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流”來引流 中國老藝術家尋美赤壁
剛剛過去的“十一”黃金周,咸寧赤壁市累計接待游客87.41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5.2772億元。這張可喜的文旅成績單背後,除了文旅部門的辛勤付出外,其中還包括數十位中國老年藝術團的“頂流”藝術家節前走進赤壁,他們游赤壁品磚茶,化身“文旅推薦官”,為赤壁文旅融合發展注入新活力。
一大早,中國老年藝術團團長宋官林、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劉蘭芳攜多位國家一級演員走進三國赤壁古戰場,饒有興致地觀看《開園迎賓》《千年説赤壁》等表演,隨後老藝術家們實地游覽鳳雛庵、千年銀杏、三國雕塑園、赤壁摩崖石刻等景點,不時用鏡頭記錄下古戰場的壯麗景象。
中國老年藝術團藝術委員會委員、國家一級演員 闞麗君:“我覺得設計得特別好,有穿越的感覺,值得一看,下次再來的時候要帶更多的朋友來。”
在羊樓洞古鎮、趙李橋茶廠和羊樓洞茶文化産業園,老藝術家們一行走進歷史悠久的羊樓洞明清石板街,觀看NPC互動《羊樓風雲》、湖北大鼓、古彩戲法等節目並進行互動表演。大家參觀赤壁青磚茶博物館、川字茶博物館、中國青磚茶未來實踐展示館等,細細品味不同年份的青磚茶,了解赤壁青磚茶産業、茶文化、茶科技發展情況,深刻感受赤壁青磚茶的深厚文化底蘊和獨特魅力。
中國老年藝術團藝術指導、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 劉蘭芳:“很高興來到赤壁,更高興赤壁市聘我為榮譽市民,有機會我要再來赤壁,爭取説一段赤壁之戰書,作為説書的表現鐵馬金戈,那是我們的強項。”
據介紹,此次藝術采風活動,對於展現赤壁市歷史文化、自然風光、民俗風情、經濟社會發展面貌,提升赤壁市知名度和影響力具有重要意義。赤壁將以此為契機,以文化賦能旅游發展,進一步激發文旅市場活力。
中國老年藝術團團長 宋官林:“我們看赤壁,既有豐厚的歷史,又有嶄新的未來,通過這次活動,我們想進一步地記住赤壁、宣傳赤壁,與赤壁的發展我們相伴相隨,中國老年藝術團創作基地也落在了赤壁,這樣我們以後跟赤壁一定會常來常往。”
咸寧赤壁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 董盛坤:“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讓這些老藝術家來宣傳我們赤壁、推介我們赤壁,讓更多的游客了解赤壁,通過文旅融合發展,來建設我們赤壁文化強市、旅游強市,打造三國赤壁文化旅游名城,也是為我們赤壁建設國內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做一個很好的引流作用,讓更多的游客來到赤壁。”
茶香引客來 讓你愛上赤壁青磚茶
“十一”黃金周期間,咸寧赤壁市舉辦“茶韻赤壁·愛上赤壁青磚茶”萬人暢飲促消費活動,傳承和弘揚赤壁青磚茶文化精髓,推動茶産業與旅游、文化深度融合,促進消費增長,助力鄉村振興。
一大早,從武漢駛來的高鐵在赤壁北站緩緩進站,百餘名游客剛下車就被濃郁的青磚茶香所吸引,他們“尋味”來到赤壁北站廣場的赤壁青(米)磚茶展&前,免費品茶、游戲互動、拍照打卡。
游客 程佳順:“我從武漢過來,一下車就看見這邊賣茶,就過來品嘗一下,感覺茶蠻好的,打算買點回去孝敬父母。”
在青(米)磚茶展區,現場人氣爆棚。橙紅透亮的茶湯,獨特的色香味吸引了眾多市民游客前來品茶。
湖北省趙李橋茶廠有限責任公司赤壁北站展區負責人 劉兆峰:“每天差不多四五千的游客來免費飲用我們的赤壁青磚茶,銷售額對比於以往也翻了差不多4到5倍左右。”
活動同時在赤壁三大核心景區——羊樓洞古鎮、三國赤壁古戰場、陸水湖風景區和兩大廣場——赤壁市人民廣場、赤壁高鐵北站廣場同步開展,游客可以現場免費品茶、購買赤壁青磚茶,並且還可以通過互動游戲、拍照打卡在社交&&轉發等形式,獲取多種面額的赤壁寵粉優惠券,開啟全方位的沉浸式茶文化之旅。
咸寧赤壁市羊樓洞古鎮億豐和號老闆 游志剛:“國慶這樣的日子,一天可以達到三五千人,到店的客人都是免費品飲,喜歡茶的人他們都會買一點,消費比平時可以達到3倍多。”
