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萬畝、14萬噸、23億元、75億元,這是2024年湖北省恩施州馬鈴薯種植規模、産量、産值及産業綜合效益與2015年相比的凈增值。
尤其是近5年,“恩施土豆”先後躋身“全國綠色農業十大最具影響力地標品牌”“國家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中國馬鈴薯地理標誌十大品牌”“中國農業品牌目錄”……
“這份驕人成績單的背後,見證了恩施土豆品牌建設10年跑出令人驚嘆的加速度。”恩施州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説。
強鏈補鏈,産業向“新”而行
通過推進馬鈴薯專業鄉鎮、專業村建設,恩施州馬鈴薯種植規模目前已達168.27萬畝、産量161.1萬噸,帶動110多萬人從事馬鈴薯行業,即每4個恩施人中就有1人與土豆“打交道”。
針對海拔差異大的實際情況,恩施州因地制宜全域布局,擴大馬鈴薯産業基地規模。海拔800米以下低山區域重點發展早熟鮮食薯、菜用薯;海拔800米至1200米二高山區域,以中早熟優質商品薯及加工專用薯生産為主;海拔1200米以上高山區域實現了脫毒種薯、優質商品薯、加工專用薯“三薯合一”,其中脫毒種薯基地規模超10萬畝。
圖為溫室內水培土豆苗。新華網發
在傳統與科技的碰撞下,恩施研發出“富硒土豆泥”“土豆米”“黃氏薯片”“非遺洋芋醬”等特色産品;以種植為主的傳統市場主體迸發活力,以加工、銷售為主的新興市場主體蓄勢待發。截至目前,恩施從事土豆行業的市場主體389家,湖北農二嫂、百順農業成為省級龍頭企業,恩施康泰、恩施卿州等32家企業成為州級龍頭企業,年産值過2000萬元的企業有22家。
“近3年新增土豆加工企業8家,年加工小土豆1.2萬噸以上,土豆精深加工率達13%,較2015年提高6個百分點。”恩施州馬鈴薯産業協會負責人説。
提質增效,産品出山跨海
2019年以來,恩施州相繼制定推廣《恩施土豆團體標準》《綠色食品恩施土豆生産技術規程》《馬鈴薯晚疫病數字化預警及防控技術規程》等州級標準,制定的《馬鈴薯—玉米—大豆複合種植模式技術規程》成為省級標準併入選全省9大綠色高效噸糧模式,《堅持穩糧增效添綠能,着力打造恩施土豆“靚麗名片”》獲全國綠色農業發展典型案例。“恩施土豆”2024年入選湖北省第一批優質農産品基地,年種植效益33.5億元,産業年綜合效益超95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通過舉辦2015、2016兩屆南方(恩施)馬鈴薯大會、2019中國馬鈴薯大會、連續8屆“恩施土豆花兒節”文旅推介等活動,恩施先後組織市場主體參加中國國際薯博會、中國武漢農博會、湖北農博會等大型展會,持續提升“恩施土豆”品牌知名度。
圖為“恩施炕土豆”在硒博會上受青睞。新華網發
同時,恩施推進“恩施炕土豆”品牌形象店建設,開展“恩施土豆師”省級勞務品牌創建等活動,品牌宣傳多次走進央視、湖北衛視等主流媒體。目前,“恩施土豆”已走進全國30多個省市,通過“良品舖子”銷往日本、新加坡、港澳等國家和地區。
補足短板,共享公用品牌
如何補足倉儲、流通上的短板?近年來,恩施州新建馬鈴薯儲藏庫、氣調庫50萬立方米,年吞吐鮮薯80萬噸以上。在武漢、宜昌、深圳等地建起土豆中轉倉,逐步打造“24小時到用戶”供應鏈體系,州外供貨期達8個月左右,部分龍頭企業實現全年優質供應。
圖為線上營銷恩施土豆。新華網發
同時,産品銷售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線上以“832&&”、京東、天貓、淘寶、東方優選等10多個網絡&&為主,線下以盒馬鮮生、木木超市、美美買菜、永輝超市等20多個高端超市為核心,大中型城市社區、機關企事業單位團購等,目前線上銷售佔比約兩成。
“恩施土豆”區域公用品牌,由恩施州政府授權州馬鈴薯産業協會運營,堅持“一年一考核,兩年一授權”,以確保品牌信譽和市場經營秩序。目前,授權經營使用“恩施土豆”品牌的市場主體達到103家,較2020年增加了33家。
如今,恩施土豆蝶變成了助農增收的“金豆”,市場主體“群鳥齊飛”助力馬鈴薯産業快速發展,産值衝刺百億元。(於斌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