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水庫啟動2023年175米蓄水-新華網
新華湖北 > 正文
2023 09/11 09:02:37
來源:新華網

三峽水庫啟動2023年175米蓄水

字體:

  9月10日在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拍攝的長江三峽樞紐(無人機全景照片)。

  按水利部日前正式批復《三峽水庫2023年蓄水計劃》,三峽水庫於9月10日正式開始2023年175米蓄水。

  175米是三峽水利樞紐工程設計的正常蓄水位。三峽水庫在每年汛末蓄水,在枯水期至次年汛前逐漸釋放並騰出庫容,以“蓄豐補枯”調度,為當年冬季和次年春季長江流域的航運、供水、生態、發電等需求提供有力保障。截至2022年12月,三峽工程累計為長江中下游補水超3300億立方米。

  新華社發(鄭家裕 攝)

  9月10日在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拍攝的長江三峽樞紐(無人機照片)。

  按水利部日前正式批復《三峽水庫2023年蓄水計劃》,三峽水庫於9月10日正式開始2023年175米蓄水。

  175米是三峽水利樞紐工程設計的正常蓄水位。三峽水庫在每年汛末蓄水,在枯水期至次年汛前逐漸釋放並騰出庫容,以“蓄豐補枯”調度,為當年冬季和次年春季長江流域的航運、供水、生態、發電等需求提供有力保障。截至2022年12月,三峽工程累計為長江中下游補水超3300億立方米。

  新華社發(鄭家裕 攝)

  9月10日,船舶在湖北省宜昌市有序通過三峽雙線五級船閘(無人機全景照片)。

  按水利部日前正式批復《三峽水庫2023年蓄水計劃》,三峽水庫於9月10日正式開始2023年175米蓄水。

  175米是三峽水利樞紐工程設計的正常蓄水位。三峽水庫在每年汛末蓄水,在枯水期至次年汛前逐漸釋放並騰出庫容,以“蓄豐補枯”調度,為當年冬季和次年春季長江流域的航運、供水、生態、發電等需求提供有力保障。截至2022年12月,三峽工程累計為長江中下游補水超3300億立方米。

  新華社發(王罡 攝)

  9月10日在湖北省宜昌市拍攝的蓄水運行中的三峽水利樞紐工程(無人機照片)。

  按水利部日前正式批復《三峽水庫2023年蓄水計劃》,三峽水庫於9月10日正式開始2023年175米蓄水。

  175米是三峽水利樞紐工程設計的正常蓄水位。三峽水庫在每年汛末蓄水,在枯水期至次年汛前逐漸釋放並騰出庫容,以“蓄豐補枯”調度,為當年冬季和次年春季長江流域的航運、供水、生態、發電等需求提供有力保障。截至2022年12月,三峽工程累計為長江中下游補水超3300億立方米。

  新華社發(王罡 攝)

  海事及航道部門工作人員在湖北宜昌葛洲壩下游水域調整航道浮標設施,提前應對三峽蓄水水位變化(9月7日攝)。

  按水利部日前正式批復《三峽水庫2023年蓄水計劃》,三峽水庫於9月10日正式開始2023年175米蓄水。

  175米是三峽水利樞紐工程設計的正常蓄水位。三峽水庫在每年汛末蓄水,在枯水期至次年汛前逐漸釋放並騰出庫容,以“蓄豐補枯”調度,為當年冬季和次年春季長江流域的航運、供水、生態、發電等需求提供有力保障。截至2022年12月,三峽工程累計為長江中下游補水超3300億立方米。

  新華社發(王罡 攝)

  9月10日,船舶從三峽大壩上游長江水文標尺前開過(無人機照片)。

  按水利部日前正式批復《三峽水庫2023年蓄水計劃》,三峽水庫於9月10日正式開始2023年175米蓄水。

  175米是三峽水利樞紐工程設計的正常蓄水位。三峽水庫在每年汛末蓄水,在枯水期至次年汛前逐漸釋放並騰出庫容,以“蓄豐補枯”調度,為當年冬季和次年春季長江流域的航運、供水、生態、發電等需求提供有力保障。截至2022年12月,三峽工程累計為長江中下游補水超3300億立方米。

  新華社發(鄭家裕 攝)

  9月10日在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拍攝的長江三峽樞紐(無人機照片)。

  按水利部日前正式批復《三峽水庫2023年蓄水計劃》,三峽水庫於9月10日正式開始2023年175米蓄水。

  175米是三峽水利樞紐工程設計的正常蓄水位。三峽水庫在每年汛末蓄水,在枯水期至次年汛前逐漸釋放並騰出庫容,以“蓄豐補枯”調度,為當年冬季和次年春季長江流域的航運、供水、生態、發電等需求提供有力保障。截至2022年12月,三峽工程累計為長江中下游補水超3300億立方米。

  新華社發(鄭家裕 攝)

【糾錯】 【責任編輯:張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