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麻城:龜峰山“茶旅融合”家家念富民興村新“茶經”-新華網
新華湖北 > 信息 > 正文
2024 10/19 13:15:42
來源:新華網

湖北麻城:龜峰山“茶旅融合”家家念富民興村新“茶經”

字體:

  圖為龜峰山景區茶園衝村漫山翠綠

  龜峰山景區位於大別山中段南麓、湖北麻城東部,距離武漢市百餘公里,最高峰海拔1320米。因其地形山勢酷似一隻昂首吞日的神龜而得名“龜山”。近年來,麻城市以龜峰山5A創建為龍頭引領,推進“旅游+”“+旅游”融合發展,龜峰山自然風光之美、紅色文化之美、人文環境之美、時代發展之美日益凸顯。

  好茶不怕“巷子”深 戶戶念起“茶葉經”

  秋日的茶園衝村,茶山疊翠,碧波萬頃。沿着多彩旅游路一路前行,茶農們正戴着草帽忙着給茶葉施肥。茶園衝村位於龜峰山景區北大門境內,距城區23公里,滬蓉高速龜峰山支線直達,是一個以茶葉為主,鄉村旅游並重的山區鄉村。

  “剛剛有位河南的游客下山,順路買了二十多斤茶葉,説要帶回去做節禮……”龜峰山景區茶園衝村傳統手工制茶手藝人劉新和説,茶坊在國慶假期前夕就迎來了營業高峰。

  圖為制茶廠工人在分揀茶葉

  “今年乾旱少雨,茶葉産量不如往年,但茶葉品質好,加上國慶臨近,前來購茶的游客絡繹不絕,價格穩中有升。”劉新和一邊翻炒着鐵鍋裏的茶葉,一邊介紹説,這段時間平均每天能製作30多斤幹茶,每斤售價在300元至800元不等,多的時候一天能賣一萬多元。

  據了解,龜峰山地處低緯度丘陵地帶的大別山區,這裡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具有空氣濕度大、漫射光強、晝夜溫差大等氣候特徵,有利於茶樹生長髮育和有機物合成積累。而此地生産的龜山岩綠屬於中小葉炒青綠茶,外形條索緊細圓直,鋒苗顯露,色澤翠綠微潤;內質香氣高長,滋味醇厚,湯色碧綠清亮,葉底黃綠嫩勻。龜山岩綠茶2012年獲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産品。

  “龜涎煮龜茶,天下第一家”。該區域種茶制茶歷史悠久,歷史上曾被命名為“松蘿茶”“龜山雲霧”,早在唐朝時龜山松蘿就被列入宮廷貢品,上千年的種茶歷史,茶葉已成為該區域的主導産業。如何將小小茶葉發展為富民興村的“茶經濟”,茶園衝村一直在不斷探索。

  目前,茶園衝村全村茶葉種植面積850畝,茶葉年産值600余萬元,全村350戶茶農戶戶種茶葉,家家念茶經。

  旅游熱帶動鄉村游 楊佳樂變“家家樂”

  圖為秋日龜峰山游人如織

  雖已立秋,暑氣仍未消散,一到周末茶園衝村裏農家樂、民宿熱鬧非凡,眾多游客來此品岩綠、吃農家飯、住民宿,體驗農家生活,品龜山岩綠旅游線路也成為網紅達人新晉打卡地。

  “家人或幾位好友相約到山清水秀的‘楊佳樂’過一個田園生活,疲憊的身心會得到徹底放鬆,這種旅游方式簡直太棒了,讓人不得不愛。”來自武漢的李先生説,漫步在鄉間小路,這裡的時光似乎忘記了流轉,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慢”了下來。

  李先生所處的地方是“楊佳樂”民宿,周邊森林植被茂密,夏季平均氣溫23度。看準這個優勢,麻城市龜峰山村116戶村民,辦起96家民宿,可接待1500人住宿。雖分屬各家各戶,但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楊佳樂”,按開辦順序排號。

  圖為“楊佳樂”民宿

  今年入夏以來,該村以得天獨厚的清涼氣候資源,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前來消夏避暑。一到七月份,想要入住“楊佳樂”的游客們需提前至少十天預訂,而周末更是出現了一房難求的火爆景象。

  然而,幾年前的“楊佳樂”並非如此。回憶起往昔,龜峰山楊佳樂旅游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霞感慨萬分。那時,村民們“各唱各得戲”,杜鵑紅、紅杜鵑、映山紅等招牌五花八門,缺乏統一的品牌形象和服務標準,加之營銷手段單一,只能依靠價格戰維持生計,收入極不穩定。

  在政府及旅游部門的引導下,龜峰山楊佳樂旅游專業合作社依託豐富的旅游資源,以農家樂為代表的鄉村旅游已然成了綠色旅游、生態旅游的主陣地。針對硬體標準參差不齊、服務意識淡薄等問題,合作社請來麻城市文旅局專家,指導村民“換床、改廁、修廚房”升級農家樂;招募村民培訓學習禮儀接待,做到“一張笑臉、一杯熱茶、一聲問候”待客。

  好資源也要會吆喝。線上,合作社與“攜程”“飛豬”“旅划算”“周末去哪兒”“村游網”等網絡&&合作,引來鄂豫皖三省游客;線下,合作社攜手中國旅行社湖北分社,走進武漢百步亭、常青花園等社區,瞄準城市老年群體精準推介。

  為做好基礎設施配套,合作社統籌資源,向上爭取産業發展項目資金,用於修停車場、建旅游接待中心、黑化通戶路、綠化村莊環境,解決游客上山難、停車難。

  “一開始,入住游客並不多,我們有訂單,先群眾後黨員,大家輪流來。沒想到,現在旺季時,農家樂供不應求,‘分配製’常常行不通。”茶園衝村村幹部甘林林負責合作社的接單、派單,她説,今年“楊家樂”營收已超過1000萬元,戶平增收3萬元。

  抱團版農家樂的興起可謂時之所需,已然成為當地村民致富的“金産業”。不僅帶給游客新體驗,更讓農家樂向全産業鏈延伸,帶動了富農、惠農、聯農的綜合發展。

  一片茶葉富裕一方百姓。近年來,龜峰山以一紅一綠為發展目標,深度整合旅游資源,持續做好茶業+旅游業,一、三産業融合文章,提升茶園基礎設施、修建茶旅文化長廊、月亮灣停車場,改善提升鄉村人居環境,豐富吃、住、游、購、娛等旅游要素,宜居宜業宜游的生態旅游綜合體將在龜峰山村成為現實。(秦楣、陳玨)

【糾錯】 【責任編輯:陳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