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中國現代馬産業高質量發展學術會議現場。董夢瑤攝
11月2日,由中國馬術協會和武漢商學院主辦的中國現代馬産業高質量發展學術會議在武漢商學院召開。來自湖北省馬術産業標準化工作組、各省市馬術協會的代表、全國各大高校、知名馬術俱樂部和企業等60余家單位100余名專家,聚焦國內馬産業發展的轉型升級,就馬文化産業、賽馬市場潛力及馬術人才培養等多方面展開專題研討。
國家督學、國家體育總局科教司原司長蔣志學以《大學創辦運動項目學院的模式與展望》為題作主旨報告。蔣志學指出,“運動項目學院”是適合我國競技體育改革發展需要的新嘗試、新路徑。高校創辦“運動項目學院”可以發揮其在專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項目發展和文化傳承上的獨特優勢,同時也是高等體育教育發展的新機遇。
湖北省政協常委、東方神馬集團主席胡越高運用大量數據介紹了中國速度賽馬運動的市場潛力。在速度賽馬商業化發展方面,胡越高建議,要加快建立中國馬賽事&&,有效推動中國本土馬的改良繁育,為中國馬找到新的産業通路。同時要提高賽馬的文旅體融合商業價值,將賽馬場變為一種具有集旅游打卡、體育體驗、動物保育和周邊消費為主的非常規景區。
英國哈特伯瑞大學校長安迪·科洛普教授介紹了英國的馬術人才培養及馬術産業發展現狀,他説,在人馬互動研究中,年輕人可以在與馬匹互動中培養領導力、團隊合作、工作責任感和韌性等關鍵就業技能。江蘇省馬術協會會長沈厚鋒認為,馬産業不應該止步於農産業,要發揮企業優勢,着重文化輸出,滿足大眾對馬術産業的文化需求。廣東省馬術協會常務副會長陳廣新認為,新媒體的發展開闢了專業賽馬的新領地,要從維度、規模、力度、節奏四個關鍵項制定賽馬新傳媒傳播策略。
武漢商學院體育學院·國際馬術學院院長李要南匯報了新時代中國馬文化産業高質量發展的理論邏輯與實施路徑。李要南提出,馬文化産業高質量發展要走質量變革之路、效率變革之路和動力變革之路,更好地服務鄉村振興、體育強國和健康中國等國家戰略。
圖為武漢商學院國家碼數學院續簽儀式。彭語晨攝
本次會議還舉辦了國家馬術學院續簽儀式,中國馬術協會秘書長鐘國偉與武漢商學院校長彭瑜共同簽署合作協議。2021年7月,中國馬術協會與武漢商學院共建國家馬術學院,全國唯一的“國”字頭馬術學院落戶武漢商學院。三年來,國家馬術學院在專業教學與訓練、培訓與考核等方面取得顯著成績。
李要南&&,續簽以後,國家馬術學院將加強奧運科技攻關、科學研究與産業服務、國際交流合作與馬文化推廣等方面的工作,實現馬術專業人才教育培訓基地、馬術職業技能認證和考試中心、國家馬術隊訓練基地、奧運會馬術項目科技服務中心、馬屬動物違禁物質檢測中心、馬産業研究和服務中心、國際馬術賽事中心和國際馬術交流與文化傳播中心的八大建設目標。(毛雨晴、邸子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