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武漢9月29日電(劉桔、柴政)基層治理,千頭萬緒,枝葉關情。近年來,武漢以“共同締造”為載體,由社區搭建議事&&,問計問需於民,群眾一個個“金點子”,變成共同締造幸福家園的“金鑰匙”。
航拍湖北武漢。新華網發
群眾的事情,群眾説了算
臨近飯點,武昌區南湖街道華錦社區幸福食堂熱鬧起來。窗口菜單屏上,各式菜品明碼標價,60歲以上老人可享七折優惠。
提起幸福食堂,居民安志虎讚不絕口:“這裡吃得好、環境好、服務好,上次請朋友在這吃飯,4個人花了不到40元,大家蠻開心。”
“小食堂”有“大文章”:選淺色地磚,讓地面看起來更潔凈、大門應該對着主幹道開放、門前要設無障礙坡道……
華錦社區黨委書記周林説,社區搭建了“睦鄰議事會”,線上線下徵集建議,食堂選址、功能建設、裝修風格,都由居民商量決定。
一件小事,掀開華錦社區基層善治一角。漫步在華錦社區,噴泉池被改造成小廣場、網球場變多功能運動場、廢棄荒地變成共享花園……
“社區建設較早,當初規劃設計已難以滿足居民需求。眼前這些微改造,都是議事會上的‘民智’,是居民‘親力親為’。”周林説。
在武漢,像“睦鄰議事會”這樣的議事&&,如今衍生出更多形式:網格議事會、樓棟議事會、香樟樹下議事會、板凳議事角……
江岸區桃源社區通過召開“小區議事會”,對社區供暖改造達成共識。暖居工程如期啟動,不到半年順利完成,居民紛紛叫好。
青山區青和居社區以網格為單位,成立“天天敲門組”,建立民情檔案,並搭建“樓棟議事會”,讓居民心事有處説、難事有處提。
“群眾的事情,群眾説了算。”武漢市委社會工作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武漢全市搭建1500余個群眾議事&&,依託議事&&,潛移默化中推動基層善治。
華錦社區噴泉池被改造成小廣場。新華網發
協商過程有規則、講章法
群眾需求千千萬,如何判斷哪些是當務之急、是多數人的急難愁盼?
在江漢區唐家墩街西橋社區,一場別開生面的“月月談”活動,為這一問題作了生動注解。
當天,50多位居民代表等共聚一堂,圍繞“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由誰管理?”“電梯加裝後如何長效維管?”兩個議題討論。
“我們採取‘輪流坐莊’形式,定期召開‘月月談’,對於居民反映的共性問題,通過‘531打分法’,每期挑選出2至3個議題。”西橋社區黨委書記董守芝説。
這一期參會人員,既有小區黨支部書記、業委會主任、物業公司負責人等常務議事員,也有小區網格長、居民代表等特邀議事員,相關職能部門也來現場答疑。
一群人分坐5桌,每桌都有桌長、記錄員、計時員,大家暢所欲言。一番討論後,代表將解題辦法匯總寫在卡片上,通過整理歸納,得到解題答案。
董守芝説,西橋社區利用“月月談”議事&&,解決各小區改造拆違、加裝電梯、物業收費難等50多個急難愁盼問題。
圖為西橋社區安友花園小區加裝電梯。新華網 劉桔攝
類似協商議事場景,也經常在武昌區水果湖街道東亭社區上演。
家有寵物樂淘淘,養好犬兒責任到;辦證登記不可少,不忘定期打疫苗……近期,東亭社區針對養寵問題,進行2個多月民意調查。了解居民需求後,社區召開“班長議事會”,協商共議形成《萌寵微公約》。
東亭社區黨委書記王學麗介紹,目前,東亭社區共召開“班長議事會”58場,形成《院落行車公約》《文明晾曬公約》等20余項微公約。
王學麗説,社區還建立“班長議事制度”,協商過程有規可守、有章可循,居民議事習慣由“議論紛紛”轉為“紛紛議事”,提升了議事質量和效率。
圖為東亭社區“班長議事會”現場。新華網發
讓議事結果“落地有聲”
“小區停車位不夠用”“電動車上樓屢禁不止”……在漢陽江欣苑小區,停車難一度是居民議事角繞不過的話題。
江欣苑社區黨委書記胡明榮説,江欣苑小區有居民1458戶,最初規劃只有468個停車位。車輛增多,小區停車矛盾突出。
小區黨支部書記羅大清召集相關代表,先後通過20多次協商議事,找到增加車位辦法:居民找場地、物業出資建、居民來認管。
“協商議事不是紙上談兵,重在落實,還需群眾評判。”胡明榮説。
一群人開始行動:羅大清召集樓棟黨小組組長、小區黨支部、業主委員會、居民代表等,組成十多支隊伍,在小區尋空地。
“我沒車子為什麼建在我家門口?”“建車位道路變窄會影響出行”……對選好的位置,有居民提出質疑,他們就逐戶上門,做工作、講道理。
場地問題解決後,説服物業出資又成難題。“小區物業費每平方米5毛錢,物業公司收不抵支,他們能答應嗎?”有居民説。
十幾支隊伍輪流協商,和物業公司算經濟賬、感情賬、長遠賬:“一個車位成本1500元,每個月90元管理費,一年半就能收回成本,後面都是收益。”“物業建車位,跟業主拉進距離,居民今後交物業費都更積極……”
群策群力,難題逐個化解。去年底,江欣苑小區“綠蔭下的停車場”完工,居民出行不再擁堵,鄰里關係逐漸和諧,業主繳納物業費比例也提升了30%以上。
圖為江欣苑小區“綠蔭下的停車場”。新華網發
放眼武漢,桃源社區“小區議事會”鏈結優勢資源,在轄區內打造了一片開放共享活動陣地;華錦社區“睦鄰議事會”串起能工巧匠,小區改造活力煥發;東亭社區“班長議事會”將教學融入治理,居民學有所為、學有所樂。
武漢市委社會工作部相關負責人&&,武漢通過制度化搭建社區協商議事&&,形成聚民力、集民智、惠民生的“完整閉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