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綠”生金 生態富農 這個鄂西山村“降碳”有方-新華網
新華湖北 > 正文
2024 10/07 10:21:14
來源:新華社

以“綠”生金 生態富農 這個鄂西山村“降碳”有方

字體:

  位於三峽腹地的湖北恩施巴東縣土店子村,通過大力發展新能源,即將成為湖北首個實現百分百清潔能源供應的“綠電村”,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為推進農村能源革命工作樹立典範。

土店子村全景。

  無限“風”“光”化身清潔“綠電”

  土店子村因茶馬古道上一處土家族驛站而得名。1200米的高海拔,使這裡擁有天然的觀景優勢。極目遠眺,青山巍巍、林海頃浪、飛雲舒捲,鄂西山川的雄渾多姿一覽無余;側身向後,“太空艙”酒店、懸崖民宿、土家族特色民居點綴山間,印證着山村巨變。

土店子村參加研學活動的孩子們在光伏桌椅處體驗無線充電。

  移步村內,綠色發電設施“遍地開花”。光伏棚下的充電站,6輛新能源汽車可同步蓄電;廣場上的光伏桌椅,除休憩外,還能為手機無線充電;村道旁的光伏路燈,以綠色能源點亮山村夜色;還有能發電的涼亭、會轉動的風車樹……昔日的“土村”“窮村”,通過充分利用村裏的好“風”“光”,成了遠近聞名的新能源村。

  去年以來,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投資1015萬元在土店子村開展農村能源革命試點,建設分佈式光伏、風電、沼氣發電及智慧配電網工程,探索偏遠山區能源供給新模式。

3月27日,國網巴東縣供電公司員工在搬運光伏板。楊志英攝

  “要想光伏、風電真正産生效益,關鍵在於因地制宜。”國網恩施供電公司發展策劃部副主任陳文濤介紹説,土店子村新能源設施並非簡單統一安裝,而是選擇結構適宜、空間閒置區域加以利用,既不大拆大建,也不破壞鄉村整體風貌。

  在這裡,原來搭有紫藤、月季花架的梨園長廊沒有頂棚,現裝上光伏板,既可遮陽避雨,也可為園內的灌溉和照明設施供電;山坡上的光伏板不僅活化了荒地資源,還發展規模化板下養雞,帶動村民增收;村道旁顏色絢麗、造型獨特的微風風力發電機,與傳統“大風扇”式發電機相比,佔地少、噪音小,更易融入村莊風貌。

土店子村的微風發電機。

  土店子村村民張永堂説,如今,村裏有了400多盞路燈,晚上出行更加方便,來吃晚飯的游客越來越多。以前做飯、取暖都是燒煤和柴,現在都用電器了,生活越來越便利,也更加乾淨衞生。

  據統計,2022年土店子村用電量為18.61萬千瓦時,2023年達43.28萬千瓦時,預計2024年將突破70萬千瓦時。

土店子村山坡上的分佈式光伏發電站。

  陳文濤介紹,土店子村“綠電”總裝機功率達1871千瓦,年發電量200萬千瓦時,不僅能自給,還有餘電外送,將成為湖北首個實現百分百清潔能源供應並能離網運行的“綠電村”。

  生態包袱變成綠色財富

  土店子村有黑豬養殖場2座、養殖戶40多家,年出欄生態黑豬超3000頭。日前,探訪村中一處養豬場,地面潔凈,空氣裏絲毫沒有異味。百米外,一座高大的綠色圓柱形裝置十分顯眼。

土店子村生物質發電站的厭氧罐。

  “那是生物質發電站的厭氧罐,我們將村裏牲畜糞污及廚余垃圾等廢棄物集中到這裡發酵,産生的沼氣用於發電,産生的沼渣代替傳統肥料用於梨園施肥,沼液就近還田灌溉。”國網巴東縣供電公司土店子村農村能源革命項目現場負責人肖波介紹,2023年,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投資130多萬元建成生物質發電站。

  土店子村養殖戶馮彩龍説;“以前糞污處理難度大、成本高,發電站建成後,大大減輕了我們的負擔。”馮彩龍算了一筆賬,糞污集中處理,豬場每年可減少糞污處理成本約4萬元,發酵處理後的沼液可以殺菌,除了替代自來水沖洗豬圈,還能替代消毒藥水用於消殺,每年可減少成本開支2萬元。

土店子村的生態養殖場。

  在土店子村梨園裏,梨樹挺拔繁茂,施肥滴管直通植株根部。村民介紹,村裏的香心梨口感好,又施的有機肥,很受市場歡迎,今年的梨早就銷售一空。

  據測算,土店子村生物質發電站年可處理牲畜糞污3770噸,年發電13萬度,處理後的沼渣有機肥、沼液可滿足全村500畝生態梨園的施肥和灌溉需求,畜禽糞污從“生態包袱”變成“綠色財富”。

  湖北省農業農村廳相關人士&&,土店子村實現了小規模畜禽養殖糞污的無害化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為山村能源轉型探索出一條“降碳”新路。

  “綠電”激活鄉村旅游新風貌

  近年來,利用村集體收入,土店子村對村容村貌進行美化提升。持續改善的人居環境和鄉村風貌化身源源不斷的客流,每逢假期,這裡便會迎來一撥撥客人。

土店子村參加研學的孩子們參觀梨園光伏走廊。

  今年來村裏研學游的人多了起來,孩子們能在這裡直觀感受風、光以及沼氣發電如何運行,“綠電”催生了旅游新景觀。土店子村駐村第一書記付林介紹,今年村裏已接待86個批次的研學游團隊。

  土店子村黨支部書記張文燦介紹,為提升村環境風貌,村裏鼓勵村民共同參與鄉村治理,利用光伏發電收益分紅,推出“雙碳”積分超市。村民通過做好事積分,可在超市兌換物品。如今,每家都有兩本存摺,一本記錄收入,一本儲存“文明”。

  2024年上半年,土店子村游客數量破10萬人次。旅游業及“一豬一梨”産業發展,使村民日子越來越紅火,村集體收入已超40萬元。

國家電網湖北電力共産黨員服務隊隊員引導土店子村的游客使用新能源汽車充電樁。

  陳文濤介紹,開展農村能源革命試點,關鍵在於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促進低碳轉型,並破解農村電網因供電半徑長、負載呈季節性差異、抗災能力弱等原因形成的韌性不足難題,打造高韌性農村供電電網。

  除了風、光、生物質發電形成互補,土店子村還構建了智慧配電系統,不僅可削峰填谷、應急保供,還可實現線路、配變、光伏、風電、儲能等設備運行狀態可觀、可測、可調、可控。

  國網湖北省電力公司相關人士介紹,2023年以來,湖北在多地開展能源革命試點,覆蓋偏遠山區、林區、鄉鎮及近郊工業區等區域,旨在以綠電開發為核心,形成不同地域、不同地貌特徵下的典型建設方案,為全國農村能源革命提供湖北經驗。(吳文華)

【糾錯】 【責任編輯:吳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