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全國巾幗家政服務職業技能大賽中,湖北省代表隊蔡甸企業武漢友緣集團職工史義文,從全國共1.4萬餘名選手中脫穎而出,獲得養老護理員一等獎。此獎項來之不易,巧手匠心如何煉成,11月8日,筆者來到武漢友緣集團的友緣頤康園養老服務中心,見到了正在工作的90後養老護理員史義文。
從心出發 讓老人倍感溫暖
圖為史義文幫老人翻身。
載譽歸來的史義文已經投入到了緊張的工作中,她穿着標準的絳紫色工裝,嫻熟地幫助92歲的彭文君奶奶從輪椅上移動到床上躺下,熱情地詢問老人的身體情況,並輕柔地幫忙翻身、捶背。
“奶奶,您放心,我會經常過來給您捶背的!”史義文輕柔地説。“啊!我耳聾了。”彭奶奶一時沒有聽清。史義文馬上調皮地回答道:“啊!我也耳聾了。”彭奶奶會心一笑,連連豎起大拇指。
史義文坦言,平時她就喜歡和老人們聊天,“哄她們開心,自己也十分快樂!”
85歲的閔以珍奶奶是一位臥病在床的老人,史義文耐心地幫助老人活動手部和腿部關節,給老人做按摩。閔奶奶儘管不能開口説,但她用眼神和史義文打着招呼。史義文&&,只要一有空閒,她就會來到閔奶奶房間聊家常。“這樣奶奶就不會感到寂寞。”
圖為史義文在照顧老人。
在養老服務中心,老人們親切地叫她“文文”。史義文説:“做養老護理工作,除了不斷學習各種技術,還要從心出發,讓服務更有溫暖。他們就像是我的爺爺奶奶,我要像孫女一樣照顧他們,讓他們頤養天年。”
從助産士到養老護理員 爺爺奶奶帶給她新生
2010年,史義文以護理助産專業畢業生的身份,開啟了她的助産士生涯。在長達八年的醫院工作中,她積累了豐富的臨床護理經驗,並在母嬰行業取得了良好成績。
然而,2017年底的一場家庭變故,徹底改變了她的職業軌跡。外婆的離世和她自身因工作性質導致的健康問題,促使她開始思考未來的路。2018年,當她回家與父母團聚時,看到父母的衰老,她內心被深深觸動。那一刻,她意識到陪伴和關愛對於老年人的重要性,於是毅然決定投身養老護理行業。
圖為史義文協助老人進餐。
跨行之路並非坦途,史義文在服務第一位老人時就遭遇了挑戰。70多歲的李春芳奶奶從別處養老中心轉來時,全身佈滿青紫摔傷。為了找出原因,史義文采取了最原始的方法——24小時陪護觀察。經過數日努力,她終於發現老人深夜總會爬到床邊往外爬,這是導致摔倒的直接原因。同時,她還敏銳地察覺到老人可能存在阿爾茨海默病的症狀。起初,家屬並不相信,但經過專業醫院的治療,李奶奶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回首這段經歷,史義文感慨萬千:“以前我是一名助産士,迎接新生命;現在我成為養老護理員,陪伴夕陽。雖然角色轉變,但我收穫了很多。從爺爺奶奶們身上,我學到了寶貴的人生經驗,他們的關愛也讓我感受到了新生。”
考場三次被打斷 從容應對各種挑戰
在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的舞&上,史義文展現出了非凡的專業素養和應變能力。在緊張的10分鐘實操環節中,她所服務的奶奶三次打斷了操作,但史義文並未因此亂了陣腳。
初次打斷發生在操作伊始,奶奶因身體不適而不斷嘆氣。史義文立刻調整狀態,以溫柔的話語和耐心地傾聽安撫了奶奶的情緒,確保了操作的順利進行。
圖為湖北省巾幗家政服務職業技能大賽(全國賽省級初賽)現場圖。
不久後,奶奶因不滿霧化治療而突然丟棄霧化器,再次打斷了史義文的操作。面對這一突發狀況,史義文迅速冷靜下來,通過與奶奶的溝通了解其不滿的原因,並巧妙地化解了矛盾,使治療得以繼續。
在比賽的最後關頭,奶奶再次有情緒波動。這一次,史義文更加從容不迫,她放下手中操作,與奶奶進行了深入的交流,成功消除了奶奶的顧慮,讓她在治療全程中感受到了關懷與溫暖。
最終,史義文在三次打斷的情況下,依然出色地完成了整個操作流程,贏得了裁判們的點頭讚許。
到基層傳幫帶 希望更多人加入養老服務隊伍
在友緣集團從事養老行業的四年裏,史義文不斷學習,先後獲得了老年人能力評估師(三級)、養老護理員(二級/技師)、助理社會工作師、主管護師、家政服務員等五個職業證書。
回頭看自己的成長路徑,她感慨地説,是她的恩師郭新華女士把她帶入這個行業,並悉心教導她。“服務每一位老人,用心地服務去溫暖他們,同時也是在幫助他們開啟新的人生歷程。”
如今,技術嫻熟的史義文還參與了社區養老服務工作中。她&&,自己就像一個橋梁,將機構內的標準化服務和技術帶到社區和家庭中,讓老人能夠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高品質、有溫度的養老服務。
同時,史義文還積極投身於基層護理員的培育工作,希望能夠培養出更多有技術、有愛心的護理員,讓他們一起加入到養老服務這個大家庭中來,共同為“夕陽紅”的幸福晚年貢獻力量。( 周璜 喻萌 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