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鄂西山城恩施陽光熾烈依舊。恩施市金馬小學嶄新的校園內,一棟棟教學樓拔地而起,寬闊的體育場在陽光下熠熠生輝,處處煥發出勃勃生機。9月2日,這所學校將迎來首個“開學日”。
圖為新落成的金馬小學。新華網發 吳維 攝
447天前,這裡還是雜草叢生的一片荒地。去年初,恩施市啟動建設項目,教育部門迅速行動,湖北勝冠金通建設工程有限公司負責承建。歷時447天的蛻變,不僅是“恩施速度”的生動體現,更凝聚了城建人的心血與汗水。
在期盼與質疑中起步
隨着恩施市城市骨架北拓,金龍大道北部片區金馬小學片區已成為重要的市民集中居住區,金馬小學項目便成了周邊市民的民生之盼。
去年3月28日,硒恩城建項目部進場,2&挖機、7輛渣土車啟動項目前期施工,很快便引起社會關注。
欣喜者有之,網友“山清水秀”評論:“這是惠及民生的大事,必須點讚。”質疑者有之,一位網友吐槽:“買房時娃娃才3歲,現在娃娃要上小學了才動工,只怕要三四年才建得好喲。”
圖為項目建設中。新華網發 希恩建 攝
社會關注、政府重視,如何在最短時間內捋順工作流程,推動項目建設,成為擺在項目部面前的難題。“目標重、任務重、責任重、壓力大,是典型的‘三重一大’項目。”這個項目的一名管理人員打趣説。
白天跑工地、晚上進會場,項目部一班人一邊編制施工組織設計,一邊協調進場施工事宜,推進項目臨時設施建設。水電進場程序繁雜,項目負責人趙龍主動上門對接;臨建設備採購滯後,項目部不等不靠,工作人員反反復復跑、碎碎唸唸催;項目門前道路施工導致臨建設施無法進場,集團負責人現場協調……
同年6月10日,項目正式開工。也是從這一刻起,項目部邁上了一條“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趕考之路。
與時間賽跑,在壓力中前行
金馬小學的建設是民生工程,領導關心、群眾關切、媒體關注,項目註定會在大眾矚目中推進。
同年9月26日,金馬小學項目開工建設剛滿百日,第一棟基礎設施順利通過驗收;2024年1月9日,最後一棟基礎設施完成驗收,第一棟主體建築通過驗收;3月20日,最後一棟主體建築完成驗收。至此,金馬小學的主體建設任務全部告捷。
圖為校園內一角。新華網發 雷仕華 攝
5月底,在距離開學僅剩3個月時,學校48間教室的裝修、課桌椅的添置,音樂教室、美術教室、多功能報告廳以及餐廳的裝修與設備添置成為項目部的新難題。
“最棘手的難題,要數1350套課桌椅的招標了。”趙龍坦言,從4月初啟動招標程序,直至7月底才有符合要求的供應商中標。為確保課桌椅準時交貨,項目部派專人前往中標廠家駐廠監督,緊盯生産進度,確保能按時保質交付。
恩施市政府及教育部門相關負責人,多次開展“政企面對面解難題”現場會,協調解決項目建設中遇到的難題。同時,金子壩街道辦事處、恩施市供電部門等相關單位,合力為項目推進提供保障。
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走進金馬小學,紅棕色的校門、鬱鬱蔥蔥的植被與周圍的矮樹相映成趣,藍色的環形跑道與一幢幢紅色的教學樓在陽光的照耀下更顯純凈與明亮,1600平方米的室內籃球場更讓人眼前一亮。
不僅如此,學校還配備了能容納600餘人的多功能報告廳和能容納1360人同時用餐的食堂。“我有空就要來學校周圍看看。”住在附近小區的居民向艷説。
3年前,向艷買房時聽説孩子可以就讀金馬小學,但交房時學校還只是在圖紙上。“當時心都涼了半截,感覺孩子在適學年齡上金馬小學的希望渺茫。”向艷説,沒想到學校這麼快就修好了,孩子9月份就可以就近上學了。
“這一波動作很快。”“真正的民生項目。”“我們坐等開學。”不少網友在抖音上留言,都期待着開學那一天。
“目前,約有700名學生報名,將開設一至四年級,後續將根據招生情況逐步增開年級。”金馬小學相關負責人介紹,學校與湖北民族大學附小實行融合型教聯體模式,將共享優質教育資源,為孩子們提供更加全面、優質的教育服務。(楊令坤、劉怡、梁琼)