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1日,中建鋼構武漢廠橋梁智能生産線項目投産儀式在武漢市蔡甸區舉辦。據悉,該項目全面達産後,中建鋼構武漢廠橋梁線年産量將達到8萬噸,預計每年可新增産值8.6億元。
中建鋼構武漢廠橋梁智能生産線項目配備有智能激光切割、智能坡口開設、智能激光除銹、智能船形焊接等20余&先進智能設備,可實現工廠高精度、高效率、高品質的建造。同時,該項目生産線採用了ERP管理系統,通過智能傳感器對設備關鍵數據進行採集並應用,利用大數據管理系統對數據進行存儲和分析,不斷優化算法,為製造過程提供優化決策與支持。
走進該項目生産車間,只見一排排大型激光切割、船型焊接、機械臂等現代化智能設備整齊排列。車間負責人胡文鑫介紹説,橋梁智能生産線最大的亮點在於安裝了8&套智能生産設備,涵蓋了從激光下料到船形焊接的全過程。這些設備的引入使得操作人員數量減少了50%,效率提升了2.5倍。特別是激光切割機,其功率達到了3萬瓦,可以滿足40mm以下鋼板的切割,且切割質量高、效率高。船形焊接設備則創新地使用了3.2mm細絲焊接,焊縫成型美觀。
胡文鑫透露,目前在該車間試運行的有3個鋼結構橋梁加工製造項目,分別是燕磯長江大橋項目、光谷高新三路高架橋項目和湖南洞庭溪沅水特大橋項目。他説,鋼結構橋梁相對於普通鋼筋混凝土橋梁具有強度和韌性更好、使用年限更長、加工周期更短等優點。
據了解,中建鋼構武漢廠橋梁智能生産線項目作為中建鋼構武漢有限公司二期項目,佔地面積約11萬平方米(含6萬平方米堆場),建築面積約4.5萬平方米。該項目包含一條智能化板單元生産線、兩條數字化橋梁總裝生産線、一間噴砂房,是中建集團技術最先進、智能化水平最高的鋼結構橋梁加工製造基地。
中建鋼構武漢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接下來,公司將繼續發揮高新技術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優勢,積極完善智能化、數字化生産體系,不斷增強研發能力,以建設燈塔工廠為核心,加速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轉型升級,全面打造現代化高端智能鋼結構産品生産製造示範基地。(霍鳳雨、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