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企業創新指數報告2024》19日發布。新華網發(湖北省科技廳供圖)
新華網武漢10月19日電(連迅、余凌雲)在19日開幕的“2024東湖論壇”上,《全球企業創新指數報告2024》發布。報告顯示,中國戰略性新興産業全球百強上榜企業數量位居全球第三。
報告提出,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強化領軍企業科技力量,對於推動全球科技創新發展具有重大意義。隨着全球重大前沿技術和顛覆性技術快速突破,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蓬勃興起,全球科技創新呈現新發展態勢,呈現“東亞-北美-歐洲”三極主導格局。
報告顯示,從全球視角來看,日本和美國作為全球科技創新的領先國家,戰略性新興産業全球百強上榜企業數量遠超其他國家。其中,美國在多個産業擁有龍頭企業,且在各産業前十的排名中佔據顯著優勢,尤其是在生物産業的領先地位不可動搖。日本企業則整體創新水平較高,特別是在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和新能源汽車産業表現突出。而中國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産業表現搶眼,有17家企業上榜,其中華為和阿里巴巴更是躋身前十。此外中國企業在新能源産業也取得顯著成就,17家企業進入前百強,國家電網和華為分別位列這一産業的第一和第五。
在創新能力上,中國等亞洲新興國家正逐漸打破傳統的歐美雙寡頭壟斷局面,形成“東亞-北美-歐洲”三足鼎立新格局。作為全球産業鏈中關鍵角色,中國企業正不斷推動科技創新和産業升級。如在新能源汽車産業,中國企業國家電網、華為和百度等在這一領域的科學研究上展現出強大創新能力。東亞企業在技術創新方面表現突出,在創新協作生態中佔據優勢。在新能源産業,東亞地區企業在技術研發市場應用和國際合作方面表現突出。
從中國視角來看,東部地區擁有絕對領先的創新企業數量,其中北京和廣東入圍企業數量遠超其他地區,尤其在各領域前十的排名中佔據顯著優勢。北京擁有最多的國有企業,持續推動國有企業成為創新發展生力軍。廣東則以民營企業居多,是全國民營經濟最為活躍的地區之一。上海各領域企業數量分佈均勻,在生物領域的表現尤為突出,有4家企業進入前十榜單。此外,報告顯示,民營企業在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領域的表現突出,國有企業則在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産業發揮領先優勢。
報告還顯示,湖北所在地企業在創新發展上有亮眼表現,共有4家企業入選各産業50強榜單。其中,東風汽車作為集汽車製造、技術研發等於一體的央企,完成自主新能源汽車的品牌布局、&&與商品布局、核心資源布局,加快向自主品牌和新能源轉型升級,在新能源汽車産業排名第12。長江存儲通過自主研發和國際合作相結合的方式,大力發展集芯片設計、生産製造及系統解決方案産品等於一體創新模式,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有着不錯表現,排名第17;三峽集團在推動清潔能源産業升級和帶動中國水電“走出去”中承擔引領責任,推進企業深化改革和創新發展,在新能源領域排名第20。中國信科重點發展光通信技術和網絡,構築可持續發展的數字基礎設施,助力數字經濟在全球均衡可持續發展,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産業排名第32。
《全球企業創新指數2024》報告由武漢大學(武漢)數據智能研究院、武漢大學大數據研究院、武漢大學科教管理與評價中心和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共同研製。報告從知識創新、技術創新、創新協作三個維度綜合評估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對全球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生物技術、新能源汽車和新能源這六個産業領域企業進行了全面剖析。
東湖論壇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主辦,湖北省科技廳等部門承辦,是推動科普與科創“兩翼齊飛”的重量級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