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派非遺青年説|漢韻新聲-新華網
新華湖北 > 正文
2024 10/28 09:14:35
來源:新華網

漢派非遺青年説|漢韻新聲

字體:

  走下舞&,褪去戲服,“00後”漢劇演員鄧詩潔總習慣換上寬鬆的衣服,漫步於武漢街頭巷尾的熱鬧之中。悠閒時,不自覺地吟唱戲腔,展露了她與戲劇的淵源。入行12年,漢劇和她的生活早已融為一體。

  “武漢有一句口頭禪叫‘一末帶十雜,燒火帶引伢’,這裡的‘一末’‘十雜’就是漢劇十大行當之二,可見漢劇對武漢老百姓生活影響之大。”説起漢劇,鄧詩潔首先提到的是戲曲與城市的連接。

  作為中國地方戲曲劇種之一,漢劇舊稱楚調、漢調,清代中葉形成於湖北境內,對湘劇、川劇、贛劇等劇種的形成發展都有影響。清嘉慶、道光年間,漢調流傳到北京,逐漸融合演變而成京劇。2006年,漢劇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剛開始以為自己學起來會很難。漢劇所用的唸白、唱腔都是中州韻、湖廣音,通俗一點講,就是得説武漢話。”出生於湖北荊州的鄧詩潔並不會説武漢話,只是小時候愛去京劇興趣班上課。

  她回憶説,12歲考入武漢市藝術學校漢劇班,攻習八貼(花旦),“初入校時,我們新生觀摩了一場漢劇經典劇目《宇宙鋒》,我為漢劇之美深受震撼;同時,我發現藝術是相通的,靜下來,認真看,我能聽得懂漢劇。”

  懷揣着憧憬,鄧詩潔開啟了自己的漢劇生涯。十年如一日的苦練的背後,還有表演功法的可喜進步、同輩之間的親密情誼和前輩老師的悉心教導。

  如今,鄧詩潔在後&候場時,已是氣定神閒,早早地把蹺鞋穿上,一邊畫眉一邊開嗓。民樂聲起,好戲開場,鄧詩潔變身為《翠屏山》裏的潘巧雲,踩着纖纖小腳登&,憑藉精湛的蹺功、細膩的演技獲得滿堂喝彩。

  梨園新蕊初長成。越來越多像她一樣的青年演員活躍在戲曲舞&上,武漢“戲碼頭”重煥新生。“時代不同,審美不同,漢劇在不斷創新和發展,有了很多新編改良的作品。”鄧詩潔欣喜地看到,台下的觀眾多了不少年輕人的身影。

  戲曲的魅力也不再局限於方寸戲&上,開始走向公共空間和日常生活。閒暇時間,鄧詩潔會在老漢口散步,看看街巷裏的戲曲主題墻繪和戲曲人物銅像,感受市井煙火與古老文化的融合。每週她也會抽空去學校和社區,為學生、市民帶來科普講堂和精彩演出。

  “漢劇教會了我用真誠和熱情去擁抱戲曲舞&,同樣也去擁抱人生舞&,找到屬於自己的價值和意義。我希望通過我們這一代人的努力,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下去,既然選擇了漢劇演員這一職業,那麼這將是我一輩子的事業。”她説。

 

  文字:熊琦、熊翔鶴

  剪輯:王知常

  攝影:徐臘平、趙磊

【糾錯】 【責任編輯:陳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