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多層次養老服務如何做到
——秦皇島加快培育壯大生命健康産業集群③
把多個顏色的細條衍紙取出,纏繞成大小統一的圓形,用鑷子夾成水滴狀,衍紙畫的花瓣便製作完成……8月14日,在秦皇島市北戴河區安居社區日間照料服務中心,87歲的社區居民何淑芳早早來到這裡,向沈元發老師學習衍紙畫製作。
在該服務中心,有近十位老人在學習衍紙畫製作。大家彼此分享學習心得、一道欣賞作品,活動室內不時傳出陣陣笑聲。
今年以來,秦皇島市強力推進養老服務業發展,積極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滿足老年人多元化、多層次的養老服務需求。
根據《秦皇島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十四五”規劃》,到2025年,秦皇島市區基本形成“一刻鐘”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圈,供餐助餐等日間照料服務覆蓋所有居住小區;農村地區全面建立三級養老服務設施骨幹網;特殊困難失能老年人照護服務實現全覆蓋;養老服務市場活力充分激發,為老服務業態不斷豐富,老年人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提升。
加大力度 推動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全覆蓋
在安居社區日間照料服務中心,可以看到,中心設有多種類活動室以及康復理療室、圖書室等多個供居民休閒娛樂的房間。
“老年人不僅可以在中心參加書法、繪畫、歌舞等活動,還能享受汗蒸、按摩、吸氧等服務。”安居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趙靜思説,目前每天到中心參與活動的老年人都在30位以上。
目前,秦皇島市168個賦碼社區已建成了192個日間照料服務設施,服務覆蓋1116個居住小區,可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助餐服務、康復護理、文化娛樂、心理慰藉等服務,初步實現了賦碼社區日間養老服務全覆蓋。
同時,該市引進了國內知名養老服務運營機構——京宇軒(北京)養老服務有限公司,依託其成熟的運營經驗,全面提高各社區養老服務水平。
“我們還在有條件的社區提供助餐服務,減輕老人做飯的負擔。”京宇軒(北京)養老服務有限公司北戴河區日間照料站運營負責人王藝潔説,每天中午,他們不僅能夠提供固定的助餐套餐,老人還可根據喜好進行訂餐。
除在社區提供助餐服務外,部分社區還利用轄區餐飲機構為老人們提供餐食。
“我們社區流動人口多,冬天常住人口少,單建食堂成本過高。”北戴河區寧海道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趙洪波説,社區利用周邊小區餐飲機構,提供助餐服務,老年人可以享受打折消費。
截至目前,秦皇島全市可提供助餐服務的社區達到了134個,覆蓋率為72%。
“我們將新建小區養老服務用房配套建設工作納入項目審批範圍,實行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使用。”秦皇島市民政局副局長張艷梅説,該市新建居住小區按每百戶不少於30平方米、總面積不少於300平方米的標準,配套建設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用房,從源頭解決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設施用房難題。
此外,秦皇島市還加強了社區養老服務設施信息化建設,依託河北數港科技有限公司,為全市搭建了市、縣(區)、社區互聯互通的養老服務信息化&&,涵蓋訂餐、上門服務、代購、質量評價等服務功能,全市養老服務實現了“互聯網+”模式。
差異發展 滿足不同層次人群養老需求
“我當時選擇在秦皇島養老,就是看中了這裡的好氣候和高性價比。”8月14日,在秦皇燕達金色年華健康養護中心,來自北京的李菊生説,因兒子在國外工作,今年初老伴兒去世後她便決定到養老院生活。
李菊生先後在北京市多個養老院進行了參觀,始終找不到滿意的。6月份,她到秦皇島旅游時順便到秦皇燕達金色年華健康養護中心參觀了一下。“這裡的設施太好了,平均一個月費用只要4000多元,也很實惠。”李菊生説,從進養老院到簽約,前後不到2個小時。
2022年,秦皇島市引進北京燕達實業集團,投資3.2億元,建成金色年華養老項目,設置養老護理型床位960張。
“我們全面推進不同層級的養老機構建設,滿足社會各類老年人不同層次的養老需求。”張艷梅説,秦皇島市去年補貼了1000萬元,推動秦皇島泰和養老中心建成並運營,增加普惠型養老床位供給。同時,加快推進養老機構醫養結合發展,通過不同方式,全市養老機構實現了醫療服務全覆蓋,滿足了老年人醫療需求。
秦皇島市還開展了星級養老機構建設,提高養老機構標準化建設水平。2022年,秦皇島泰和養老中心、海港區光輝養老院通過四星級養老機構的評定;2023年,秦皇燕達金色年華健康養護中心高分通過了四星級驗收。星級養老機構示範帶動並整體提升了全市養老機構服務水平。
護理人員的技能水平直接影響着養老機構的服務水平。為此,秦皇島市建立養老服務人才培養常態化培訓機制,將養老護理員納入培訓補貼工種目錄,列為急需緊缺工種,對農村轉移勞動力、下崗失業人員等群體開展培訓並授予相應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採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選擇港口醫院對全市養老護理員及管理人員分批進行職業技能培訓,每年培訓2100人次。
此外,秦皇島市每年舉辦全國養老護理職業技能大賽秦皇島市選拔賽,對獲得市級選拔賽一二等獎的選手,按規定晉陞中高級工職業技能等級和推薦晉陞技師職業技能等級。
補齊短板 探索農村養老服務試點建設
“住在這裡,吃穿免費,還能享受各種貼心服務,真好。”8月14日,在撫寧區特困人口供養中心,特困供養人員李長順説。
“我們把特困人口供養中心和民政事業服務中心同步協調運營,在免費提供衣食住的前提下,還為老人們提供原價商品訂購服務,盡最大能力滿足農村特困供養人員養老需求。”撫寧區民政局黨組成員李寧説。
2021年,秦皇島市開展了縣鄉村三級養老服務網絡建設試點工作,撫寧區成為首個試點區。撫寧區利用已有的公辦養老機構和公益性養老機構,建成了4個鄉鎮養老服務中心,覆蓋了全區50%的鄉鎮。推動農村幸福院建設,積極籌措資金為271個農村互助幸福院採購了養老床1548張,實現了養老服務行政村全覆蓋,服務網絡初步建成。
在此基礎上,秦皇島市逐步將試點建設的經驗向全市推廣,增強公辦機構兜底保障能力,特別是為農村集中供養的特困供養人員提供養老保障。在北戴河區、青龍滿族自治縣新建民政事業服務中心,推動昌黎縣完成龍家店中心敬老院集中改造……有效提升了對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照護水平,築牢特困供養托底保障線。
“目前,全市各公辦養老機構共有護理床位近萬張,可全面保障集中供養需求。”張艷梅説,秦皇島市已創造性地將鄉鎮衞生院納入養老服務機構範圍,有效解決了鄉鎮區域養老機構少的問題。
此外,針對農村分散供養的特困供養人員,秦皇島市逐年為其住所進行適老化改造,提高農村養老水平。今年,秦皇島市安排了彩票公益金70.26萬元,統一採購物品,配發到各縣區,按照“一戶一案”的原則對1388戶特困供養戶住所進行適老化改造。(記者 閆立軍 孫也達 張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