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孝感:持續打造多彩城市-新華網
新華湖北 > 正文
2024 10/19 21:44:56
來源:新華網

湖北孝感:持續打造多彩城市

字體:

  圖為湖北孝感市孝昌縣周巷鎮孝孟紅生態觀光茶園。新華網湯冬旸攝

  新華網武漢10月19日電(湯冬旸、左雨婷、王志丹、朱偉)湖北孝感是什麼顏色的?金秋十月,走進孝感,你可以發現這裡有以小流域綜合治理為代表的綠水青山之“綠”,有革命戰爭歷史見證地孫家畈、磨山村之“紅”,有體現城市高速發展的“四好農村路”之“黑”,更有李白在此留下的膾炙人口的“金”句。綠色、紅色、黑色和金色,共同繪就五彩斑斕的孝感。

綠水青山之“綠”

  圖為涢水西支安陸段(航拍)。新華網發 何維攝

  府河,亦稱涢水,其流域大部在今湖北孝感安陸市內,亦是武漢市東西湖區和黃陂區的界河。涢水流域水質、水環境的好壞,是衡量武漢都市圈生態發展的重要指標。

  2022年12月,安陸市提出“打造涢水西支小流域綜合治理樣板區”,探索小流域綜合治理“六重六變”新路徑,列出“四項清單”、推進“十大專項行動”,以最高規格推動流域治理現代化。其中巡店鎮新提村、辛榨鄉岱子港都成為了“受益人”。

  “不要説每天到港邊散步了,在家待着都不敢開窗戶,水很臭,還容易滋生蚊蟲。”提起以前的岱子港,辛榨鄉村民付桃花直搖頭,説自己“深受其害”。

  付桃花家離港10余米,據她回憶,滿港雜草、水體通黑,常常發出刺鼻惡臭。由於河道疏浚不足、淤積嚴重,一到下大雨,河水還會漫到岸上,讓臨港村民苦不堪言。

  在小流域綜合治理下,岱子港迎來新生。2023年,辛榨鄉通過向上申請和自籌資金共計1269萬元,啟動黑臭水體岱子港整治工程,包括河道清淤、渠道護坡、污水截流、水體凈化等內容,將港道與涢水西支、菱角湖連通,變死水為活水。

  如今,你能看到碧波盈動,魚翔淺底,再加上兩三座古色古香的小橋,更添詩情畫意。曾經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一潭臭水,變成現在碧水如帶、草木萋萋、白鷺棲息、孩童嬉戲、大人游玩的生態織錦。

李白膾炙人口的“金”句名篇

  圖為安陸李白村文化旅游區斑斕夜景。新華網發

  “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閒。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李白這首詩中的碧山就是安陸的白兆山。“寓家安陸,求索十年”,讓李白與安陸結下神奇之緣。李白讀書檯、太白堂、紺珠泉、長庚書院等與李白有關的遺址、遺跡遍佈安陸。據統計,李白存世的千余篇詩文作品中,約有200篇創作於安陸。走近白兆山腳下,來到李白村文化旅游景區,雲煙朦朧,流水潺潺,恍然桃源仙境。

  如今的安陸借李白文化出圈,自2023 年成功創建國家 AAA 級旅游景區後,李白村依託獨有的李白文化資源和良好的生態環境,結合“詩、酒、花、宴、市、樂、隱、 耕”多元唐風田園要素,形成農耕研學、唐風營地、鄉村唐市、主題演藝、文集雅市、古風游樂、田園風貌、主題康養等多元唐風業態。

  “截至 2023 年底,李白村共接待游客 78 萬餘人次,旅游和其他營業收入合計 3000 余萬元,提供就業崗位 300 個以上。”李白村文化旅游區總經理江姍説。

  今年10月13日安陸作為全國10座李白游蹤地的代表城市之一,加入了李白文化城市聯盟,將進一步推動資源融合共享,提升李白文化影響力,構建屬於安陸的斑斕文化色彩。

革命歷史之“紅”

  圖為新湖北黨政軍誕生地歷史陳列館外觀。新華網湯冬旸攝

  走進位於孝昌孫家畈的新湖北黨政軍誕生地歷史陳列館,寬闊的場地裏容納着一新一舊兩個場館。孫家畈革命舊址館內還保存着當年湖北黨政軍開會、生活起居的遺址,供前來瞻仰的人們回憶當年。新館則依靠聲光電技術,為人們講述着那段難忘的歷史。

  這裡也是全國為數不多保存下來的省級黨政軍領導機關成立舊址,是湖北黨史、政史、軍事史的實物見證。2024年10月1日,孫家畈革命舊址及新湖北黨政軍誕生地歷史陳列館正式開館,目前已接待參觀團客1萬餘人次。

  近年來,依託紅色資源,孝昌王店鎮磨山村也強勢出圈。它是一座因“石頭”而出名的“紅色古村落”。革命戰爭時期,劉鄧大軍和李先念部曾在此留下光輝的足跡,是中原突圍南路軍奮戰突圍的主戰場。如今,該村大力推進“紅色村”黨建示範工程建設,相繼打造磨山五館(磨山村史館、農耕博物館、石藝博物館、民俗文化館和中原突圍磨山紀念館)、中原突圍磨山戰役紀念廣場、磨山石道等景觀文化群,讓“紅色精神”引領鄉村振興。磨山村先後獲評“省級綠色示範村”“全省最具影響力的美麗鄉村”稱號。

“四好農村路”之“黑”

  圖為全國最美鄉村路--孝昌縣觀雙線。新華網發

  驅車行駛在孝昌縣從觀音湖到雙峰山的寬闊公路上,瀝青路面在群山之間舒展騰挪,宛如一支遒勁巨筆在宣紙上刷出的墨痕。這就是2021年孝昌獲評的全國以及湖北省“四好農村路”的觀雙(觀音湖-雙峰山)線。

  “我們的公路在評價指標上全部達標了,不管是道路硬體,還是道路兩旁的景觀,都是我們下大力氣投入的結果。”孝昌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吳明智説。

  曾經的孝昌縣以丘陵山地為主,礦産資源豐富,過去大部分山區鄉鎮靠山吃山,盲目開山炸石,破壞環境,縣鄉作為石料運輸的“主動脈”,沿途路面坑洼不平,塵土漫天,屢修屢壞,群眾強烈不滿。

  如今,孝昌大力推動“農村公路+”融合發展,建成“四好農村路”300公里,帶動沿途100余種農特産品走出深山,發展億元以上産業10余個、年産值60億元,8萬群眾吃上“旅游飯”,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年增長37.2%,實現了從“交通線”到“致富線”的大嬗變。

  “縣市興則孝感興,縣市強則孝感強。孝感將肩負‘打造武漢都市圈重要節點城市’的歷史使命,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孝感篇章。”孝感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張莉説。

【糾錯】 【責任編輯:連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