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記者 閆睿
12345,這個人們廣為熟知的號碼,在湖北荊門正成為暢通群眾和企業訴求表達解決的主渠道。去年以來,荊門市深入開展“兩個暢通”工程,整合原來分散設置的35條政務熱線和8個便民利企服務&&,推出民意訴求收集處置一站式&&,實行12345一號響應,讓群眾呼聲、企業期盼與黨委政府相連,也讓市民、企業更積極參與到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的共同締造中。
群眾訴求一號響應
湖北荊門市民楊女士一家前不久乘坐電梯時,突遇電梯故障,被困其中,楊女士隨即撥通“12345”。10多分鐘後,救援隊趕到現場,將困在電梯中的楊女士一家成功解救。“多虧了12345!”回憶起驚險一幕,楊女士非常感激。
走進荊門市12345&&,來電聲不絕於耳。&&大廳面積近千平方米,70多名話務員24小時輪班在崗。
荊門市12345&&工作人員正在對接群眾的來電訴求 龔小強 攝
“我們設置了話務崗、調度崗、審核崗、漏接回撥崗、企業服務崗等多類型崗位。”荊門市12345&&負責人羅琼蓉説,通過建立按時接收、及時反饋、按期辦結、滿意率測評等全生命周期考核評價體系,力推各類訴求按期辦結,提倡緊急事項2小時辦結、簡單事項1日辦結、一般事項5日辦結、複雜事項15日辦結。
據統計,2023年以來,12345&&共受理各類訴求61.2萬件,有效解決了中心城區小區房産辦證、物業服務、供水供電、工資拖欠等一大批群眾高度關切的問題。
企業撓頭事也有人管了
去年7月,荊門當地一家汽車生産企業向12345&&求助:新車型開始量産,急需增加員工。
訴求分派到公司所在的荊門市高新區·掇刀區,屬地黨委政府立即指派人社部門和包聯工作專班對接企業,制定需求清單、確認崗位待遇。不到20天,就多渠道幫助企業招工4000餘人,解了燃眉之急。類似的企業訴求,荊門市去年通過“兩個暢通”解決了2970余件。
“直面問題,直擊痛點,平等對話,協商解決……”去年3月以來,荊門市以融媒體&&為基礎,推出公共對話節目《暢通工程·“荊”天辦》62期,邀請職能部門、基層單位、訴求代表共商共議,共尋化解急難愁盼的良方,現場交任務、聚力抓督辦。
由市領導輪值主持的“政企早餐會”,每期邀請5至8名企業家、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參加,共同研究破解企業發展難題。截至今年5月底,已累計舉辦18場次,協調解決企業反映的難題111個。2023年,荊門市GDP增長6.7%,增幅居湖北省第4位,較上年進11位。
回應一個訴求,解決一類問題
“自來水何時到我家?”去年,位於荊門市沙洋縣沈集鎮的村民發出呼喚。國家實施農村供水保障工程後,這裡仍有1個村4個組600多人沒有喝上自來水。接到投訴後,12345&&研判認為,此事屬於“一事多人”事項,上交後市裏決定全面開展溯源治理。一週左右,沙洋縣沈集鎮的村組都通上了自來水。
為力促“解決一個訴求”帶動“治理一類現象、解決一類問題”,荊門市將12345&&納入智慧城市大腦模塊,建設“兩個暢通”數據智治分析&&,全量接入工單數據,動態分析工資拖欠、噪聲擾民、水電氣供應等高頻多發訴求。去年以來,荊門市共研判處理各類“一人多次”“一事多人”事項6749件,將風險隱患化解在苗頭、解決在初期。
荊門市委書記胡亞波説:“下一步我們要用好‘兩個暢通’海量數據,增強感知預警和綜合服務能力,將其打造成發現社會問題的‘前哨口’,讓群眾通過&&反映問題成為習慣,各部門通過&&解決問題成為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