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地環保志願者南水北調中線行”北京站活動現場。新華網陳周璇 攝
新華網武漢12月12日電 題:團城湖接力記
連迅、陳周璇
臨近隆冬,北京團城湖畔,寒風料峭。
12月12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迎來勝利通水十周年。10日15時左右,在團城湖明渠紀念廣場,一場特殊的接力儀式隆重舉行,打破了團城湖昔日的寧靜。
當5名來自湖北十堰丹江口市的環保志願者代表上&,將5瓶裝滿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的“源頭水”,經&上嘉賓傳遞給5名北京市的環保志願者代表時,台下觀眾席爆發出一陣熱烈掌聲。
水源地“源頭水”接力現場。新華網陳周璇 攝
當天,由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丹江口市人民政府主辦的“水源地環保志願者南水北調中線行”活動在這裡舉行,水源地“源頭水”接力是當天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
“水源地環保志願者南水北調中線行”活動於10月30日在丹江口市丹江口水庫大壩旁啟動。活動沿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一路北上,開展“守水護水節水”系列接力,將象徵着責任與擔當的“源頭水”接力傳遞給各地環保志願者。活動旨在大力弘揚志願服務精神,進一步喚起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沿線更多人,對南水北調水源地保護的高度重視和廣泛關注,共同守護一方藍天碧水,為推進沿線地區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活動先後在河南省淅川縣和鄭州市、河北省石家莊市、天津市開展“守水護水節水”系列接力行動。北京站是此次活動最後一站。至此,這場歷時40多天,跨越1000多公里的“守水護水節水”接力行動圓滿收官。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一期工程於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一泓清水一路北上,已累計向北方供水超過660億立方米,惠及京津冀豫沿線26個大中城市、190多個縣(市、區)、1.08億人口。
“46萬丹江口人,人人都是‘守井人’。”在北京站活動現場,丹江口市副市長陳紅説,“10年來,丹江口市積極踐行‘兩山’轉化理念,始終堅持守水護水節水的重大歷史使命,大力推進生態建設,積極開展志願者服務活動,不僅山更青了、水更綠了,而且環境更美了”。
丹江口市環保志願者代表孫小平分享守水護水節水故事。新華網陳周璇 攝
為確保一庫清水北送,丹江口市大批環保志願者10年如一日,默默守護一庫碧水。丹江口市誌願者代表孫小平説:“他們是那樣平凡,平凡得就像浩瀚丹江口水庫的一滴水;然而,他們又是那樣偉大,用辛勤的汗水,默默講述着南水北調綿延千里卻又心心相連的動人故事。”
團城湖明渠是南水北調中線總幹渠的最末端。“君住‘南水’頭,我住‘南水’尾。”來自北京市西城區的五星級環保志願者王濤分享了自己的守水護水節水故事。2006年5月,他牽頭成立北京綠色啄木鳥志願服務中心,如今“綠色啄木鳥”成員數量達6000多人。2023年12月,北京與十堰成立京堰環保志願聯盟,王濤是這個聯盟的北京區域聯絡人。他積極動員兩地誌願者共同開展愛水節水護水志願服務活動,先後組織“周末十堰環保行”“京堰環保志願者連線”“清河之洲”等一系列主題活動,引導更多北京市民深入十堰感受優美生態環境,珍惜和保護水資源。
北京市環保志願者代表王濤分享守水護水節水故事。新華網陳周璇 攝
“北京市民現在喝的丹江水,口感甘洌清甜,和從前大不一樣。希望未來兩地繼續把守水護水、節水愛水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王濤説。
活動中,丹江口市和北京市環保志願者共同宣讀了“中線守水護水節水聯盟”誓詞。16時許,當天活動圓滿結束,人群散去,團城湖重歸寧靜。
“南水”無言潤無聲。一場“守水護水節水”接力行動播撒的志願服務種子已悄悄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