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梅”初綻 香遠益清-新華網河北頻道-新華網
> 正文

新“梅”初綻 香遠益清

2023-05-23 14:17:23來源:河北日報

分享至手機

  新“梅”初綻 香遠益清

  ——郝士超“摘梅”記

  5月21日晚,第九屆中國戲劇獎·梅花表演獎(第31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在廣州揭曉並舉行頒獎典禮。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優秀青年演員郝士超(右)喜摘“梅花”。圖為郝士超發表獲獎感言。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供圖

  5月21日傍晚,五嶺之南、珠江之濱的廣州華燈初上。燈光璀璨的廣州大劇院,遠遠望去倣若珠江畔的兩塊礫石,熠熠奪目。當晚,這裏吸引著中國戲劇界的目光,中國戲劇表演藝術最高獎——第九屆中國戲劇獎·梅花表演獎(第31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在這裏揭曉並舉行頒獎典禮。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優秀青年演員郝士超以總得票數第一的成績喜摘“梅花”,為河北戲劇史再次書寫下熠熠生輝的一頁。

  埋首耕耘30載

  靜待梅香苦寒來

  雙手捧起中國戲劇梅花獎獎牌時,激動、興奮、感恩……各種復雜的情緒紛紛涌上郝士超的心頭。“梅花香自苦寒來”,郝士超摘得“梅花”的歷程,正是一位戲劇表演藝術家30年執著追求、歷經艱辛、不斷創新的過程。

  “作為武生演員能夠站在這個舞臺上很開心、很榮幸。這次獲獎對于我來説既是一個榮譽,又是一種激勵和鞭策,我將會在未來戲曲的道路上一直堅守下去,為觀眾朋友們奉獻更多更好的精彩演出,為傳承河北梆子藝術、打造河北‘北方戲窩子’貢獻力量。”郝士超的獲獎感言情真意切。

  “沒想到評委們會對我這麼認可,沒想到會取得這麼好的成績。”走下頒獎臺,郝士超接受記者採訪時連説兩次“沒想到”。

  埋首耕耘30載,靜待梅香苦寒來。

  5月21日晚,“梅花”再次綻放,古老的河北梆子藝術煥發出新的光彩,郝士超也終于圓夢戲曲舞臺。作為中國戲劇表演藝術最高獎項,中國戲劇梅花獎每兩年評選一次,時隔七年,郝士超獲獎為河北戲曲藝苑再次添得一枝新梅。

  這是一段艱苦的追夢之旅,這更是一段永恒的榮耀記憶。

  “梅花獎”是每一位戲曲演員的夢想。郝士超的追夢路,是“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實打實的硬功夫,更是無數個日夜的寂寞堅守和過盡千帆後的初心不改。

  5月7日,郝士超和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的演職人員到達廣州後,馬不停蹄趕往廣東藝術劇院,8日淩晨開始有序卸車、裝臺。從舞臺布置到燈光切換,從主持人到戲的銜接等環節逐一進行周密嚴謹地排練。

  奪“梅”之戰,大幕開啟。5月9日晚,作為第31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終評劇目,河北梆子《郝士超折子戲專場》在廣東藝術劇院上演。這是近十年來,河北梆子傳統劇目第二次與廣州觀眾見面。

  不少廣州觀眾還記得2013年6月,廣東粵劇院與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在廣州友誼劇院聯合演出經典劇目《寶蓮燈》。那場大戲中,28歲的郝士超扮演的沉香在臺上連翻20個空翻,引發經久不息的掌聲。10年後,已經成長為河北梆子當家武生的郝士超,再次站上廣州舞臺,為“摘梅”而來。

  挑戰昆梆“雙下鍋”

  羊城競技滿堂彩

  5月9日上演的《郝士超折子戲專場》包括昆曲《林衝夜奔》、河北梆子《野豬林·白虎堂》《瓦橋關·血戰瓦橋》。演出前參加媒體見面會時,郝士超表示,自己30年來所學技藝全部融匯展示在這三折戲裏。

  河北梆子與昆曲“雙下鍋”,挑戰巨大。上場之前郝士超有一絲擔心:廣東的觀眾能接受河北梆子高亢激昂的唱腔嗎?

  同樣為演出效果捏著一把汗的,還有到現場觀看競演的郝士超的三位恩師——河北梆子老一輩藝術家、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第一代武生孟繁英,河北藝術職業學院教授、京劇文武老生徐寶忠,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吳桂雲。

  三位老師知道,此次演出前不久,郝士超有很長一段時間生病發高燒。直到正式演出前一天走臺時,他們還在擔心郝士超大病初愈,身體能不能吃得消兩個多小時的武戲演出,尤其是開場的傳統昆曲《林衝夜奔》,戲中唱腔、念白、做工、武打一個不少,且相互穿插,極其考驗演員的基本功。昆曲界有句行話:“男怕《夜奔》,女怕《思凡》。”説的就是《林衝夜奔》這段戲,從頭到尾一個人在舞臺上連演帶唱30多分鐘,對演員的唱功、做功要求很高,既要動作漂亮,又要唱出英雄末路的悲壯,難度很大。

