023年,滄州市堅持向海發展、向海圖強,高品質推動黃驊港規劃建設,全力打造多功能、綜合性、現代化大港。2023年,黃驊港累計完成貨物吞吐量3.3億噸,同比增長4.99%,這是黃驊港貨物吞吐量連續4年突破3億噸。

  滄州港務集團有限公司肩負黃驊港開發、建設、管理、運營的責任。“公司有決心,也有信心,把黃驊港建設好、管理好、運營好。”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寶輝説。

  圍繞“西煤東運、北煤南運”和“一帶一路”重要樞紐、雄安新區便捷出海口定位,滄州市加快港口轉型升級和資源整合,做強黃驊港龍頭引領。加快黃驊港集裝箱、滾裝、原油、LNG等專業碼頭泊位建設,進一步完善港口功能。加快建設港內鐵路專用線,健全完善集疏運體係。同時,深化與上海港、河港集團及鐵路、物流商、生産企業合作,拓展加密內外貿直航線,打造港腹聯動的全程物流服務體係。此外,持續推進零碳港口、數字港口建設,提升港口岸電使用、大宗商品“公轉鐵”及綠色運輸比例。

  輻射能力和國際化水準顯著提升。2023年,黃驊港首個萬噸級液化碼頭建成開放,首個港口鐵路中心站建成投用,煤炭港區7萬噸級船舶雙向航道成功通航。同時,黃驊港新開通5條集裝箱內外貿航線,航線通達全球40余個國家和地區。沿邯黃、朔黃、太中銀三條鐵路沿線加快布局內陸港,挂牌建立內陸港11個,港口集疏運體係日益完善,港口與腹地之間通道更加暢通便捷。

  鹽鹼地綜合利用扎實推進

  1月2日,隨著氣溫回升,滄州渤海新區黃驊市中捷産業園區搶抓小麥越冬管理的關鍵期,對園區內鹽鹼地農田進行冬季灌溉作業,大型抽水設備不斷地將溝渠內的黃河水引入麥田。中捷産業園區地處渤海之濱,耕地全部為鹽鹼地。目前,園區種植旱鹼麥繁育田2.1萬畝。

  “對旱鹼麥進行冬季灌溉,澆足越冬水,是確保其安全越冬、早春防凍的關鍵舉措。此舉不僅可以防寒保苗,改善土壤供水條件,促使根系茁壯生長,還可以滅蟲、疏松土壤、促進苗情轉化,是實現旱鹼麥增産的重要措施。”中捷産業園區農務局副局長郭楠介紹,連日來,園區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查苗情、查墑情,根據各麥田的實際情況科學制定灌溉計劃,陸續對底墑不足的8000余畝麥田進行灌溉,已完成灌溉4853畝。

  日前,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印發通知,向全國推介47個農業綠色發展典型案例,滄州市報送的《河北黃驊:突出生態改良和産業帶動 打造鹽鹼地上的“綠色糧倉”》案例入選。

  渤海新區黃驊市是鹽漬化土壤集聚的典型地區,輕、中度鹽鹼地約佔九成,嚴重鹽鹼地塊約佔一成。面對不利的種植條件,當地通過科技創新改造鹽鹼地,探索形成“秸稈還田+深耕深翻+增施有機肥或土壤調理劑”的綜合技術模式,使耕地面積增加到141萬畝。

  大力加強鹽鹼地綜合利用,做強旱鹼麥等特色農業。2023年,滄州市著眼做強種子“晶片”,加強“以種適地”,聯合中國農業科學院等組建技術攻關小組,培育更多耐鹽鹼、産量高的品種。立足健全旱鹼麥育種標準體係,在渤海新區黃驊市、青縣打造旱鹼麥繁育基地。加強土地治理,因地制宜採取土壤深松、秸稈還田等措施,改善耕層結構,保障用水需求,提高耕地地力,建設高標準農田。

  滄州市還依托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産品加工與營養健康研究院(滄州),支援企業發展初加工、精深加工、綜合利用加工,抓好“黃驊旱鹼麥”國家地理標誌商標和區域公用品牌、“黃驊小麥粉”國家地理標誌産品注冊和保護工作,形成種植、加工、銷售全産業鏈條。2023年,滄州市100.2萬畝旱鹼麥總産24.5萬噸,同比增長9.87%。(記者 戴紹志)

[作者: 戴紹志  責任編輯: 王立鵬 ]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