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潤津門-新華網
新華湖北 > 正文
2024 12/12 15:10:01
來源:新華網

“南水”潤津門

字體:

  圖為天津市西青區外環河穿城而過。新華網 李徵崢攝

  新華網武漢12月12日電(陳周璇、李徵崢)仲冬時節,北方大地,寒氣漸濃。天津城外,沿河而建的天津外環線車水馬龍,川流不息,一派火熱景象。

  2024年12月初,“水源地環保志願者南水北調中線行”採訪團一行,來到天津市外環河畔。來自湖北省丹江口水庫的一泓清水一路北上,千里奔流,到達這裡匯成天津外環河,與天津外環線比肩而行。

  天津市外環河出口閘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總幹渠抵達天津的最後一站,也是“南水”進入天津的第一站。

  在天津市西青區外環河出口閘,方形的蓄水池裏“盛滿”了南來之水,水質清澈,水面如鏡,兩岸綠樹掩映,水中倒影清晰可見。一墻之外,“南水”在外環河出口閘曹莊泵站經過層層“篩選”,順着縱橫交錯的城市供水管網,進入天津市千家萬戶。

  “這些年,天津很多老舊社區都更換了管道設施,家裏的水質有很大改善,口感和從前比明顯不同,帶有一種甘甜味。優質水源來之不易,天津人非常珍惜。”家住在天津市和平區的市民王皓均説。

  一渠“南水”潤津門。2014年,南水北調中線天津幹線和天津市內配套工程實現同步通水。10年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累計向天津供水超100億立方米,“南水”成為天津市飲用水主水源,1300多萬天津人不再為吃水發愁。

  與此同時,充沛的“南水”為天津海河、子牙河等重點河道的常態化補水提供了重要支撐,年均實施生態補水10億立方米以上,大大提高了天津河湖水系連通循環能力。

  離開外環河,採訪團駕車進入天津市區,來到實施生態補水的海河邊。

  圖為落日余暉下的天津市海河河道。新華網 李徵崢攝

  時值傍晚,海河兩岸游人如織,河水輕拍河岸,河面澄澈明凈,波光瀲艷。落日余暉下,兩岸高低錯落的樓宇、橋梁披上了金色,與河面的倒影相互交織,絢爛的色彩與蔚藍天空融為一體,仿佛一幅引人入勝的生動油畫,為喧囂的都市生活注入了難得的閒適和恬靜。

  “海河越來越美了,我們很喜歡沿着海河走走,看看沿途各有特色的美景,一天就有了好心情。”正在海河邊攬客的天津市出租車師傅孔建華説。

  “南水”滋潤了津門城,更滋潤了一城人。

【糾錯】 【責任編輯:陳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