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市井陘礦區體育公園:“城市傷疤”變身“公共健身房”-新華網河北頻道-新華網
> 正文

石家莊市井陘礦區體育公園:“城市傷疤”變身“公共健身房”

2023-12-12 09:43:19來源:河北日報

分享至手機

  石家莊市井陘礦區體育公園

  “城市傷疤”變身“公共健身房”

  圖為11月26日拍攝的井陘礦區體育公園兒童活動區。 河北日報記者楊明靜攝

  11月26日,儘管氣溫有些低,石家莊市井陘礦區體育公園還是很熱鬧。

  從奧運五環雕塑旁走進去,只見右手邊充滿現代感的兒童活動區,不同年齡的少年兒童或從雲朵滑梯上滑下,或盪鞦千、攀岩;左手邊的球類場地區,足球場、籃球場、羽毛球場和網球場都有躍動的身影;再往左側是健身設施場地區,有人在智能健身儀上活動筋骨,有人在手搖震動訓練器上進行鍛煉……

  “我愛人得過腦出血,肢體有些不靈活,我每天都陪他來體育公園用肩關節震動訓練器和上下坡訓練器鍛煉,現在他的肢體活動功能基本恢復正常了。”62歲的井陘礦區匯景嘉園小區居民高阿姨説,他們全家人都喜歡來體育公園,除了陪愛人鍛煉,她自己也常在健身步道上走一走,兒子則常光顧球類場地。

  別看現在體育公園備受青睞,所在地塊人們曾唯恐避之不及。

  高阿姨家距離體育公園只有不到1公里。她記得,這裡早先是一片採煤塌陷區,既不能種莊稼,又不能蓋房子,人們經常往裏面扔垃圾。由於地勢較低,雨水、污水都往裏面流。長此以往,這裡變成了一個荒草叢生的垃圾場,再加上有腐爛物,經常飄出一股臭味兒,夏季簡直是臭氣熏天。“那時候大家都不願到這邊兒來,寧可繞路也要躲着這塊走。”近年來,當地雖然進行了一系列生態修復治理,此地卻一直沒能有效開發利用。

  為徹底消滅這處“城市傷疤”,2021年,井陘礦區決定對其進行改造利用。位於城區中心、寸土寸金的地方,怎麼開發最利民呢?結合全區常住人口近10萬卻沒有一座體育公園的實際,該區決定在這裡建設體育公園。“體育公園建設項目先後被列入我區重大民生項目、河北省體育惠民工程項目等。”井陘礦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工作人員介紹。

  這座總投資1.2億元、佔地380畝的體育公園於2022年2月19日開工建設,2023年1月19日建成開園。“從此,我區人均體育場地面積由2.6平方米增至3.84平方米,高於全國和我省平均水平。”井陘礦區文化廣電體育和旅游局副局長王彥霞介紹,體育公園配備了全省最先進的背部按摩器、臥式聯動訓練器、騎行聯動訓練器,雲朵滑梯可以比肩深圳同類設施……

  高標準的健身場地設施以及美觀宜人的環境,讓體育公園很快成為“網紅打卡地”和“公共健身房”。

  “體育公園日均接待健身休閒群眾近兩千人,夏季和節假日還會翻倍。”王彥霞介紹,這裡還成為該區體育賽事活動的首選舉辦地,幾乎每月都有幾場賽事活動,如5月的區首屆全民健身大會千名幹部職工健步走比賽,8月的區首屆職工五人制足球賽,11月的區首屆親子迷你馬拉松……

  11月26日,在該公園籃球場,當地兩支業餘球隊的一場友誼賽吸引了不少群眾觀看。“礦區喜歡玩籃球的人多,以前區裏的籃球迷找塊場地很不容易,體育公園建成後,3塊標準籃球場讓大家可以敞開了玩兒。”井陘礦區籃球協會主席郭念國介紹,今年8月,作為該區第32屆全民籃球聯賽的分賽場之一,體育公園在15天時間裏進行了三十余場籃球賽,觀眾超1萬人次。晚上也燈光明亮,有不少隊伍進行訓練。

  “每到雙休日或節假日,公園兩側近200個停車位根本不夠用,車牌不光是本地的,還有保定、(山西)陽泉的呢。”體育公園負責人李寧説。(記者 楊明靜)

[作者: 楊明靜  責任編輯: 吳廣慶 ]
    加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