赤壁是“萬里茶道”源頭城市,赤壁青磚茶文化底蘊深厚,消費群體廣泛。作為省域公用品牌楚天好茶的重要支撐,如今,赤壁青磚茶全産業鏈年産值已突破百億元,赤壁青磚茶品牌價值達47.56億元。
湖北省茶業集團總經理、湖北省趙李橋茶廠董事長 金莉:“我們已經收到一個300萬元文旅産品聯合的訂制單,希望能夠把我們赤壁青磚茶,結合文旅的這些文創産品,更多地推向一些窗口性的渠道和門店。”
回鄉“考察”再入職 就業服務真到家
國慶節期間,赤壁市除了在文旅推介方面發力,還做了一件特別有意義的事情。就是讓在外地的老鄉們能夠重新認識發展中的新赤壁,希望他們在家鄉找到新的發展機遇。當地開展了“遇見赤壁 就業無處不在”活動,包車前往廣東省接送赤壁鄉親返鄉歸家與家人團聚,開展住房、企業等考察參觀活動,吸引老鄉留在家鄉創業就業,共同推進赤壁市城鎮和産業集中高質量發展。
一大早,赤壁市組織7輛大巴車從會議中心發車,分別前往廣州、東莞、佛山等地接赤壁老鄉返鄉。為了做好這項工作,當地商會積極響應,主動配合政府做好相關工作。
廣東赤壁商會會長 楊祥光:“在商會的群裏、在公眾號,進行了系統傳播宣傳,盡可能地組織好。”
第二天,在廣東工作的278位赤壁老鄉陸續來到集合點,登上返鄉的車輛。記者在東莞塘廈看到,登車回家的不僅有在流水線打拼的普通工人,也有掌握技術的專業人才,還有事業有成的老闆。
搭乘就業“直通車”回到赤壁稍作休整後,赤壁又為返鄉團組織開展參觀考察活動,讓他們切身感受赤壁市人居環境、就業、創業等方面的變化。魏文強是赤壁市蒲紡六米橋社區人,在廣東中山做模具工作。這次政府組織返鄉活動,他第一時間報了名。回到家鄉後,他一路走一路看,不僅驚嘆赤壁目前的發展,也有了自己中意的企業。
赤壁返鄉人員 魏文強:“也看到了我們天瑞汽車,規模還是挺大的,看到了企業能夠更多地給員工提供技能提升、待遇的提升,後期也是看發展,如果待遇這一塊低個一兩千或幾千塊錢,我們都會留在家鄉發展的,因為家鄉現在發展得越來越好。”
赤壁天瑞汽車部件製造有限公司總經理 朱萬松:“他們去外面很多大廠待過,回來之後會把一些好的經驗帶回來,對我們來説是很重要的。”
為了做好此次考察活動,赤壁高新區積極對接,拿出近500個崗位,既為企業解決用工難題,又為返鄉求職者提供更具吸引力、更多元化的崗位選擇。
赤壁高新區管委會黨工委委員、副主任 但愛華:“我們高新區組織了30家企業,這些企業涉及到電子信息、新材料、汽車零部件製造和紡織服裝四個産業,薪資待遇基本是4000元到10000元不等。”
專車接送,為赤壁籍外出務工人員提供便捷的回家通道;組織實地考察就業環境、企業崗位及生活條件,把“需求”精準“供給”返鄉人員,用心用情去做好返鄉就業創業服務的“最後一公里”,這些讓在外打拼的赤壁游子感受到了家鄉的濃濃情誼。
赤壁返鄉人員 鄒海霞:“左手邊是父母、右手邊是公婆、後面是同學、前面是兒女,你説我怎麼不願意回來呢,心心念念都想回來。”
今年以來,赤壁市大力實施《以美好環境和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為載體 提升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工作方案》,圍繞武漢、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等重點區域,在重要節假日節點,有組織地接送赤壁鄉親返鄉與家人團聚,引導外出務工人員回鄉“考察入職”,打造“遇見赤壁 就業無處不在”就業品牌,推進赤壁市城鎮和産業集中高質量發展。
赤壁市“雙集中”辦公室副主任、赤壁市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 黃運華:“我們主要是‘4310’這些措施,對全市採取的搭建四大就業&&,來增加他們的就業崗位,‘3’就是三種入職場景,直接入職、培訓入職、考察入職,‘10’就是提供‘就業+’十大保障措施,就業+崗位、就業+住房、就業+教育、就業+醫療等,讓我們在四線的城市,享受一線的就業保障措施、待遇,達到産、城、人的融合,促進‘雙集中’的高質量發展。”
長江雲新聞記者 李先華 陰志維 章珩
赤壁& 徐勇 丁錚錚
通訊員 童金健 呂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