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十堰這片土地上,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猶如江河湖泊的忠誠衛士,日夜堅守,為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默默奉獻。他們就是十堰市水文水資源勘測局的水文人。
面對重大災害和重大險情,十堰水文人從未退縮。7月19日,十堰市鄖西縣境內受持續強降雨和陜西客水影響,漢江、金錢河、天河水位持續上漲,迎來2024年以來最大洪水過程,形勢危急,鄖西縣迅速啟動Ⅳ級應急響應。
賈家坊水文站快速響應,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十堰市水文水資源勘測局提前發布洪水預報,兩次抽調8名技術骨幹緊急支援賈家坊站。夜間,河水水位迅速攀升,3根水尺和自動水位計被無情沖毀,沿河部分觀測路也損毀嚴重。但十堰市水文水資源勘測局觀測人員毫不畏懼,挽起褲腳,穿上救生衣,毅然踏入漲水河段進行人工觀測水位。
在洪水期間,賈家坊站全體職工晝夜不停,連續報送人工水位66次,施測流量12次,同時完成洪水期水量、水質、泥沙同步監測工作,為防汛決策提供了及時有效的技術支撐,也為後續的研究積累了寶貴的水文監測數據。
圖為賈家坊水文站電波流速儀測流 新華網發
回溯過往,2008年汶川地震時,十堰市水文水資源勘測局局長周先華率領湖北水文搶測隊星夜兼程奔赴災區。到達現場後,隊員們不顧余震的危險,憑藉精湛的技術和精準的數據,為聯合指揮部提供了重要的水文數據。2021年,十堰市竹溪縣鄂坪水庫遭遇暴雨,水位猛漲,水情科科長宋丹駐守現場預報,精準測算出只有下泄流量達到600m/s方能確保大壩安全,為指揮部決策提供了有力依據,最後預報最高水位同實際水位551.16m僅差0.04m。宋丹曾兩次在全省水文勘測工技能競賽中獲得冠亞軍,先後榮獲“湖北省技術能手”“全國水利技術能手”“湖北省女職工建功立業標兵”等多項榮譽。
科技創新是十堰水文局發展的強大引擎。十堰市水文水資源勘測局編制丹江口水庫及其上游流域水文水質監測系統建設實施方案,填補了丹江口庫區及其上游生態監測能力的不足,為丹江口庫區的生態保護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十堰市水文水資源勘測局率先在全省範圍內開展天河流域水生態健康評估和神農架林區高山濕地湖泊生態監測,為湖北省的河湖健康評估樹立了標杆;建設湖北省首座水文測流堰槽與先進移動雷達波測流系統結合,實現松柏水文站流量全自動監測,為水文監測精準化、智能化邁出了堅實的步伐。同時,十堰市水文水資源勘測局為十堰市“五河”治理及水質穩定達標提供監測數據,連續4年榮獲全市河湖長制考核優秀單位。
圖為神農架大九湖生態調查。新華網發
人才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十堰市水文水資源勘測局黨委深知這一道理。他們高度重視專業技能人才培養,在湖北省乃至全國水文勘測技能大賽中屢獲佳績,涌現出宋丹、魏尹生等一批技術精湛、勇於擔當的水文英才。在2023年第十屆全國水利行業職業技能競賽暨第七屆全國水文勘測技能大賽決賽中,魏尹生和隊友們提前趕赴現場訓練。比賽中,他臨陣不慌,穩定操作,力避失誤。儘管在無人機測流和水文測量比賽中突遇大雨,但他和隊友們克服惡劣天氣影響,迎難而上,咬牙堅持,用行動證明了水文人對崗位磐石般的堅守,最終獲得全國第11名的成績,摘得三等獎。在今年的“湖北工匠杯”技能大賽中,魏尹生更是披荊斬棘,榮獲湖北省水文勘測技能競賽一等獎。
圖為2023年11月8日,廣東韶關第七屆全國水文勘測技能大賽現場,魏尹生在進行GNSS測量項目比賽。新華網發
除了在防汛抗旱工作中全力以赴,十堰市水文水資源勘測局還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在脫貧攻堅、基層社會治理和創文工作中,該局全力以赴,涌現出眾多先進典型,以實際行動踐行“人民至上”的初心使命。他們長期協助社區開展文明交通勸導,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學雷鋒志願服務和公益類社會調查,通過開展贈書贈物、心理講座等活動關愛未成年人,受到大力讚許。
圖為老人坪村“扶貧日”活動現場。新華網發
近年來,十堰市水文水資源勘測局無論是面對超標準洪水的嚴峻挑戰,還是水文高質量發展的艱巨任務,始終以政治建設為統領,以水文“先行”積極助推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先後榮獲“湖北省文明單位”“湖北五一勞動獎章” 等榮譽稱號,更有1人被評為國家級勞模、1人獲評“全國水利技術能手”、1人獲評“全國水旱災害防禦先進個人”。(宋超、王秋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