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湖北省恩施市舞陽壩街道五峰山社區圍繞夯實基礎設施、民居改造、環境綜合治理、綠化亮化及庭院建設四大工程,完善民宿産業、農事體驗、休閒觀光、康養度假、文化教育五大區域功能,通過“紅色文化+多元産業”的主題和模式,全面提升居民的幸福感、獲得感。
賡續紅色文化
五峰山有中共鄂西特委舊址、湖北女子大學、官坡街等多處紅色文化資源。
走進恩施黨員政治生活館,一張張厚重深沉的歷史照片訴説着不能忘卻的“烽火記憶”。在中共鄂西特委舊址,黃色的土坯墻、銹跡斑斑的煤油燈、泛黃的筆記本……帶着人們穿越時空,感受革命戰爭年代共産黨人篳路藍縷的崢嶸歲月。
圖為學生們進行參觀學習
“我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傳承先輩的優良傳統,長大後報效祖國。”一名參觀完中共鄂西特委舊址的小學生表達着心聲。
為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精神,進一步深化精準脫貧成效,全面開展鄉村振興,回應群眾期盼,五峰山社區被推薦為全國第二批紅色美麗村莊試點。舞陽壩街道擬打造以中共鄂西特委舊址為核心,集紅色文化傳承、黨員教育培訓、黨史宣傳學習、紅色鄉村旅游等功能為一體的“紅色美麗村莊”和紅色革命教育基地。
目前,鄂西特委舊址保護性修繕工作已全部完成,恩施黨員政治生活館建成並對外開放,年可接待黨員群眾4萬人次。紅色游步道一期建成2.1公里。
在州、市組織部門的指導支持下,恩施黨員政治生活館於2022年5月建成,2023年12月完成提檔升級。恩施黨員政治生活館配套建設有憶苦思甜餐廳、愛國主義研學基地、紅色游步道、紅廉走廊等基礎設施。通過修繕、提質和配套工程建設,紅色資源正源源不斷轉化為發展動能。
自2022年5月開館以來,中共鄂西特委舊址累計接待參學黨員幹部10萬人次,成為恩施地區輻射範圍最廣、接待規模最大、配套設施最完善的黨員幹部教育培訓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色教育示範基地。
發展紅色經濟
“我們要保護好文物遺跡,更要繼承和弘揚革命先烈的精神,為過上更好的生活擼起袖子加油幹,齊心協力建設美好家園。”在共同締造群眾會上,五峰山社區黨總支書記方爾富用紅色精神鼓舞大家。
五峰山社區圍繞“紅色文化+多元産業”發展紅色經濟,探索新型社區集體經濟發展模式,將中共鄂西特委舊址、湖北女子大學、官坡老街等重要文旅場所連點成線,整合轄區酒店、民宿、花卉園、採摘園等的各類旅游資源,拓展“憶苦思甜”餐廳、教育培訓服務、停車場經營、旅游接待、紅色文創等創收途徑。
同時,社區做強集體公司,以“打開思路”實現“拓銷路”,借助五峰花果山、鄂西特委舊址、連珠塔、玉龍寺等特色文化資源,帶動了老百姓發展民宿、餐飲、城郊採摘等産業,探索“集體經濟+文旅”“集體經濟+特色産業”的模式。
2022年7月,山隱拾舍民宿正式營業,這是五峰山社區第一家拿到特種行業許可證的特色民宿。
圖為引進網紅餐飲
“我們家的房子群山環繞、道路暢通,不僅景色秀美,還自帶小院,為什麼不能發展成特色民宿呢?”山隱拾舍民宿老闆周杉回憶説。
當時,五峰山社區正在推進紅色美麗村莊試點建設,鼓勵居民發展庭院經濟,這與周杉的想法不謀而合。於是,她便開始找人設計、改建、裝修自家住房。五峰山社區得知她的想法後也十分支持,全程參與幫助,僅6個月,山隱拾舍民宿就順利竣工,開業後生意火爆。
為支持民宿發展,五峰山社區拿出實招,成立了民宿接待中心,帶領村民組團外出考察,學習民宿裝修和運營經驗。同時,社區對房屋外立面改造、亮化改造等給予補貼,並安排相關專業人士對擬新開民宿的居民現場指導。
“通過推動五峰山紅色美麗村莊游客接待中心、360度觀景&&等一批領頭羊項目落地,既增加集體收入,也可以帶動居民從事配套産業增加收入。”方爾富&&。
社區成立了民宿餐飲協會,引進專業的運營公司,通過村企合作的方式,讓五峰山的民宿、餐飲搞出特色、做成品牌,讓人們想到“吃農家飯,就上五峰山”“住好民宿,就上五峰山”,將五峰山打造成恩施人家門口洗肺養心的地方。
建美紅色村莊
紅色精神為指引,激發動力共同締造。
舞陽壩街道五峰山社區依託豐富的紅色文化底蘊,抓機遇、聚民心 ,通過黨員幹部帶頭,示範引領,凝聚力量共同締造,推動試點鄂西特委舊址小區實現大變樣,讓“景秀五峰”更加添彩。
圖為黨員幹部包保入戶
“我們這裡以前不通公路,修房子的材料都是用馬馱。現在這麼多好政策,環境已大變樣,我的房子剛一修起就有人租,現在每年有10多萬元的租金收入。”鄂西特委小區居民謝航是社區“五共”理事會的一員,在群眾會上拿自己來做例子,讓街坊鄰居們對環境變化帶來的實惠感同身受。
“這裡越來越好,最終受益的是我們自己。”謝航不僅在房屋外墻安裝燈帶,還和社區幹部、“尖刀班”成員一起入戶做工作。經過宣傳引導後,居民紛紛&&願意搞好這項亮化工程。參與積極性有了,社區“以獎代補”激勵也到位了。在大家共同努力下,現在五峰山鄂西特委片區的夜晚流光溢彩。
2022年共同締造活動開展後,五峰山社區籌集項目資金、集體資金、居民讓利投勞共計450萬元,為試點建設提供資金保障。
社區推行居民“積分制”管理工作,成立社區治理基金,為紅色美麗村莊建設保駕護航。社區還充分利用社區“大黨委”、社區“尖刀班”聯席包保機制,為社區編制整體村莊規劃,引入鄂西特委舊址道路改造、污水管網改造等項目。
外增顏值,擦亮美麗底色。舞陽壩街道充分發揮黨員幹部先鋒引領示範作用,聯合州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城管執法局等包保責任單位積極實施黨員幹部&&戶制度,辦事處、包保單位、社區幹部與鄂西特委小區90戶群眾包保結對,成為共同締造“宣傳員”、環境衞生“監督員”、庭院改造“指導員”,每週一次的入戶走訪,幹群關係緊密了,共同締造的勁頭更足了。
築巢引鳳,社區聘用32名鄉賢能人為紅色美麗村莊建設顧問團顧問,定期召開鄉賢能人座談會,為五峰山發展建言獻策、增值賦能。鄉賢能人為村莊發展籌集資金22.5萬元,落地高端民宿3家,引進籃球俱樂部等項目6個。(謝順、齊亮、吳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