  “啊哈——”舞臺上,未見其人,先聞其聲。郝士超高亢洪亮的嗓音在劇場內響起的那一刻,臺下爆發出熱烈的叫好聲和掌聲;一個跑場上臺,又是一陣叫好;站定亮相,叫好聲再起。短短幾秒鐘的演出就博得全場三次叫好。臺上,郝士超的心一下子穩住了;臺下,三位老師的心也定了。

  “此一去博得個鬥轉天回……”字正腔圓余音繞梁,舉手彈腿擊節有聲,文武互補相映生輝,郝士超完美演繹出武生必修劇目昆曲《林衝夜奔》。

  接下來,一折河北梆子《野豬林·白虎堂》再次為現場觀眾帶來驚艷的表演。戲中白虎堂上的大段念白感情充沛、徐疾有致、強弱相間,甩發功、滾堂絞柱、群蕩子……翻滾撲跌、邊唱邊做,讓人瞬間體會到林衝有口難言、有理難辯的處境。

  最後一折河北梆子《瓦橋關·血戰瓦橋》中,錘槍出手、大槍花等“絕活兒”更能展示武生對技術技巧的運用。同時,戲中演員眾多,技藝復雜,有多次高難度組合對打場面,在配合襯托主角的同時,每個演員身上腳下都戲味十足,讓觀眾看得異常痛快。

  兩個多小時的演出結束,臺下掌聲雷動,叫好聲不絕于耳。郝士超長出一口氣,此刻,他甚至感覺不到累,只覺得一身輕松,意猶未盡。

  “北方戲窩子”深厚涵養

  34朵梅香飄燕趙

  河北有著輝煌燦爛的戲曲文化,被稱為“北方戲窩子”。“梅花獎”以“香自苦寒來”之意,鼓勵中青年演員勤學苦練,攀登藝術高峰。

  郝士超一路磨煉、一路成長,從沉香到趙雲,從林衝到鐘馗、楊六郎,終將“英雄夢”帶到“摘梅”的舞臺上,將精彩深深鐫刻在評委和觀眾的心中。

  中國劇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著名劇作家陳涌泉觀看演出後給予高度評價:河北梆子很講究,演出非常精彩。本屆中國戲劇梅花獎評委會主任、中國戲劇“梅花大獎”獲得者、著名評劇表演藝術家馮玉萍用四個字總結郝士超榜首摘“梅”——“實至名歸”。“郝士超的唱、念、做、打都是為戲曲中的人物服務。在他身上,我看到了戲曲演員的守正創新。傳統戲中,他表現出非常扎實的基本功;新編歷史劇中,他融入了自己對人物的理解,舞臺上分寸的把握、節奏的處理恰到好處,將人物‘立’在了舞臺上。”馮玉萍説。

  一場演出打動了評委,更贏得了觀眾的心。

  “沒想到河北梆子這麼好看!”“以後有機會我要帶著家人一起去河北看梆子演出。”演出結束後,不少廣州觀眾激動地追到後臺,跟郝士超合影留念。

  “郝士超是當之無愧的大武生!這場戲讓我體驗了梆子腔的高亢之美。”現場觀看郝士超的折子戲專場演出後,網友“潮州阿肥”由衷地讚嘆,第一次如此近距離地接觸河北梆子這一北方劇種,真真切切地被拉進河北梆子的“戲窩子”裏。

  武戲演出考驗的不僅僅是郝士超個人的技能技巧,也是整個團隊的協調配合。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院長趙濤介紹,選擇折子戲組合是根據劇院文武並重、武戲見長的藝術特色,針對郝士超個人藝術特點精心策劃的。三出折子戲集長靠武生、短打武生、箭衣武生于一體,昆曲的載歌載舞、梆子聲腔的慷慨激昂、大段的貫口念白都非常考驗武生演員對“四功五法”的掌握。排練期間,劇院邀請孟繁英、徐寶忠、吳桂雲以及一級導演、南派武生翁國生等對劇目反覆打磨。同時,劇院還配強配優群體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邱瑞德領銜,劇院的一眾年輕演員、保定藝術學校的小演員等個個都奉上了精彩的演出。

  戲曲藝苑春風浩蕩,燕趙大地梅香陣陣。截至目前,河北這個戲曲歷史悠久、藝術滋養豐厚的“北方戲窩子”共孕育出34朵“梅花”。其中劉秀榮、許荷英梅開二度,裴艷玲梅開三度榮獲“梅花大獎”。

  河北戲曲界始終秉承“傳幫帶”可持續發展理念,一代代“梅花獎”老演員為“新梅花”的綻放默默奉獻、甘為人梯,才有了河北戲劇界34朵“梅花”次第開放、爭奇鬥艷的美好圖景,也才有了河北“北方戲窩子”在當下的復興與發展。期盼在一代代戲曲藝術家們無私奉獻中,淩寒盛開的中國戲劇“梅花”精神,在燕趙大地盛開不敗、傳承不息。(記者 曹 錚 劉 萍)

[作者: 曹錚 劉萍  責任編輯: 袁麗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