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品質發展調研行丨從“鳥中大熊貓”青頭潛鴨看白洋淀生態之變-新華網河北頻道-新華網
> 正文

高品質發展調研行丨從“鳥中大熊貓”青頭潛鴨看白洋淀生態之變

2023-07-21 07:37:14來源:新華網

分享至手機

  夏日陽光下,被譽為“華北明珠”的白洋淀波光瀲艷,140多個淀泊星羅棋布,是我國候鳥遷徙通道上重要的停歇地、繁殖地和越冬地。

  近日,河北省林草局和攝影愛好者多次在白洋淀拍到疑似青頭潛鴨雌鳥與雛鳥活動的影像。經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張正旺、北京林業大學教授丁長青等10多位鳥類專家鑒定,照片中為青頭潛鴨雌鳥攜帶幼鳥活動。

  野生動物一向被譽為“生態環境晴雨表”“生態試紙”,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全球極危物種青頭潛鴨被稱為“鳥中大熊貓”,對生態環境極為挑剔。

  河北省林草局負責人介紹,2018年5月,工作人員曾在白洋淀的大麥淀區域首次觀測到兩只青頭潛鴨,2022年7月,工作人員在白洋淀南部水域,拍到一只青頭潛鴨雌鳥帶著四只雛鳥在水面上覓食的畫面。近期,河北省林草局加大野生鳥類監測力度,再次拍攝到青頭潛鴨雌鳥與雛鳥在白洋淀共同活動畫面。

  河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侯建華説,這次發現青頭潛鴨雌鳥與雛鳥,體現了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與濕地修復等方面取得的階段性成果。

  然而在雄安新區設立之初,白洋淀有的地方還是“垃圾圍湖”“污水橫流”的景象,水質是劣Ⅴ類。

  近年來,白洋淀通過退耕還濕、還淀,治污、補水、清淤疏浚,水質從雄安新區設立之初的劣Ⅴ類提升至Ⅲ類,面積從約170平方公里恢復至290平方公里左右,淀區水位穩定保持在7.2米左右。

  雄安新區生態環境局局長趙憲偉説,在確保水質基礎上,更加注重生物多樣性,推動治理目標從“水環境品質”向“水生態健康”轉變。

  白洋淀水質變好了,水面寬闊了,許多野生鳥類不僅把這裏當作落腳棲息的驛站,甚至當成繁衍生息的家園。據河北省林草局統計,目前當地已觀測到野生鳥類254種,較新區設立前增加了48種;白洋淀生物多樣性水準顯著提升,野生魚類恢復至46種,較新區設立前增加了19種。

  這是河北雄安新區白洋淀淀區(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朱旭東 攝

  為了保持白洋淀來之不易的生態成果,目前白洋淀的淀區內水産養殖和規模畜禽養殖場全部退出,並通過相關設備對水質進行持續跟蹤監測,特別是對淀中村、淀邊村實施了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一體化綜合治理。

  生態環境的改善讓百姓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的同時,也帶動了周邊群眾增收。

  安新縣趙莊子村緊鄰白洋淀,村黨支部副書記趙文祥告訴記者,之前白洋淀水質較差時,人們多是去淀區遊玩,幾乎沒人來淀邊遊玩,村裏只有1家小飯店,現在村裏已經有了10多家農家樂,每到節假日幾乎都爆滿。

  “村民們現在比以往更知道保護環境、保護白洋淀。”趙文祥説,人、水、鳥、魚和諧共生的生態圖景已經形成。

  根據相關規劃,到2035年白洋淀綜合治理將全面完成,淀區生態環境根本改善,良性生態係統基本恢復。這顆鑲嵌在華北平原的“明珠”正重新煥發熠熠光彩。(記者趙鴻宇、宋晨、袁全)

[作者: 趙鴻宇 宋晨 袁全  責任編輯: 高麗 ]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